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沙 夜明砂


单用功效作用
蚕沙。夜明砂为蝙蝠科动物蝙蝠Vespertilio superans Thomas等多种蝙蝠的干燥粪便。色黑如砂粒而得名。味辛,性寒。入肝经。本品为肝经血分药,能清肝热,散瘀血,消障翳,明眼目,用于治疗肝热目赤、白睛溢血、雀目、内外障翳、小儿麻疹后角膜软化、小儿疳积以虫积腹胀为主者。另外,也可治瘰疬、疟疾。
蚕沙
祛风除湿,活血定痛,和胃化湿。 1.祛除风湿(风湿痹证,风疹)用治风湿痹痛、肢体不遂。若风湿寒痹,骨节肿痛,常与羌活、独活等同用;若风湿热痹,肢节烦痛,则与防己、薏苡仁等配伍。本品...
夜明砂
清肝明目,散瘀消积。
配伍功能
晚蚕沙得蚕纯清之气,味辛宜通上窍,具有升清化浊、祛风除湿之功;夜明砂乃蝙蝠浊阴之气所凝,降多升少,入走肝经血分,善破积滞、消瘀血、清肝明目而令夜视明亮。二药参合,一升一降,一阴一阳,清血热、散血结、清肝热、降浊气,明目除障之力益彰。
主治
肝热目赤,头昏眼花,目生白翳等症。
常用量
蚕沙6〜10克;夜明沙6〜10克。同布包煎。
相关经验
晚蚕沙、夜明砂伍用,用于治疗夜盲症,内外障翳等症。风热较甚者,与防风、黄芩伍用,目内干涩者,与枸杞子、菊花参合,亦可与枸杞地黄丸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