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细辛附子汤
来源
《伤寒论》。
别名
麻黄附子细辛汤(《注解伤寒论》卷六)、附子细辛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四)。
组成
麻黄二两(去节) 细辛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用法
上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每日三次。
功用
1.《伤寒论讲义》:温经解表。 2.《方剂学》:助阳解表。
主治
1.《伤寒论》: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 2.《张氏医通》:水肿喘咳。大寒犯肾,暴哑不能出,咽痛异常,卒然而起,或欲咳而不能咳,或无痰,或清痰上溢,脉弦紧,或数疾无伦。
验案
暴喑 《江苏中医杂志》(1982,2:37):邹某某,男,30岁。常易感冒,该次患伤风鼻塞流涕,咳嗽音哑已有20余天,经中西药治疗,病情未见改善。余诊之,其脉沉细无力,舌质淡而胖嫩,苔薄白。视其面色惨淡忧郁,身穿厚衣,头戴风雪帽,声音嘶哑。细询之,常易感冒,微热则自汗畏风,四肢不温,喜蒙被而卧,脉证合参,诊为少阴伤寒,寒客会厌。拟助阳解表,宣肺散寒,仿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麻黄4克,附子6克,细辛4克,桔梗6克,水煎服。病人服上方一剂,觉声嘶减轻,二剂而畏风除,声音已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