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xianxiongtang

小陷胸汤

小陷胸汤组成

小陷胸汤的功效与作用

①《医方集解》。除膈上结热。除痰去热。②《金鉴》。涤胸膈痰热,开胸膈气结。 ①《医方考》。黄连能泻胸中之热,半夏能散胸中之结,栝楼能下胸中之气。 ②《古今名医方论》引程扶生。以半夏之辛散之,黄连之苦泻之,栝楼之苦润涤之,所以除热散结于胸中也。先煮栝楼,分温三服,皆以缓治上之法。 ③《医宗金鉴》。黄连涤热,半夏导饮,栝楼润燥下行,合之以涤胸膈痰热,开胸膈气结,攻虽不峻,亦能突围而入,故名小陷胸汤。 ④《医林纂要》。黄连以泄结热,半夏以通阴阳,瓜蒌甘寒润滑,以清心肺之热,以荡上焦垢腻。胸中热必伤肺,此实以栝楼为君。热结未深,独在上焦,未近阳明之分,则毋庸芒硝、大黄之下达。保肺去热,洁其膻中。 ⑤《寒温条辨》。黄连用代大黄;半夏用代甘遂;栝楼用代芒硝。 ⑥《成方便读》。此则因痰热互结,未成胃实。观其脉浮滑,知其邪在上焦,故但以半夏之辛温散结豁痰,栝楼之甘寒润燥涤垢,黄连之苦寒降火泄热。此方以之治伤寒亦可,以之治杂病亦可,即表未解而里有痰热者,皆可兼而用之。 ⑦《金镜内台方议》。用栝楼为君,其味苦性寒,能破胸膈结气;半夏为佐为使,以辛能散结气也;黄连为臣,苦能泄之,以辅君主之药,而下心下之结也。 ⑧《伤寒来苏集》。秽物据清阳之位,法当泻心而涤痰。用黄连除心下之痞实,半夏消心下之痰结,寒温并用,温热之结自平。瓜萎实色赤形圆,中含津液,法象于心,用以为君,助黄连之苦,且以滋半夏之燥。洵为除烦涤痰,开结宽胸之剂,虽同名陷胸,而与攻水谷之方悬殊矣。大、小青龙攻太阳之表,有水火之分;大、小陷胸攻太阳之里,有痰饮之别,不独以轻重论也。 ⑨《绛雪园古方选注》。栝楼生于蔓草,故能入络,半夏成于坤月,故亦通阴,二者性皆滑利,内通结气,使黄连直趋少阴陷脉络之热,攻虽不峻,胸中亦如陷阵,故名陷胸。仅陷中焦脉络之邪,不及下焦,故名小。 ⑩《医学衷中参西录》。病因由于心火炽盛,故用黄连以宁熄心火,兼以解火热之内结;又佐以半夏开痰兼能降气,栝楼涤痰兼以清热。其药力虽远逊于大陷胸汤,而以分消心下之痞塞自能胜任有余也。然用此方者,须将栝楼细切,连其仁皆切碎,方能将药力煎出。

小陷胸汤主治

小结胸病,心下按之则痛,舌苔黄腻,脉浮滑。痰热互结而成的胸痹,或痰热在膈上而致的咳嗽面赤,胸腹常热,脉洪,苔黄腻。①《伤寒论》。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②《圣惠》。时气结胸,心下坚,按之即痛,其脉沉滑。③《寿世保元》。伤寒发渴而饮水太过,成水结胸而发呃。④《医方集解》。痰热塞胸。⑤《中医方剂学讲义》。痰热互结而成的胸痹,以及热痰在膈上所致的咳嗽面赤,胸腹常热(惟手足时有觉凉),脉洪。

小陷胸汤用量用法

以水先煮栝楼,去渣,纳诸药,再煎,去渣,分3次温服。

其他

①伤寒发黄胸腹满《医学纲目》。郑某,因患伤寒,胸腹满,面黄如金色。遂下小陷胸汤,其病遂良愈。明日面色改白。 ②胃脘痛《叶氏医案存真疏注》。热邪人里,脘痞,按之痛,脉浮滑,此邪结阳分,拟仲景小陷胸汤。川黄连、栝楼、半夏、杏仁、枳实。 ③咳喘(肺心病)《伤寒论方医案选编》。王某,男,59岁。咳逆倚息不得卧,心悸而气短,每日靠地高辛维持,面色黧黑,大便数日未解,舌苔白腻根黄,脉数而时结。处方:栝楼(先煎)30克,半夏9克,黄连6克。服2剂,大便畅通,喘咳倶减,已能平卧。 ④急性糜烂性胃炎《江西中医药》(1998,6:22)。以本方加减,治疗急性糜烂性胃炎65例,并设对照组36例,按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48例,好转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8%;对照组痊愈9例,好转22例,无效5例。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小陷胸汤方源

《伤寒论》。

相关方剂

小陷胸汤

清热涤痰,宽胸散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