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拔罐部位图解
拔罐退热有妙招
发热是指体温高出正常标准。中医认为,发热分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外感发热见于感冒、伤寒等病症。内伤发热有阴虚发热、阳虚发热等。通过拔取督脉大椎穴和经外奇穴太阳穴等,可以调节阴阳,疏通经络,达到止痛醒脑,保持注意力集中的作用。
用具:火罐、气罐、拔罐器、止血钳、酒精棉球、打火机、热毛巾
包含穴位:
1、【大椎】位于背部第7颈椎椎棘下凹陷中。
2、【太阳】位于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处。
3、【曲池】位于肘横纹外侧端与眩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疗法:
1、用热毛巾擦拭清洁大椎穴。
2、将火罐拔在大椎穴上,留罐15〜20分钟。
3、用热毛巾擦拭、清洁太阳穴。
4、将气罐拔在太阳穴上,留罐10〜15分钟。
5、用热毛巾清洁曲池穴区域。
6、将气罐拔在曲池穴上,留罐15分钟。
小贴士:
1、发热时可以适当减少衣服被褥,多饮水。用温水擦颈部、腋下、大腿内侧,反复不间断地擦拭半小时,至皮肤微红,可重复擦拭2〜3次。
2、既往有高热惊厥病史的患者,如再次发生抽搐,立即到医院就诊。
发热拔罐穴位
发热相关治疗图解
相关偏方
清热解毒。适用于感染所致的产后发热,症见产后发热,寒战,头身痛,恶露不净,色紫黯腥臭...
祛风解表。适用于产后感受风寒,发热恶寒。对一般感冒也有良效。
疏风活血解表。适用于产后感冒,发热头痛。
疏风清热活血。适用于产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苔薄脉浮者。
清热散风,辛凉解表。适用于产后感冒所致之发热,症见产后恶寒发热,头痛,无汗,或见咳嗽、流涕等。
清热解毒。适用于感染所致的产后发热。
祛风清热。适用于小儿发热。
祛风清热。适用于小儿发热。
祛风清热生津。适用于小儿发热。
祛风清热。适用于小儿外感发热,怕风头痛,咽喉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