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
冻疮症状和原因
本病是由于寒冷(长期暴露于10℃以下低温)而致的局限性炎症损害性皮肤病。
中医学称本病为“瘃”“冻瘃”“冻烂疮”“寒瘃”等。冻疮常见于冬季,患者多具有冻疮体质。病程缓慢,气候转暖后自愈。次年易复发。
本病是患者对寒冷发生的异常反应,因长期受寒冷的刺激而导致皮肤血液循环不良,寒冷潮湿或寒暖急骤变化时更易发生。鞋袜过紧、局部多汗、潮湿、贫血、内分泌障碍、营养不良、户外工作、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肢端血液循环障碍和缺乏运动等都是本病的诱因。冻疮所发生于儿童和妇女或末梢血液循环不良者,以青年女性居多。患者常感到末梢皮肤发凉,肢端呈发绀和多汗。
皮损常对称分布于四肢末端及暴露部位,如手指伸侧、手背、面部、耳郭、足缘、足趾伸侧等部位。皮损可单发或多发局限性红斑或暗红斑。自觉患处胀感、瘙痒、疼痛、灼烧感,遇热后更甚,溃烂后疼痛。若发生糜烂或溃疡,愈后留有色素沉着或萎缩性瘢痕。
冻疮相关治疗图解
冻疮方剂
祛风除湿,舌血止痛。
活血,消肿,止痛。
拔毒排脓,祛腐生肌。
冻疮偏方
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冻疮的发生。
冻疮已溃。
冻疮痒痛,硬结未溃。
养血祛寒,温通血脉。防治冻疮,并可改善冻疮体质。
养血祛寒,温通血脉。防治冻疮,并可改善冻疮体质。
活血解毒,润泽皮肤,止痒疗疱。适用于手足皮肤冻伤或皴皱生疱者。
活血通经,祛风止痒,散寒活血,促进血液循环。适用于手足冻伤。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适用于冻疮红肿,溃烂疼痛。
祛风行血,散寒解郁。适用于手足冻疮。
行气活血,消肿。适用于手足红肿冻伤。
冻疮食疗
散寒化瘀。适用于冻疮未溃者及皲裂。
羊肉性热,味甘、咸,有补中益气、安心止痛、固肾壮阳等药效。花椒性热,味辛,有温中止痛...
温经通络。适用冻疮、斑秃。
暖中补虚、补益壮阳。适用于冻疮。
活血化瘀、散寒止痛,对冻疮有疗效。
对冻疮有疗效。
活血通络、温阳散寒。适用于冻疮。
行气散寒,止痛止痒。适用于冻疮未溃,皮肤红肿、奇痒者。
温经散寒、通络活血。防治冻疮。
温经通脉。适用于冻疮及局部干燥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