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 白芍


单用功效作用
附子。白芍。
附子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脘腹冷痛,肾阳虚衰,阳痿宫冷,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用法用量:3~15g,先煎,久煎。 ...
白芍
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用法用量:6~15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
配伍功能
附子辛甘大热,气雄性悍,入于气分,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络,上可益心脾之阳,下能补命门之火,故有斩关夺将之功,劫营夺阴之弊;白芍酸敛性寒,入于血分,有补虚和营,缓急止痛之功。二药伍用,一气一血,一肾一肝,一刚一柔,一燥一润,一走一守,刚柔相济,燮理阴阳,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调气血、理气机、调寒温、理虚实、散恶血、破坚积、开痹止痛之力益彰。
主治
①心痛,证属络道瘀滞,血脉不畅,受凉感寒即发者;②胃脘痛、腹痛,证属虚寒为患者;③胁痛,证属寒滞肝脉,络道瘀阻,胁肋疼痛,肝脾肿大者;④痛经,证属寒滞胞宫,经行不畅,经前腹痛,经至痛减,经色紫黯,夹杂血块;⑤痹证,证属寒湿为患者。
常用量
附子6〜10克;白芍10〜15克。
相关经验
附子、白芍伍用,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其中317条通脉汤加减方言: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此为阴盛格阳真寒假热证中附子配白芍的论述;318条四逆散加减方言:有腹中痛者加附子1枚。此为热郁于内、阳气不能外达证中附子配白芍的记载。笔者体会,炮附子可治一切寒证,不论小寒、大寒、虚寒、实寒均可选用。附子配白芍,有补偿制约效应,如真武汤温阳利水主用附子,但须配以白芍,附子毒性烈性,使全方祛邪而不伤正。附子用量多寡,由症状寒象的程度与舌色深浅而定,舌色浅者用量小,舌色深者用量大,舌色红者断不可用。一般用量6?10克,若超过15克者,宜先煎一小时为宜。
相关方剂
补气益血,温阳托毒。
补气血,益肝肾,祛风湿。
祛风散寒,舒筋活血,豁痰通络。
补气养血,温肾健脾。
驱风泻火,除痰利窍。
相关偏方
祛风散湿,温经散寒,舒筋活络,补益气血,强壮筋骨,通痹止痛。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
自觉腹部脐周有一积块,顶冲跳痛,腹痛畏冷,手足不温,苔白,脉沉迟。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各类头痛。
面肌痉挛。
相关食疗
疏肝理气。用于急性病毒性肝炎,表现为胁下隐痛、肝郁气滞、胸闷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