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乙肝的孕妇可以进行羊水穿刺吗

2020-07-14

乙肝的孕妇能否进行羊水穿刺还要慎重衡量,结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权衡判定。由于母婴传播是乙肝最为常见的传播途径,所以患有乙肝的孕妇要注意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在宝宝出生之后及时的注射乙肝疫苗或者是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也可以通过改变生产方式以及喂养方式预防感染。

乙肝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主要的传播途径为:直接接触、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尤其是母婴传播的几率会更高一些,有将近12%~15%左右的乙肝患者是由母婴传播这一途径感染所致。所以对于孕期患有乙肝的女性一定要避免母婴传播这一途径。那么,患有乙肝的孕妇可以进行羊水穿刺吗?
  一、患乙肝的孕妇可以进行羊水穿刺吗
  患乙肝的孕妇能否进行羊水穿刺,还要根据肝功能五项检测进行判定,尤其是易抗原的检结果以及HBV-DNA定量和肝功能化验结果而定。另外,还要结合其他方面的因素,比如患者生育畸形儿或者是低智力低下儿的风险高低,来权衡是否需要做羊水穿刺。
  其实,由羊水穿刺导致胎儿感染乙肝的可能性比较小,因为如果孕妇属于乙肝患者,胎儿有可能在进行羊水穿刺之前已经感染上该种疾病,而羊水穿刺一般在无菌的操作下进行,所以感染的几率比较小。
  二、患乙肝孕妇怎样避免婴儿感染乙肝
  宝宝注射乙肝疫苗
  在宝宝出生之后,及时给宝宝注射乙肝疫苗是预防宝宝感染乙肝病毒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宝宝出生2~4小时之内,要注射第1针乙肝疫苗之后,分别在出生后的一个月以及6个月各注射一针即可。
  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在宝宝出生两个小时之内,要及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也是一种不错的预防方法,如果孕妇属于小三阳患者,不需要注射第2针。如果孕妇属于大三阳患者,则需要在宝宝出生15~30天以内注射第2针。
  其它方法
  除了注射疫苗和免疫球蛋白之外,还可以选择其他方式,避免婴儿感染乙肝。在宝宝出生时,孕妇最好是选择剖宫产的方式。若是宝宝通过顺产出生,可能会通过肠道感染上乙肝病毒。另外,在宝宝出生之后要注意避免垂直传播,最好是选择奶粉喂养宝宝,因为母乳喂养有可能是一些乙肝病毒会通过乳汁被宝宝吸收。



患乙肝的孕妇可以进行羊水穿刺吗相关阅读


乙肝和丙肝会引起哪些肝外系统损害

人人都知道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是主要侵犯肝脏的一种病原体,可很少有人知道,这些肝炎病毒除了伤害我们的肝脏还会引起身体其他部位的病变,惹出更多的“祸事”。下面就举几个常见的乙型和丙型肝炎的肝外系统损害。

①肝炎相关性肾炎:乙肝病毒感染机体后,有时并不引起肝脏损伤,但它可以和体内的抗体结合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同时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对肾小球上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发动“攻击”,引起肾损害。有人发现,我国有20%~40%患有肾炎的儿童是乙肝病毒感染者。

不仅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同样也会引起肾炎。据美国报道,有10%~20%的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是由丙肝病毒引起。乙肝和丙肝病毒引起的肾损害通常情况下无明显临床症状。在伴有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的病人中,镜下血尿和蛋白尿是最常见的表现。少数病人会表现为轻到中度肾功能不全,甚至表现为典型的急性肾病综合征症状:镜下血尿和高血压。

②肝炎相关性血液系统疾病:肝炎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肝炎相关性再障)多发生于急性肝炎的恢复期,但有时也可发生于慢性肝炎,特别是使用有抑制骨骼作用药物治疗的患者。肝炎相关性再障的发生率为0.1%~0.2%。大部分肝炎相关性再障预后不良,尤其是全血细胞均重度减少的病人,死亡率极高。

死亡原因多为感染,或危及生命的严重出血。因此,肝炎患者在整个治疗期间应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测,一旦发现血细胞减少,需警惕肝炎相关性再障,并在多部位行骨髓穿刺术,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肝炎相关性再障的治愈率。

