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的传染方式

2020-07-14

丙肝的传染方式,首先是血液传播,不管是输血,还是单采血浆输血,都是有可能会导致感染了丙肝病毒的;其次是发生了破损的皮肤或者粘膜传播,比如枕头、共用剃须刀以及共用牙刷等等;最后,性接触以及母婴传播也是危险的因素。

现实生活之中,有不少患者感染了丙型肝炎这种病毒,给他们的健康带来了诸多不良的一些,也是十分不利于提高生活质量的。相对于乙型肝炎来说,大家对于丙型肝炎更加陌生一些。那么,丙型肝炎的传染方式有哪些?下面了解一下吧!
  1、血液传播
  丙肝病毒能通过血液传播,在接受输血或者单采血浆输血细胞过程中,都可能感染丙肝病毒。
  自从我国1993年开始对献血员进行筛查后,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HCV已很少发生。但是,不少在1993年有接受输血的人,陆续被检测出丙肝病毒感染。所以,在1993年以前有输血史的,或者在1990年左右出生的,都属于乙肝病毒的患病高危人群。前往不正规的医疗场所进行手术或输血,也有被感染乙肝的风险。
  2、皮肤或粘膜传播
  此乃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具体如下:
  (1)使用那些非一次性注射器以及针头,此外,还包括没有经过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以及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等。
  (2)一些静脉注射毒品的行为,也会感染丙型肝炎,在某些地区,其传播率可高达60%到90%。
  (3)一些可能诱发皮肤破损以及血液暴露的生活方式,也可以传播丙型肝炎病毒。如共用剃须刀、共用牙刷、纹身和穿耳孔等行为,都是丙型肝炎的潜在传播方式。
  3、性传播
  一些跟丙型肝炎感染者性交、男男性行为者以及存在多个性伴侣者,这些行为感染丙型肝炎的危险性都是十分高的。倘若患者本身就是艾滋病患者,那么通过性行为感染丙肝的危险性大大提高。
  4、母婴传播
  通常来说,孕妇把丙型肝炎这种疾病传播给新生儿的概率,通常约莫为2%到7%。一般而言,丙肝病毒本身是不会进行遗传的。不过,倘若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诸如胎盘破损这种意外的情况,那么,孩子就有可能因为暴露在母血中从而被传播丙型肝炎病毒。



丙肝的传染方式相关阅读


丙肝病毒感染后会如何发展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危害就是导致慢性肝炎。丙型肝炎的起病大多非常隐匿,易被忽视。约80%丙型肝炎患者最初并不知道自己患病,直至发展为慢性肝病甚至肝硬化和肝癌才被发现;约20%表现为急性肝炎。15%~25%的感染者在感染后6个月内可自发恢复,将病毒清除;75%~85%急性丙型肝炎可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甚至肝硬化和肝癌。

慢性肝病毒感染者中,25%的感染者像乙肝病毒携带者一样肝功能正常、肝脏损害轻微;60%的患者转氨酶轻度升高,肝脏损害为轻-中度的坏死性炎症和极轻度的肝纤维化,他们以后的发展尚不明确,估计其中大部分不会死于肝病。

由于丙型肝炎的临床症状较轻,有的则根本没有症状,不容易被发现,使很多丙肝病毒感染者不能早期发现,而延误了治疗时机。因此,有10%~20%的慢性丙型肝炎病人可能在10~30年里进展为肝硬化;在肝硬化病人中,每年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病率为1%~7%。

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是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主要死因。其病程越长,治疗难度越大,疾病负担也就越重。因此,丙型肝炎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给患者的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是一个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

为什么丙型肝炎患者容易得糖尿病

肝脏在血糖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各种导致慢性肝实质损害的慢性肝病均可影响正常的糖代谢,甚至可出现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约有80%的慢性肝病患者存在糖耐量异常。

近年来有很多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和其他原因所致的慢性肝病患者,慢性丙型肝炎及其导致的肝硬化患者较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更容易合并2型糖尿病。

