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根 浮小麦


单用功效作用
麻黄根为麻黄科多年生草本状小灌木草麻黄Ephedrasinica Stapf.、木贼麻黄E.equisetina Bge.或中麻黄E.intermedia Schrenk et Mey.的根。味甘,性平。入心、肺经。本品功专止汗,因其性善行周身肌表,引药至卫分而固腠理是也。无论阳虚自汗,还是阴虚盗汗,均宜配伍使用。浮小麦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小麦Triticum aestioum L.未成熟的颖果。味甘,性凉。入心经。本品药性和平,甘能益气,凉可除热,入心经,益气除热而止汗,盖汗为心之液,养心退热,津液不为火扰,故自汗、盗汗可止,又治骨蒸虚热和一切虚汗等症。
麻黄根
固表止汗。用于自汗,盗汗。 用法用量:3~9g。外用适量,研粉撒扑。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敛肺止汗。 麻黄根图片
浮小麦
收涩、益气、解热、固表止汗。 补心,除虚热:浮小麦性凉可除热,味甘、咸可降燥并益气。据《本草纲目》记载,可有效补心气、除热、止烦。用于心烦意乱、烦躁不安、五脏烦热等症。 ...
配伍功能
麻黄根甘平止汗,浮小麦甘凉止汗。麻黄根入肺经,“肺合皮毛”,故可实表止汗。浮小麦入心经,“汗为心液”,故能益气清热,凉心止汗。又因浮小麦体质轻虚,其性升浮,能达皮腠而散其热,故又可止盗汗。二药伍用,相互促进,益气养心、清热凉气、固表止汗益彰。
主治
①体虚多汗,自汗诸症;②阴虚有热,盗汗等证。
常用量
麻黄根6〜10克;浮小麦10〜30克。
相关经验
麻黄根、浮小麦为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牡蛎散。主治:体虚卫外不固,自汗出,夜卧更甚,心悸,短气烦倦。盖麻黄根专入肺经,能益肺气,固卫气,敛肌腠,塞毛窍,为固表止汗之良药;浮小麦专入心经,益心气,敛心液,固皮毛,实腠理,为养心止汗、固表实卫的佳品。二药参合,肺、心兼顾,敛汗固表之力倍增。若出汗过多者,宜与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伍用,其效更彰。
相关偏方
自汗、盗汗。
自汗、盗汗。
养心益气,除热敛汗。适用于盗汗、自汗。
相关茶方
益气固表,敛汗止汗,适用于自汗、盗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