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乙肝丙肝区别有哪些

2020-07-14

甲肝乙肝丙肝区别有哪些:
  甲肝乙肝丙肝的区别有哪些?甲肝和乙肝是都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导致,由于致病病毒不同,其传染途径及造成的临床病理改变均不同。甲肝是一种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传染途径主要为消化道传播,可经食品及水传播,尤其是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感染后临床表现以无力、厌食及肝功能异常为主。甲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RNA病毒,病毒主要侵犯器官为肝脏,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治疗方法多以支持治疗为主,适量药物治疗为辅,预后较好。预防措施主要为提高意识,改善卫生,加强水源保护。
  乙肝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主要传播途径为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及性传播,病毒感染后可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及纤维化,临床表现有消化道表现、黄疸及肝区疼痛等慢性肝炎症状,随病程进展有逐渐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的可能。治疗原则为减少HBV病毒的复制,但彻底治愈很难。预防措施包括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及保护易感人群等。综上所述,虽然甲肝和乙肝同为病毒性肝炎,但在很多方面两者都有差异,共同的是两者均为传染病,需要引起大家重视,积极预防和治疗。



甲肝乙肝丙肝区别有哪些相关阅读


抗乙肝核苷(酸)类药物的耐药率是多少

目前在我国被批准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核苷(酸)类药物有5种,分别是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和替诺福韦。

在这5种抗乙肝核苷(酸)类药物中,拉米夫定的耐药发生率最高,4年的耐药发生率高达67%,5年以后70%以上的患者都发生了耐药。其次是替比夫定,替比夫定治疗2年的耐药发生率与拉米夫定治疗1年的耐药率相差无几,3年后其耐药率紧紧追上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的耐药率算中等,在临床试验中5年的耐药率大约29%。但一些国产仿制品耐药率可能高于原研产品。恩替卡韦的耐药率很低,被医生称为 高耐药屏障的药物 。对于核苷(酸)类药物初治的患者,3年的耐药发生率仅1.7%。

但是,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有交叉耐药性,如果曾经用过拉米夫定或替比夫定治疗,效果不好或者发生耐药后,再用恩替卡韦则也容易发生耐药,即使每天服用加倍的剂量(每日2片,1mg),4年的耐药率也可达到43%。因此,对拉米夫定或替比夫定耐药的患者不建议换用恩替卡韦治疗。

替诺福韦的耐药率最低,在国外的临床试验中,5年未检测出耐药的患者。因此与恩替卡韦一样,被称为高耐药屏障的药物。但对阿德福韦耐药的患者,可能会影响替诺福韦的疗效。我国的乙肝患者既往用阿德福韦治疗者较多,对替诺福韦长期治疗的耐药率尚不十分清楚。

核苷(酸)类药物治疗的耐药除了药物本身因素外,还常常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相关。每天坚持服药的患者耐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经常漏服药物的患者。今天我看到一位病人,一直服用恩替卡韦治疗。但是她最近因为服药时间长了,对治疗开始放松,常常漏服,结果今天检查的HBV DNA出现反弹。口服的核苷(酸)类药物比干扰素安全,而且疗效显著,但最好选择耐药率低的药物,需要坚持服用,定期检测,不能放松。

肝功能异常的乙肝女性怀孕有什么风险

最近,我收到一位乙肝丈夫的求助信。信中说她的妻子发现乙肝多年,2011年发现肝功能轻度异常,以后每年复查肝功能均不正常,ALT最高107 U/L。但她一直没有抗病毒治疗。2015年底,他的妻子怀孕了。刚发现怀孕时,她的ALT为62 U/L。但是,在怀孕大约3个多月时,她的ALT骤然升高到1167 U/L,她不得不住进了医院。

这位乙肝准妈妈的肝功能在怀孕期间为什么会突然恶化呢?肝功能异常的乙肝病毒感染女性怀孕有很大风险。国内外有许多研究显示,肝功能异常的乙肝女性妊娠期不仅容易发生糖尿病、高血压、贫血、产后出血等妊娠并发症,而且早产、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肝功能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母亲。

这是因为妊娠期新陈代谢旺盛,营养物质消耗多,胎儿的代谢和解毒作用依靠母体肝脏完成,导致肝脏负担加重,合成蛋白质和糖代谢的能力均明显降低,对胎儿的发育不利。另一方面,肝脏是制造凝血因子的场所,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凝血机制障碍,容易造成产后出血;妊娠期肝脏对一些不利于胎儿生长发育的激素代谢能力下降,胆汁代谢障碍,这些激素刺激子宫,或胆汁淤积于胎盘,可促使子宫收缩,或导致胎儿宫内缺氧。

更危险的是,由于妊娠期肝脏负担增加,肝功能异常的乙肝病毒感染孕妇的肝病更容易加重,甚至发生重症肝炎,危及母亲和胎儿的生命。因此,我国的《乙肝指南》建议育龄女性在生育前若有治疗适应症,应尽量在孕前应用干扰素或核苷(酸)类药物治疗。

这位乙肝准妈妈在怀孕前ALT持续异常至少4-5年,最高ALT已经超过了正常值上限的2倍,早已符合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但她没有治疗,带着异常的肝功能冒险怀孕,因此导致怀孕后肝功能突然恶化。

没有按时打乙肝疫苗要重新开始吗

上周四,我出完门诊下班的时候,被一位医院职工叫住。他告诉我:他的孩子出生时打了一针乙肝疫苗,等到打第2针乙肝疫苗时,因为全身湿疹严重,防疫站医生不给打疫苗。现在1个月过去了,第2针乙肝疫苗还没有打。他问我:第1针乙肝疫苗是不是白打了?是不是需要重新从第1针开始接种3针乙肝疫苗了?

