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阻性肾病疼痛怎么办

2020-07-14

梗阻性肾病疼痛怎么办:
  疼痛是泌尿系统梗阻最常见的症状,典型的表现为肾绞痛,疼痛的部位多位于肾区,还可往下腹部放射,可以是持续性的,也可以呈阵发性加重的,严重的患者还可合并恶心呕吐,纳差,晕厥等。
  对于梗阻性肾病疼痛的患者首要的治疗方法就是针对病因解除梗阻。对于由于泌尿系统结石导致的梗阻患者可予以体外碎石处理,如果结石体积过大,可行手术取石,或者是肾脏造漏取石术;泌尿系统感染,血凝块导致尿道阻塞形成的尿道梗阻,可积极抗感染处理,并碱化尿液,避免血凝块形成;由于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如:输尿管膀胱连接处狭窄,或者是输尿管肾盂连接处狭窄等可置入双J管,保证泌尿系统通畅。若原发病无法及时处理,疼痛持续加重,患者难以承受的情况下,可以适当使用镇痛药物处理。



梗阻性肾病疼痛怎么办相关阅读


肾病尿蛋白加号为何用降压药?尿蛋白如何转阴

慢性肾脏疾病以尿蛋白潜血常见,在临床治疗中有的患者血压不高,为何给予降压药治疗呢?通常给蛋白尿患者开的降压药是ACEI制剂,如卡托普利、贝那普利、培哚普利、福辛普利等;或ARB制剂,如氯沙坦、厄贝沙坦、缬沙坦、坎地沙坦等。这类药物属于RAAS阻断剂,除了降压作用外,也能减少蛋白尿,对肾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ACEI能通过改善肾小球内高压、高灌注及高滤过,改善肾小球滤过膜选择通透性而减少尿蛋白排泄。还可以降低肾脏细胞纤维增生及细胞肥大增生,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抑制间质炎症细胞的反应,还有抗氧化作用。
  一般而言,蛋白尿较重时ACEI降尿蛋白效果更好,可减少尿蛋白30%~50%。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从尿白蛋白排泄率增高开始即应该应用ACEI。当然,对于蛋白尿伴随高血压的患者,可谓医药两用,一箭双雕,但是,对于血压正常的慢性肾脏病蛋白尿患者,也可以应用此类药物。
  当患者肾功能损伤明显,血肌酐超过200以后,考虑药物调整(观察血肌酐和血钾变化),同时肾动脉狭窄、脱水时禁用。在合并利尿剂和促红素时应动态观察疗效,可能会出现血清肌酐异常升高。
  肾病患者大多有长期的蛋白尿,蛋白是人体的一种精微物质,如丢失过多(每日可排出20~40克),可渐而伤损正气,甚至变成虚劳,使肾病更难痊愈,或使其加速向慢性肾衰发展。因此,可以采用中药给予益气固精辅助治疗+细水长流式地补充足够的蛋白质,使机体的摄人量与丢失量保持大体的平衡。
  所以,在给予西药治疗尿蛋白时候可以给予一定中药辅助以及饮食调养。中药调理需跟患者体质病情给予辩证以后针对性开药,不可自己擅自服用不明成分药物避免造成损伤。
  饮食指导
  蛋白尿的饮食量一般可按正常需要量供给,蛋白摄入每天为0.6~1.0g/kg。应选择生理价值高的蛋白质,如蛋类(蛋清)、乳类、鱼类、瘦肉类等。
  第一类:慢性肾炎无高血压、浮肿饮食清淡即可,高血压、浮肿钠盐摄入小于3g/d,每日蛋白摄入量:0.6g/kg(其中优质蛋白0.4g/kg)。
  第二类: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血钠正常高度浮肿小于3g/d,每日蛋白摄入量:1.0g/kg(其中优质蛋白0.6g/kg)。肾综蛋白转阴血压不高,无浮肿清淡常规饮食即可。
  第三类:肾功能衰竭每日蛋白摄入量:0.5g/kg(其中优质蛋白0.3g/kg)。
  以上饮食建议只给给予蛋白摄入建议,患者应该给予动态饮食,根据病情、体质有关,同时多与主治医生和营养师沟通了解调整。
  得了肾病尿毒症并不可怕,我们要正确面对,调整好心态、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及其的检查、个体化的治疗。其中饮食的配合非常重要;患者应该多与病友沟通,医生交流,这样的话可以对自己的疾病有更好的认识。使病情的进展得到治疗、控制、延缓,减少复发加重的发生。

