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yanghuanwutang

补阳还五汤

补阳还五汤组成

补阳还五汤的功效与作用

补气,活血,通络。

补阳还五汤主治

卒中后遗证,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下肢痿废,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苔白,脉缓。

补阳还五汤用量用法

水煎服。

补阳还五汤方解

本方所治乃躯体元气亏虚,血脉运行不畅,以致脉络瘀阻,肌肉筋脉失荣之证。人体的阳气分布周身,左右各得其半,若气亏十去其五,归并一侧,半身失去濡养,则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脾开窃于口,涎为脾之液,元气亏虚,脾气约束无力,则口角流涎;气虚血瘀,舌本失养,则语言謇涩;气虚固摄失职,则小便频数,甚或遗尿不禁;舌黯淡,苔白, 脉缓均属气虚血瘀之征。本方病机为正气亏虚,瘀血内阻,即王清任所说“因虚致瘀”。治宜大补元气,活血通络。 方中重用生黄芪,大补元气而起瘘废,使气旺血行,祛瘀而不伤正,为君药。配以当归尾活血和血,化瘀不伤好血,为臣药。地龙长于行散走窜,通经活络,配合生黄芪力专而行走,周行全身,川芎、赤芍、红花、桃仁助当归尾活血祛瘀,均为佐药。诸药配伍,气旺则血行,瘀化则络通,诸症自可渐愈。 本方是补气药与活血祛瘀药合用的方剂。黄芪生用,重用四两,力专而性走,周行全身,大补元气而起痿废;配合地龙、当归尾、川芎、赤芍、红花、桃仁活血通络之药,但由于每味药物的用量都较小,故本方用祛瘀药的目的不在于逐瘀,而在于与大剂量黄芪相配来行血通经络。本方配伍特点:大剂补气药配以少量活血通络之品,黄芪用量方中全部活血化瘀药的总量的五倍。黄芪独重,久服渐增,愈后继服。本方当久服才能有效。王清任认为,愈后药不可止,每隔三五或七八日再服一剂,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方中生黄芪虽需重用,先从小量(30克)开始,然后逐渐加量至120克,见微效时,日服两剂,服五六日后,改每日1剂。

补阳还五汤按语

本方以气虚血瘀、半身不遂、舌淡苔白、脉缓无力为辨证要点。现代常用本方治疗脑动脉硬化症、脑血管病、面神经麻痹、小儿麻痹后遗症、坐骨神经痛、脑震荡后遗症、神经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风湿性心脏病、肾病综合征、肝硬化、糖尿病、肺气肿、头痛、失眠、多寐、无脉症、雷诺病、阳痿、前列腺肥大、乳房肿块、痛经、产后发热、不孕症、眼、耳鼻喉科疾病等。如见口眼渦斜,加蜈蚣、全蝎、白附子;言语不利,加石菖蒲、郁金、远志;口角流涎,加橘红、石菖蒲;半身不遂,日久不复,加穿山甲、地鳖虫、水蛭;痰浊盛,加竹沥、天竺黄、天南星;高血压头痛,加菊花、石决明、珍珠母;血脂偏高,加山楂、麦芽;心烦失眠,加酸枣仁、夜交藤;肢体瘘软,加虎骨、熟地;肌肉萎缩,加鹿角胶、阿胶。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具有扩张血管,解除平滑肌痉挛,降低血液黏度,抗血栓、降压、降脂、强心、抗炎,提高免疫功能,促进损伤神经元修复等多种作用。

补阳还五汤方源

《医林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