③冷球蛋白血症:国外的科学家发现,一些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液在流经四肢皮肤和皮下组织时,血浆受冷后,其中的一种免疫球蛋白发生沉淀,医学上称其为冷球蛋白。在实验室里,医生们可把这些患者的血液在37℃下凝结,分离出血清,再把血清放置在4℃条件下,24小时后检查血清中的凝胶或沉积物,即可查出这种冷球蛋白。这些体内有冷球蛋白的丙型肝炎患者常伴有易疲劳、关节痛、肌肉痛等症状,也可发生脉管炎、皮肤紫癜或干燥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而且还有可能发生肾炎。

④扁平苔癣:扁平苔癣是一种很难治疗的疾病,不但发生在皮肤,还常累及口腔粘膜及生殖器黏膜,严重的导致营养不良、口臭和性交困难。这种疾病常与乙肝和丙肝病毒的感染有关。肝炎并发扁平苔癣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除,多数医生认为与免疫有关。

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除了造成上述肝外系统的疾病外,有时还可影响心脏和神经系统。所以说,尽管肝炎病毒“攻击”的主要脏器是肝脏,但它们常常造成全身许多器官的损害,是人类健康的“大敌”。

乙肝五项3个抗体阳性是乙肝恢复期吗

乙肝表面抗体属于“中和抗体”,可以直接将病毒抗原“中和”掉,使乙肝病毒抗原失去侵入肝细胞的能力,接种过乙肝疫苗,或者感染过乙肝病毒两种途径都可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表面抗体。

但两种途径产生的抗体有所不同。因为乙肝疫苗的成分中只含有表面抗原基因中的某些成分,所以只能刺激机体产生表面抗体,而不会出现乙肝病毒的e抗体或/和核心抗体;而感染病毒后产生的抗体是由侵入体内乙肝病毒的3种抗原成分同时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e抗体、核心抗体)。

那么,体内检测出3种抗体或其中的一两种,就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恢复期”吗?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乙肝病毒感染是正确的,但不能确实是否为“恢复期”。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用流行性腮腺炎这个病来举例吧!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期间,大约有1/3的孩子不得病,只是隐性感染了一下,没有出现任何症状。但所有被感染的孩子体内都能检测得到流行性腮腺炎抗体。对于出现腮腺肿大、发热等临床症状的孩子,产生抗体后疾病逐渐好转,我们说他处于流行性腮腺炎的恢复期,对吧!对于那1/3没有任何症状的孩子,因为抵抗力强,虽然体内由于暂时性感染,也产生了抗体,但没有出现任何症状,我们肯定不能说他得了病,对吧!没病,就无从说是“恢复期”。

乙肝病毒感染的道理也是同样的。如果感染了乙肝病毒,出现了肝功能异常,然后肝功能恢复,产生抗体,我们可以说是恢复期。如果感染了病毒,或因被感染者有抗体或打过疫苗,或因抵抗力强,虽然被病毒感染,但病毒连肝脏的边都没沾着,刚刚入血就被消灭,产生了3种抗体或其中的一两种,肝脏根本没病,从何来“恢复”呢?

所以,接种过或没有接种过疫苗者,如果除了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以外,又检测到乙肝病毒的e抗体或/和核心抗体,只能说是被乙肝病毒感染。如果出现了肝功能异常,则可以说是恢复期;如果根本没有症状,也没有肝功能异常,那就像隐性感染了流行性腮腺炎病毒一样,只是隐性感染,和打了一次疫苗一样,根本没有得过病,也不能算什么恢复期。

因此,只对着网上贴着的乙肝五项大表来评估乙肝五项的检测结果,往往是错误的,还需要结合肝功能、乙肝病毒复制指标(HBVDNA)等结果,才能获得比较准确的评估。

乙肝男性不要因为生育放弃抗病毒治疗

乙肝男性服用核苷(酸)类药物不影响妻子怀孕,但许多患者仍然误认为服药期间不能生育,延误了自己的治疗,导致肝病进展或者病毒耐药。现在,我国2015年更新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也支持了这一观点。

新的乙肝指南是这样说的:“男性抗病毒治疗患者的生育问题:应用干扰素α治疗的男性患者,应在停药后6个月方可考虑生育;应用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的男性患者,目前尚无证据表明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对精子的不良影响,可在与患者充分沟通的前提下考虑生育。”

目前被批准用于抗乙肝病毒的药物中,只有干扰素有明确的抗生殖作用,不建议男性患者治疗期间妻子怀孕。而且,干扰素的副作用较多,在治疗期间也会影响男性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性功能。所以,男性患者在停用干扰素后,最好恢复6个月以上再考虑生育问题。