美国的一项多中心9千多人的调查显示,丙型肝炎患者发生糖尿病的危险较无丙型肝炎者增加3.77倍。巴基斯坦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也显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抗-HCV阳性率为13.7%,而对照人群为4.9%。

为什么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更容易得糖尿病呢?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发生糖尿病与多种因素有关。

许多研究证实,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胰岛素的作用下降,被医生称为“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抗性”。胰岛素不起作用或者作用降低了,当然就会导致血糖升高,引起糖尿病。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

有医生发现,丙型肝炎患者血液中一种被称为“肿瘤坏死因子”的物质增多。大家不要以为这种因子只与肿瘤的发生有关。近年来发现,这种因子与糖尿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人们发现,肿瘤坏死因子在体内可以干扰胰岛素的作用,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另外,丙肝病毒常在肝脏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脂肪肝和肝脏铁代谢异常。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肝本身就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有密切的相关性;肝脏铁代谢异常不仅可以影响肝脏的糖代谢功能,多余的铁沉积在胰岛细胞,也可以引起糖尿病的发生。

丙肝病毒对糖代谢有直接的影响作用。有许多研究者发现,丙肝病毒的核心抗原可以阻碍胰岛素对细胞发出糖代谢的信号,使胰岛素作用下降。还有医生发现,丙肝病毒包膜蛋白与胰岛细胞上的一种抗原非常相像,免疫系统与丙肝病毒作战的同时可能也“误伤”了胰岛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丙肝病毒还可以在胰腺组织中复制,破坏胰腺中胰岛细胞产生胰岛素的功能。

另外,丙型肝炎患者常需要使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糖尿病是干扰素的常见副反应之一;利巴韦林可以导致溶血,铁是红细胞中的重要组成元素,红细胞破坏后常引起血清铁升高,影响糖代谢。

多种因素影响了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的发生,因此,丙型肝炎患者对糖尿病的防治也要从多方位入手。

慢性丙肝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哪些问题

丙肝病毒感染者的饮食和正常人群一样,没有特殊要求。但在更加注意营养平衡,多吃水果、蔬菜、奶制品和谷类食物,少吃油炸食品和含有过多脂肪的食物,丙肝病毒感染者应该注意控制自己的体重。

在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的临床试验中,医生发现肥胖患者及并发脂肪肝的患者的疗效较差。因此,患者应注意把自己的体重指数控制在25以内;体重指数>30的患者应在营养学专家指导下进行减肥。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体内或/和肝脏内可能存在铁储存过多。因此,除非被医生确定有缺铁的证据,需要补铁;在一般情况下,患者应限制高铁食物,避免用铁锅烹饪。如果患者服用复合维生素补充剂,应该确保这种补充剂不含有补铁成分。

维生素D缺乏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很常见。而且,维生素D水平越低,肝脏病变越严重。另外还有一些研究显示,维生素D缺乏患者对干扰素治疗的反应较差。因此,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适量补充维生素D,但过多地补充维生素A会引起肝毒性。

干扰素对丙肝病毒感染有什么影响

什么是IL28B基因?它对丙肝病毒感染有什么影响?干扰素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淋巴细胞在病毒刺激下产生的一种淋巴因子,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人体内的干扰素有许多亚型。最初被发现的干扰素有α、β、γ,干扰素α和β又被称为Ⅰ型干扰素,干扰素γ为Ⅱ型。

2003年,美国科学家发现了人体内还有第Ⅲ型干扰素,也称为干扰素λ。干扰素λ还分为干扰素λ-1。干扰素λ-2和干扰素λ-3,其中干扰素λ-3不仅具有明确的抗病毒作用,还能促进干扰素α的产生。发现了干扰素λ-3后,科学家们非常高兴,开始了对它的深入研究。

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干扰素λ-3是白细胞介素28B的基因编码的一种细胞因子。根据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的英文缩写,简称其为“IL28B基因”。千万不要小看这种“IL28B基因”,它的遗传特性决定了丙肝病毒感染者的命运。为什么有些有感染了丙肝病毒后能自发性清除,有些人则会发展成慢性肝炎?