尿里面有泡沫是不是肾有问题

许多糖尿病患者在排尿时会发现尿中有许多泡沫,门诊室一些医生也经常会问到尿液中是否有泡沫的问题。不少人认为泡沫尿与肾有关,因而也有不少糖友觉得出现泡沫尿可能提示肾出现了问题,确实如此吗?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尿里面有泡沫是不是肾有问题。

什么原因导致尿里面泡沫多?
  1. 小便太用力
  冲击力很大的时候也会容易产生泡沫,但是静置几秒钟后泡沫就会消失。
  2. 水喝少了
  如果喝水比较少,特别是夏天,这时尿液中的结晶增多,也会导致泡沫增多。
  3. 蛋白尿
  如果是最常见的疾病的话,就有可能是「蛋白尿」。因为蛋白在尿里面可能改变气泡表面张力,这时就会产生很多的泡沫,而且不容易散。
  4. 尿路感染
  如果合并有泌尿系统的感染,特别是有很多产气细菌时,气体多了,泡沫就可能变多。所以,最好的选择是去做个尿常规检查,如果发现有问题,再去做尿培养检查。
  正常尿和泡沫尿的区别?
  正常新鲜尿液为清澈透明、淡黄色或琥珀色,根据尿量的多少尿液颜色深浅不同。正常情况下,尿液的表面张力很低,较少形成泡沫。在尿流较大时可以由于冲击力而形成尿液泡沫,但一般在静止后,尿液中的泡沫会迅速消失。
  当某些原因导致尿中有机物或者无机物溶质增多后,溶解在液体中的物质使液体表面张力升高,尿液张力升高,就会出现泡沫尿。泡沫尿的出现并不是糖尿病患者所特有的,其他疾病也可引起泡沫尿。
  出现泡沫尿怎么办?
  1、一般来说,如果泡沫较大或大小不一,并且持续时间较短,这是由于尿液中含有的一些有机物质(葡萄糖)和无机物质(矿物盐)使尿液张力较强,属于正常冲起的泡沫。这种泡沫尿不一定表示身体出了问题,无需紧张。
  2、但是如果是大泡沫很快消失,要警惕是否是糖尿。首先应测测血糖,如果出现了血糖升高,应尽量把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血糖正常后如果泡沫尿还未消失,那么不要犹豫,请立即到医院就诊,让专业医生检查是否出现了糖尿病肾病和泌尿系统感染。
  3、如果尿液表面漂浮着一层细小的泡沫,且久久不散,则很可能是蛋白尿。自己鉴别的最好方法是,取一支试管装20毫升尿液,用手来回振荡,如尿液表面出现细小而久不消散的泡沫,为可疑蛋白尿,还是以尿液检查为准,应及时去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肾炎最早期的改变就是尿液中出现尿蛋白,此期往往除尿潜血外尚无其他任何症状或体征。
  总之,小便中气泡的原因有很多,但当小便中气泡特别多,气泡大而且持续时间较长时,应尽早去医院检查为宜。

喝水方式不对很伤肾

肾脏健康与女性美丽有着重要的联系,肾脏不好,会惹来头发干枯、黑眼圈、手脚冰凉等症状,让女人的美丽大打折扣!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每天都离不开水的供给,但是你知道吗,喝水方式不对也是非常伤肾的。