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在研发期间都做过遗传毒性和生殖毒性的试验,均没有发现遗传毒性,也未发现对雄性动物生育力的影响和其他生殖毒性。检索国内外医学文献,未检索到抗乙肝的核苷(酸)类药物对精子和男性生育造成影响的证据。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药物在妊娠期间的安全程度分级只针对妊娠女性,大多数药物对男性生育的影响较小。因此,使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的男性乙型肝炎患者在生育期间不要中断治疗,也不必换用女性妊娠期间安全程度的B级药物。

乙肝治疗过程中如何判定药物的疗效

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过程中,医生们常常需要判断药物的疗效。判断抗病毒药物的疗效通常以“应答”来表示。有“应答”就是有疗效,无“应答”就是没有疗效;完全应答就是疗效达到最好的程度,部分应答就是有部分疗效。这些“应答”通常还分为:病毒学应答、生化学应答和组织学应答。

生化学应答:治疗过程中,血清ALT及肝功能其他指标恢复正常为生化学应答。通俗地说,就是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

组织学应答:治疗后肝脏组织炎症坏死降低≥2分,且无肝纤维化评分的增高;或按Metavir评分,肝纤维化评分降低≥1分。通俗地说,就是治疗后肝脏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有好转。

病毒学应答:治疗后HBV DNA水平下降到检测值下限。通俗地说,就是治疗后病毒被受到抑制。

原发性无应答:核苷(酸)类药物治疗依从性良好的患者,治疗12周时HBV DNA较基线下降幅度<1 log10 IU/ml或24周时HBV DNA较基线下降幅度<2 log10 IU/ml。通俗地说,就是治疗12周HBV DNA下降幅度不到10的1次方,治疗24周HBV DNA下降幅度不到10的2次方。

应答不佳或部分病毒学应答:核苷(酸)类药物治疗中依从性良好的患者,治疗24周时HBV DNA较基线下降幅度>2 log10 IU/ml,但仍然可以检测到。通俗地说,就是治疗24周HBV DNA下降幅度虽然超过了10的2次方,但还能从血中检测得到。

完全病毒学应答:治疗过程中,血清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

医生们根据以上“应答”状况判定抗病毒药物的疗效。如果在治疗一定时间后应答不佳或无应答,医生们则会建议改变治疗方案;如果达到了临床治愈,则是达到了最满意的疗效,可以停止抗病毒药物的治疗。

蓝色的尿与乙肝或肝硬化有关吗

乙肝和肝硬化引起的黄疸会使尿色变黄,如果合并泌尿系统损害,可能会出现血尿,但绝对不会导致蓝色的尿。如果有严重肝病、肝昏迷,很可能因肝肾综合征导致氮质血症,使用留置导尿管,因此很可能因泌尿系感染而导致“紫尿袋综合征”。

“紫尿袋综合征”最早的记录可追溯到1812年。当时乔治三世国王看病的医生专门记录乔治三世国王尿的变化。1812年1月14日,他发现乔治三世国王的尿变成蓝色。1978年,某著名杂志首先报道了以““紫色尿袋”为名报道了这种病症,以后被命名为“紫尿袋综合征”。

“紫尿袋综合征”实质了是泌尿系感染在特殊条件下的一种表现。食物中的“色氨酸”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分解,产生“吲哚”(导致大便的臭味)。部分吲哚被肠道吸收入血,经肝脏代谢成“硫酸吲哚酚”,随血液循环从尿中排出。

当泌尿系感染时,尿液中的细菌(如: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可以产生“吲哚硫酸酶”或/和“吲哚磷酸酶”,当尿液PH值较高(呈碱性)时,“硫酸吲哚酚”就会被细菌产生的这些酶分解,生成蓝色的靛青和红色的靛玉红,两者混合后就使尿呈现为紫色。

“紫尿袋综合征”顾名思义,主要发生在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发生率大约为9.8%。医生们发现,女性的尿道较短,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较高;有便秘的患者肠道中产生的“吲哚”会更多地吸收入血,而肾功能不全或脱水的患者尿量减少,尿液中“硫酸吲哚酚”的含量较高。

因此,“紫尿袋综合征”更容易发生在老年女性、有便秘史、碱性尿、有氮质血症(肾功能不全,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升高)、液体入量不足或脱水、使用塑料乳胶管导尿管(尤其是对乳胶过敏者)的患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