有些人用干扰素治疗的效果好,有些人则效果不好?其原因除了与感染的丙肝病毒基因型有关,还与“IL28B基因”遗传的多态性有关。人类的“IL28B基因”表型主要在3种类型:C/C型、C/T型和T/T型。人们发现,“IL28B基因”为C/C型者,可能有利于丙肝病毒感染后的自发性清除,对干扰素治疗的应答也比C/T型和T/T型好。我国的丙肝病毒感染者中IL28B等位基因以C/C型为主。

但是“IL28B基因”遗传特性是非常复杂的,C/C型等位基因并不能决定一切。因此,丙肝病毒感染者的预后和治疗效果并不能单纯依靠“IL28B基因”来预测,不必作为常规检测项目进行检测。

丙肝妈妈能给孩子喂母乳吗

丙肝病毒感染母亲产后哺乳对婴儿的影响至今尚无明确的流行病学调查,母乳和初乳中可以检测到HCV RNA。因此有人认为,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母乳喂养有一定风险,尤其是HCV RNA载量较高者,可能通过母乳或通过婴儿吸吮破损的乳头而使婴儿感染,这些母亲最好避免母乳喂养。

但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感染丙肝病毒的母亲母乳喂养与非母乳喂养相比,未增加新生儿感染丙肝病毒的风险。这可能是因为母乳中的HCV RNA浓度太低,少量的丙肝病毒可能很容易被胃液灭活,初乳和母乳中的丙肝病毒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可能避免婴儿期丙肝病毒的感染从而保护婴儿。

因此,2011年欧洲肝病研究学会发布的丙型肝炎管理指南(简称:欧洲丙肝指南)和2015年美国胃肠病学院的肝脏疾病与妊娠指南均推荐:对于慢性丙肝病毒感染的产妇,只要其艾滋病抗体阴性且未静脉吸毒,即可进行母乳喂养。

总结以上意见,建议:

①单纯抗HCV阳性母亲可以正常母乳哺养;

②HCV RNA阳性者尤其是病毒载量较高(≥1×105 IU/ml) 者,在乳头破裂、损伤或出血时暂停母乳喂养;

③肝功能异常的丙肝病毒感染母亲不建议母乳喂养;

④母亲在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期间不建议哺乳;

⑤合并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母亲,应根据其艾滋病病毒感染和治疗状况选择婴儿的喂养方式。

丙肝 丙肝传播途径 丙肝如何预防

相关资讯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检查方法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检查方法:   如果一个人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有输血或不洁献血...

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后会复发吗

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后会复发吗:   丙型肝炎是我国比较常见的传染性肝病。对于丙型病毒...

丙肝怎么发现

丙肝早期由于症状不明显,因此许多患者未能发现病情,从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丙肝早期...

丙肝传播途径有哪些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是由丙肝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经血液、体液传播的传染病,呈...

丙肝的传染方式

丙肝的传染方式,首先是血液传播,不管是输血,还是单采血浆输血,都是有可能会导致感染了...

丙肝什么症状

丙肝什么症状:   急性丙型肝炎患者,临床症状一般表现较轻,类似于感冒,有全身乏力、...

丙肝的传染方式

丙肝的传染方式,首先是血液传播,不管是输血,还是单采血浆输血,都是有可能会导致感染了...

丙肝传播途径有哪些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是由丙肝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经血液、体液传播的传染病,呈...

丙肝传播途径有哪些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是由丙肝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经血液、体液传播的传染病,呈...

丙肝传播途径

丙肝是一种丙肝病毒感染人类导致的慢性肝炎,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非常明确,主要传播途径是...

丙肝和艾滋有关系么

虽然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都是通过血液、性途径或者垂直传播,但这两个病毒不是必然联系在...

怎样治丙肝

怎样治丙肝:   丙肝治疗最主要的是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方案主要有两种,一种为长效...

丙肝传播途径

在目前的医学上,其实经常性会出现肝炎疾病,丙肝病毒是其中的一种,会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能治好吗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能治好吗:   通常来讲,大部分慢性丙型肝病毒性肝炎通过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