一天需喝八杯水吗?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出现了所谓健康理念,一天八杯水,多喝水可以排毒,还可以冲刷大肠什么的。其实,这样喝水,非常伤肾,严重的还会造成肾虚,憋不住尿。
  饮水量有个体化差异,不能教条地遵循“一天八杯水”。身体健康的人只要把握口渴不渴,喝水后不会胃胀难受这个原则。如果口渴想喝水,又能喝得下,就放心喝吧。
  胃功能、肾脏功能,心功能、肝功能不好的人,喝水就得量出为入,看排汗量和排尿量来决定饮水量,饮水过多会造成水肿,甚至水中毒。而肾功能差有水肿,正在做消肿治疗的人“出”的量要大于“入”的量。
  尿路感染的人平时要养成多喝水的习惯,充分发挥水对尿道的“冲洗”作用,避免细菌繁殖;而肾结石患者的饮水量大于平常人,目的是加快尿液的排出,把在肾脏中沉淀和积聚的钙质、杂物排出体外,不致于形成结石。
  不爱喝水
  体内新陈代谢的废物主要是由肝脏和肾脏处理,肾脏最主要是负责调节人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代谢生理活动所产生的废物,并排于尿中,但在其进行这些功能的时候,需要足够的水分来进行辅助。如果长时间不喝水,尿量就会减少,尿液中携带的废物和毒素的浓度就会增加。临床常见的肾结石、肾积水等都和长时间不喝水密切相关。
  用饮料代替开水
  大部分人不爱白开水的平淡无味,相比之下,汽水、可乐等碳酸饮料或咖啡等饮品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白开水的最佳替代品。但是,这些饮料中所含的咖啡因,往往会导致血压上升,而血压过高,就是伤肾的重要因素之一。
  酒后喝浓茶
  有的人认为酒后喝浓茶能解酒,其实这非但无效,还会伤肾。专家表示,茶叶中的茶碱可以较快地影响肾脏而发挥利尿作用,此时酒精尚未来得及再分解便从肾脏排出,使肾脏受到大量乙醇的刺激,从而损伤肾功能。

慢性肾脏病三分治七分养

肾病患者王某,3年前发现血尿及蛋白尿,患病期间,常年累月奔波于全国各大小医院,去过南京、北京、河南等医院,每天药不离口,西药用过,中药用过,偏方也吃了不少。刚得病时,他的病情轻微,可治来治去,花了数万元,他的病情越来越重,最终演变成肾功能不全。相反,肾病患者宋某,被确诊肾病10余年,除了每年到肾病专科做定期检查,平常十分注意调整饮食起居,并配合适当的中医治疗。他的生活一直很有规律,心态也很平和,照常上班,身体不错,蛋白尿很少,肾功能亦正常。为什么这两个人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除去肾脏病类型及治疗的因素外,还应该从肾病患者身上找一下原因。

目前,我国患有肾病的人比较多,不少患者总想多吃点药,甚至想弄个秘方或绝招早一点根治这种疾病。而在他们四处求医问药的过程中,上当受骗者不在少数。其实肾脏疾病有不同的原因,有些可以完全康复,但有些肾病,从现在的医疗技术水平来看,没有特效的药物或治法,患者若想通过一两种药物根除肾病是很难的。有的患者即使尿检完全正常,但也不能说肾病已经被根治了,以后肯定就不复发。因此,肾脏病患者应该正确对待疾病。我建议肾病的治疗应该采取“三分治疗,七分养”的策略。关于如何治疗如何调养,在采取合理的药物治疗的同时,一定要重视非药物疗法的积极作用,从盲从和恐惧不安中摆脱出来,进行心身调理,甚至尝试一下非药物疗法,不要对药物过渡的依赖,甚至过渡的治疗。我们认为“三分治疗,七分养”对肾病患者是十分重要的。

