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竹叶 荷梗


单用功效作用
竹子分为苦竹、淡竹两种,其竹叶均可入药。鲜品者,称为鲜竹叶;干品者,称为淡竹叶。竹叶为禾本科植物淡竹Phyllostachys nigra(Lodd.)Munro var.henonis(Mitf.)Stapf ex Rendle的叶。本品味甘淡,性寒。入心、胃、小肠经。上能清心火而除烦,以治热病烦热、口舌生疮、咳逆喘促、小儿风热惊痫等症;中能清胃热,以治烦热口渴、呕哕吐血等症;下能渗湿、利小便,以治小便短赤、湿热黄疸诸症。荷梗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叶柄或花柄。味苦,性平。入肝、脾、胃经。本品除具有荷叶的解暑清热,升发清阳的作用外,更擅长于理气宽胸,用于治疗夏季感受暑湿,胸闷不舒、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另外,还能通气利水,以治泄泻、痢疾、淋病、带下。
淡竹叶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利尿通淋。用于热病烦渴,小便短赤涩痛,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6~10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利尿、解热、...
荷梗
清热解暑,通气行水,宽中理气。
配伍功能
淡竹叶体轻气薄,味甘而淡,气寒而凉。轻能走上,辛能散郁,甘能缓脾,凉能清心,寒能清热;荷梗味苦气平,中空体轻,生于水土之下,污秽之中,挺然独立,富有长养生发之气,故能去暑清热,理气宽胸,升发清阳(升发脾胃之气)。竹叶以清利为主,导热下行,令其从小便而解;荷梗以升清为要,以理气宽中,消胀除满,醒脾开胃。二药伍用,一升一降,相互为用,清心火,利小便,去暑湿,快胸膈,消胀除满,开胃增食之功增强。
主治
①夏日中暑诸症;②热性病由卫分转入气分,症见烦热、口渴、小便不利等;③小儿发热,小便短赤等症;④心热下移小肠,小便涩痛等;⑤湿热发黄诸症。
常用量
淡竹叶鲜品用15〜30克;干品取10〜15克。荷梗10〜50厘米。
相关经验
淡竹叶、荷梗伍用,为清热去暑佳品。临证之际,常与六一散参合,亦可与蕾香、佩兰合用。
相关偏方
小儿暑热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