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茅根 白茅花


单用功效作用
白茅根。白茅花为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P.Beauv.var.major(Nees)C.E.Hubb.的花穗。味甘,性凉,色白质轻主升,入肺经。能清热止血,用于治疗吐血、衄血、咯血、牙龈出血等症。外敷可治创伤出血。
白茅根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湿热黄疸,水肿尿少,热淋涩痛。 用法用量:9~30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
白茅花
止血,定痛。
配伍功能
白茅根色白,其气能升能降,以降为主,专清血分之热,而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利尿消肿;白茅花色白、体轻,其气上行升散,以升为主,善清气分之热,以散热止血。二药伍用,一升一降,升降结合,一气一血,气血两清,清热散瘀、凉血止血之功增强。
主治
①血热妄行,以致吐血、衄血、咯血、牙龈出血等症;②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出血诸症。
常用量
白茅根10〜30克;白茅花4.5〜10克。
相关经验
白茅根、白茅花伍用,善治出血性病症。《本草正义》载广白茅根,寒凉而味甚甘,能清血分之热,而不伤于燥,又不黏腻,故凉血而不虑其积瘀,以主吐衄呕血。”《本经逢原》载:“白茅花色白轻虚,力能上升入肺,散热止衄。”二药参合,清热凉血、止血之力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