1、规范使用药物

目前治疗肾病公认的西药只有几种,如激素、环磷酰胺等,这些药也只对部分肾病有效。但一定选择好合适的时机、把握好适应症,这样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同时把风险控制在最小。中药在慢性肾脏病的治疗上确有一定的疗效和优势,但也不可能“根治”所有的患者。同时某些西药和中药也可能存在一定毒副作用,长期使用时需肾病专科医生指导。不少肾病患者相信“秘方”、“偏方”,但这些“秘方”,“偏方”的疗效是值得怀疑的。目前,肾病患者滥用药物的情况较为普遍。一些标榜“纯天然”、“秘方”治肾医疗广告随处可见。其实,任何药物都可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患者若使用不当或跟着广告用药,可能会对肾脏和其他器官造成的损害,导致病情加重。对于各种新药和特效药患者更要冷静观察,不可盲从。

2、作好“持久战”的准备

对于多数肾病患者来说,治疗和调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患者必须百倍地呵护自己的肾脏,避免使用过多的药物,尤其是有毒性的药物,一定要在正规医院肾病专科医生指导下合理的使用药物,并明确治疗的方案、疗程的长短、复查的时间。一般不建议来回地更换医生,找到你信任的医生,并配合积极治疗,长期治疗,这就是所谓的“医缘“。现在各种媒体宣传很多,有些医生把自己标榜成”名医“,俨然象个”菩萨“,实则多是自我吹嘘炒作。我认为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生活知道,提高患者依从性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措施,但这需要医患双方的努力。

3、注意调整心态

古人云:“上药三品,精气神“。得病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幸的,心理调理对包括肾病在内的各种慢性疾病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有临床表明,使用安慰剂治疗肾病和肾脏纤维化等也有一定的效果,这说明心理调整可能对疾病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相反,如果患者每日提心吊胆、忧心忡忡,则有可能加速患者病情的恶化。不少患有慢性疾病,尤其是癌症的患者,一旦精神崩溃,病情就迅速恶化,因此,战胜疾病的法宝首先是要有良好的心态。对于慢性肾脏疾病,心态的调理也同样重要,中医认为”恐伤肾“,肾病患者如果长期处于担心和恐惧之中,对于肾病的调养十分不利。

4、运动与休息

生命在于运动。保持适度运动对疾病的恢复是十分重要的,但对于肾脏病患者如何确定运动量和运动形式,则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首先要根据不同的肾脏病患者确定不同的运动量,如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要减少运动量;如果肾功能正常,且形体肥胖的患者可以增加运动量,每天保持2-3小时的有氧运动,运动形式,可以是慢跑、散步、打太极拳、登山等都是可以。同时,我建议肾功能正常或早期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建议参加正常工作和学习,只是注意别太疲劳即可。长期休息,甚至卧床休息,可以产生“逸病”,所谓“久卧伤气”,对肾病恢复没有好处。通过工作和学习,可以找到生活的乐趣,也是对心情调整的一种方式。

5、饮食调养

中医认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强调药物治疗要把握好一定的度,过犹不及。同时注意饮食养调,才能促进身体的康复。

饮食调养在肾脏病的防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直接关系肾脏病的疗效和预后。饮食调养就是要回答肾脏病患者究竟应该怎么吃?吃什么?吃多少?《内经》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蔬为充。“就是强调饮食的均衡性,五谷杂粮(包括豆类)是饮食的基础,对于肾脏病患者也是这样,其次补充一些水果蔬菜、水果、肉蛋类。对于多数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正常,不必对饮食限制过于严格,甚至导致偏食,导致营养不良。

对于肾脏病患者,首先掌握好蛋白质摄入量,一般成人每日每公斤体重0.8克左右,少年儿童可适度增加,可食用豆类、乳类、蛋类等食品,避免食用动物内脏、无鳞鱼,不建议肾病患者吃“蛋白粉”。目前我们很多患者不同程度地存在营养过剩,包括过多摄入蛋白质,这无形增加了肾脏的负担,因为肾脏就是人体的“污水处理厂”,一旦“废物”过多,超过了肾脏的处理能力,必然导致肾脏的损伤。因此,肾脏病患者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是十分重要的。其次宜选用富含维生素A、B及C的食物,如蔬菜、瓜果类等。伴有高血压给予低盐饮食。伴有高脂血症者,须限制膳食中的饱和脂肪酸与胆固醇的含量。

