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核 荔枝核


单用功效作用
橘核又名橘米、橘仁,为芸香科植物福橘Citrus tangerina Hort.et Tanaka或朱橘C.erythrosa Tanaka等多种橘类的种子。味辛、苦,性平。入肝、肾经。本品既能行气散结,又能理气止痛,用于治疗小肠疝气、膀胱气痛、睾丸肿痛、腰痛、乳痈初起等症。荔枝核又名荔仁、大荔核,为无患子科常绿乔木植物荔枝树Litchi chinensis Sonn.的种子。味辛、苦,性温。入肝、肾经。本品走肝经血分,以行血中之气,能祛寒散滞、行气止痛,用于治疗肝经寒气凝滞引起的小肠疝气、睾丸肿痛,以及胃脘疼痛、妇女气滞血瘀、少腹刺痛等症。
橘核
理气,散结,止痛。用于疝气疼痛,睾丸肿痛,乳痈乳癣。 用法用量:3~9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可理气,散结,止痛;用于小腹疝...
荔枝核
行气散结,祛寒止痛。用于寒疝腹痛,睾丸肿痛。 用法用量:5~10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温中、理气、止痛、散寒、散结。 ...
配伍功能
橘核苦温沉降,入足厥阴肝经,功专行气、散结、止痛;荔枝核甘温,善走肝经血分,功擅行气、散寒、止痛。二药参合,专入肝经,直达少腹,祛寒止痛、散结消肿之功益彰。
主治
①小肠疝气、阴囊、睾丸肿痛等症;②气滞血瘀,少腹刺痛等症;③腹内包块,如慢性附件炎、卵巢囊肿、子宫肌瘤、输卵管积水等病症;④虚寒性痛经、带下等症;⑤乳腺增生。
常用量
橘核6〜10克;荔枝核6〜10克。
相关经验
橘核、荔枝核伍用,应用范围甚广,治小肠疝气,阴囊、睾丸肿痛者,习惯与炒小茴、吴茱萸合用;治气滞血瘀,胃脘疼痛,宜与高良姜、香附参合,治少腹疼痛,宜与香附、乌药参合。施师经验,橘核、荔枝核均以盐炙入药,意即令其专走下焦引药入肾,加强理气、疗疝、止痛的作用。?笔者近年来每遇妇女经前乳房胀痛、乳腺增生者常与逍遥散合方,疗效甚著。
相关方剂
散寒行气,消肿止痛。
相关偏方
睾丸鞘膜积液。
乳腺增生。
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用治受寒腹痛。
消坚破滞。用治小肠疝气所致之睾丸肿痛、偏坠。
相关食疗
适用于气血郁滞、冲任不通的不孕症。
行气散寒、散结止痛。适用于寒滞肝脉之疝气作痛者。
理气通经。适用于气血郁滞、冲任不通的不孕症。
将上5味加水适量,滤渣取汁取。日服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