这位职工提出的问题很有代表性,我也常常碰到一些乙肝妈妈这样问我:孩子因病没有按时打第2针或第3针乙肝疫苗,是否要重新开始打3针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9年发布的《乙型肝炎疫苗的立场性文件》中指出:“如果孩子出生后因疾病等原因3针的乙型肝炎免疫程序中断,重新开始接种时不需要从第1针开始重新开始,只要继续完成第2针或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即可;如果仅仅第3针被推迟,则应尽早接种。”

这是因为人体的免疫系统有“记忆功能”。在第1针乙肝疫苗接种后,虽然产生的抗体不多,中断第2针或第3针疫苗接种后,抗体也可能很快降低,但免疫功能是可以“记住”第1针疫苗的刺激的。所以,第1针乙肝疫苗不会白打,只要继续完成第2针或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免疫系统会很快发挥作用,产生大量抗体。

乙肝妈妈可不可以母乳喂养

乙肝妈妈的乳汁中确实能够检测出乙肝病毒的抗原和HBV DNA,但是,乳汁病毒含量极低,仅为母亲血液中病毒含量的1/10000~1/1000。且初乳中病毒含量较高,到产后个月再检测,大多数母亲的乳汁中HBV DNA已经检测不到,仅有18%HBV DNA≥10的6次方拷贝/ml的母亲乳汁中还能检测到微量的HBV DNA。

而且,循证医学的证据已经充分说明,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无论其感染状况如何(“大三阳”或“小三阳”,HBV DNA水平高或低),在新生儿正规免疫后母乳喂养均不会增加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风险。因此,根据母亲乳汁中的HBV DNA水平来决定是否母乳喂养完全没有必要,也没有依据。国内外没有一家乙肝防治指南建议检测母亲乳汁中的乙肝病毒。

除了孩子出生时注射的那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以外,孩子的抗体主要来源于乙肝疫苗的刺激。乙肝疫苗是现代科学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乙肝病毒的基因片段插入酵母细胞或仓鼠卵母细胞的基因中,重新组成新的基因,利用这些细胞的复制生产出来含有乙肝病毒片段的疫苗。这种基因重组疫苗非常安全,它进入体内并不像乙肝病毒那样侵入肝细胞做“坏事”,而是模仿乙肝病毒的“坏样子”,在体内调动并训练免疫系统产生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保卫机体不受乙肝病毒的侵害。

人的免疫系统有很强的记忆力。只要孩子的免疫系统对乙肝疫苗产生了“应答反应”,孩子的免疫细胞就会牢牢乙肝抗原的“坏样子”。因此,在孩子有了抗体之后,如果真有抗原侵入体内,抗原不仅不会“消耗”抗体,而且还会刺激免疫细胞产生更多的抗体。

抗体的下降并非抗原的消耗,而是抗体自身的代谢,就像体内的红细胞寿命是120天一样,到一定寿命,抗体自然代谢掉了。但大家不用担心,免疫细胞还会源源不断的制造出抗体加以补充,只不过如果没有抗原的再次刺激,补充的抗体产量会逐渐减少,直到下一次抗原的侵入。

不仅如此,已有许多研究证实,母乳喂养不会影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乙肝妈妈所生后代母乳喂养和配方奶喂养在三针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是一样的。这足以证明,乙肝妈妈没有必要整天想着带着孩子去医院抽血检查,母乳喂养不会“消耗”乙肝抗体,不会影响孩子抗体的产生和母婴阻断效果。

乙肝患者为什么会出现脾肿大

乙肝病毒感染者脾脏肿大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乙肝病毒活动所致,二是肝硬化所致。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是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中心。当乙肝病毒活动时,在病毒的刺激下,免疫系统则要发动一切可能与感染的病毒作斗争。为了和入侵的敌人斗争,脾脏则要通过增生来补充免疫细胞,导致脾脏肿大。因此,乙肝病毒感染者做超声波检查时常有脾脏肿大的表现。

脾脏也是非常大的储血器官。当肝硬化时,门静脉压力升高,一些本来要流向肝脏里的血液,反流至脾脏,导致脾脏充血肿大。

乙肝病毒感染者在发现脾脏肿大后,应进一步检查超声波、肝脏弹性,进一步确定是否发展为肝硬化和肝脏纤维化程度。脾脏肿大常会导致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因此,脾肿大的患者还应该进行血常规检测。

脾脏肿大的乙肝病毒感染者如果HBV DNA阳性,一般提示肝病活动或肝纤维化进展,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抗病毒治疗。过度脾大并伴有门静脉高压者,应到肝胆外科就诊,权衡是否做脾切除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