小儿脾胃虚弱证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2019-09-16

小儿脾胃虚弱证,中医病证名。指脾气不足,健运失司,胃气不充,受纳腐熟机能减弱,由此产生的以纳呆、腹泻、消瘦为主症的证候。常见于积滞、泄泻、脱肛、尿血、便血、肌衄、肌萎等疾病中。西医学中的小儿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反复呼吸道感染、消化道疾病恢复期,以及其他慢性疾病过程中亦可见到本证。

病因

多因乳食不节,反复患病;或大吐、久泻,损伤脾胃所致;或先天肾气虚弱而致生后脾胃虚弱。

病机

因脾气不足,健运失司,胃气不充,受纳腐熟机能减弱所致。

临床表现

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懒言,食少纳呆,食后腹胀,大便溏薄,肢体倦怠,舌质淡红而嫩,舌苔白,脉濡弱或指纹淡红。

常用中药

人参白术、炙甘草茯苓沙参玉竹麦冬、冬桑叶、生扁豆、花粉等。

针灸疗法

1、针刺

取穴隐白、足三里、胃俞、脾俞。用捻转补法操作。

2、灸法

(1)用艾条灸气海(温和灸10-20分钟)

(2)用灯草灸,用灯草蘸油茶,点燃一端,灸长强穴,治疗婴幼儿慢性腹泻,一般灸一次后止泻,若不止,隔3-5天可重复一次。

3、推拿

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推上七节骨,按揉三里,捏脊。食少者,加分推腹阴阳,揉板门。腹胀加揉中脘、天枢。腹痛加揉中脘、拿肚角。每日或隔日一次,六次为一疗程。

其它疗法

1、外敷药

(1)用疳积散(桃仁杏仁、生山栀各等分,晒干研末)加冰片樟脑少许,外敷内关穴,2-3天一次,一般三次可愈。

(2)蓖麻子仁1-2粒,杏仁1粒,朱砂少许,共研为细末,贴印堂穴,1-3日去掉,留有栗米大小的小水泡。

2、心理疗法 

改变强迫喂食法,以使小儿心情愉悦,在轻松的条件下进食,肝气疏达,脾气得以正常运转、如胃纳增加,脾运健旺,疾病自然痊愈。

常见病

1、积滞

其症状特点为面黄肌瘦脘腹胀痛,不思乳食,嗳腐吞酸,口干作渴,睡卧不安,或吐或泻,舌苔白膩,脉象沉滑。此多为食停胃脘,郁结胃肠,脾运不健,化谷不行,属虚中挟实之证,以健牌、和胃、消导为法,如虚多实少方用健脾丸(《医方集解》),如实多虚少方用枳实消痞丸(《兰室秘藏》)。

2、慢性泄泻

多表现泻下澄清,或完谷不化,食后泻重,久泻则面浮足肿,且见面色萎黄,倦怠无力,脘腹痞满,食欲不振,舌苔薄白,脉象细,或指纹淡。此多为脾胃虚弱,升降失常,清浊交混所致,治宜健脾利湿,方用参苓白术散(《和剂局方》)。

3、脱肛

则多表现头晕目眩,语声低怯,食欲不振,食后腹胀,脘腹胀坠,身体倦怠,少气,时自汗出,便意频频,舌体胖嫩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象虚弱等。此为脾虚,中气不足、升举无力所致,治疗之法宜补中益气,方用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4、血证

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或下出于二阴,或渗于肌肤。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无力,喜卧,舌淡少苔,脉象细弱。此为脾虚不能统血,血不循经,溢于脉外,而见各种出血证候。治宜健牌、益气、摄血,方用归脾汤(《济生方》)。

5、肌痿病

则临床表现肢体软弱,易倦无力,肌内萎缩,食少纳呆,精神不振,舌淡少苔,脉象细弱。此为脾胃虚弱,气血亏损,津液气血化生无源,肌肉筋脉失其濡养渐成痿证,治宜

健脾益气,方用参苓白术散。

预防调护

1、注意气候变化,防御外邪侵袭。

2、采取正确、洁净、健康的乳食喂养方法和姿势。

3、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小儿充足的睡眠,纠正不足的卫生习惯及偏食,僻食。适当安排户外活动,增进食欲,提高脾的运化功能。

4、预防各种传染病,积极治疗先天性疾病及慢性疾病,以保证供给小儿充足的营养和减少消耗。

5、应供给易于消化又富有营养的食物,每日保证必需的营养供应,但不可过量,应根据小儿大便消化状况由小量逐渐增加,使脾胃功能逐渐恢复

转归预后

本证病机发展演化比较复杂。例如,由于受纳和运化功能的减退,以致气血两虚,筋脉肌肉失养,统摄无权,血离脉道,症见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头晕目眩心慌心悸,气短神疲,肌肉萎缩,易倦无力,以及便血,尿血等。再如,久病阳气渐衰,阳微阴盛,而见脘冷,口泛清水,大便溏泻,小溲清利,四肢不温,水湿不化等脾阳虚衰之象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