慢性肾脏病患者可食用大豆及豆制品

慢性肾脏病是一类免疫和(或)非免疫机制参与的慢性肾脏疾病,而饮食蛋白质与慢性肾脏病进展的关系在150年前已被人们所认识,提出减少饮食蛋白质的摄入可以改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尿毒症症状。自此,大量的文献报道低蛋白饮食可改善或延缓动物和人类慢性肾衰竭的进展。但如何在慢性肾病中应用营养治疗,以何种类型蛋白质最为合适等问题一直是研究热点。

目前我国的主食中大米、面粉、玉米等,虽然含较多的蛋白质,但其中含有必需氨基酸较少或比例不当,生物价较低,故宜少吃以增加优质蛋白,而动物蛋白作为高生物效价蛋白在临床上广泛推荐应用。慢性肾脏病患者实施低蛋白饮食可能有以下几点益处:(1)低蛋白饮食可减少消化道症状,并有助于防治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和高磷血症。(2)低蛋白饮食可以使机体在低蛋白供应时重新利用尿素的氨氮合成非必需氨基酸和蛋白质,以减轻或防止肾功能的恶化。(3)低蛋白饮食可以减少肾小球高滤过和高代谢,延缓肾功能的恶化。

但近几年来,大豆蛋白对肾脏的有益作用受到相当大的关注,特别是改善脂代谢优于动物蛋白,食用富含植物植物雌激素的植物蛋白能明显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在低蛋白饮食的治疗中,不应将大豆蛋白列入禁食之列。

大豆蛋白是高生物效价的完全蛋白,是大豆的主要部分,约占35%-50%,属球蛋白类。大豆蛋白包含许多特殊的成分,如异黄酮、L-精氨酸和L-赖氨酸比例较高的单氨酸、缩氨酸、皂角苷、植酸、纤维及胰岛素抑制剂,各种不同的成分发挥不同的生理作用,其中大豆异黄酮的作用举足轻重。异黄酮在结构上与内生性雌激素、雌二醇相似,因此有弱的类雌激素作用;同时也显示了有降低胆固醇、抗癌基因、抗氧化等作用。大豆蛋白中赖氨酸富,蛋氨酸含量相对较低,其余几乎均与动物蛋白相似。大豆皂角苷可抑制血清中脂类的氧化,抑制过氧化脂质的形成,具有抗氧化、抗自由基作用,并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而植酸能帮助控制血磷水平,因此可能对慢性肾脏病的钙磷代谢有一定的影响。

我国有悠久的食用豆类及豆制品的历史,豆制品的种类丰富,如豆粉、豆汁、豆腐等。且我国东北大豆蛋白质的含量较高,营养丰富。亚洲人进食大豆相对较多,据估计,中国大陆地区的人每天进食约10g,台湾和日本为30-50g,即相当于进食异黄酮20-80mg。长期食用大豆及其制品,可能减少乳腺癌及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同时,植物蛋白代替动物蛋白可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每天摄入大豆30-50g即可使脂质下降,而血清总胆固醇每下降1%,心血管病发生率会下降2%。

中医对大豆与肾脏的相互联系早已认识到。如《黄帝内经?素问》所说:“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 。而《类经》对大豆与肾病的关系的理解则更加深入,说:“脾病者,宜食米饭牛肉枣葵。(此下言脏病所宜之味也。脾属土,甘入脾,故宜用此甘物。)……,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栗藿。(大豆黄卷,大豆芽也。肾属水,咸入肾,故宜用此咸物。)……”在长期的中医医疗实践中,赤小豆、黑大豆作为是治疗水肿的常用药物或食物,并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不管从中医和西医哪个角度来说,都不应将大豆蛋白列入慢性肾脏病患者禁食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