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 知母


单用功效作用
黄芪。知母。
黄芪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
知母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6~12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
配伍功能
黄芪甘温,质轻升浮,补脾益肺,升阳举陷;知母苦寒,质润液浓,既升又降,养肺胃之液、润肾燥。二药伍用,一温一凉,温补凉润,相辅相成,而有益气、养阴、升阳之妙用。
主治
①恶性肿瘤,术后、放疗、化疗之后,证属气阴两虚,大气下陷者;②胃脘痛,证属气阴两虚者;③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④肺结核、肾结核,证属阴虚内热者;⑤慢性肾炎血尿,证属气阴两虚者。
常用量
黄芪10〜30克;知母10〜15克。
相关经验
黄芪、知母伍用,出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升陷汤。用于治疗大气下陷,呼吸短气,或努力呼吸似喘非喘等症。/张锡纯云:黄芪能补肺气,以益肾水之源,使气旺而自能生水,而知母又尤能滋肾中津液,俾阴阳不至偏胜,即肺脏调和而生水之功益著也。治气虚下陷,宜与升麻、柴胡伍用;治阳虚胃痛,宜与砂仁、蔻仁,或与高良姜、香附,或与丹参、赤芍配伍使用;治尿路结石,宜与海浮石、海金沙,或与鱼枕骨、瓦楞子,或与金钱草、海金沙伍用;治慢性肾炎尿血,宜与丹皮、丹参,或与生地、三七伍用。
相关方剂
清胃泻火,生津止渴。
通淋化石。
益气养血,通乳活络。
补气养阴,清退虚热。
益气生津,润燥止渴。
相关偏方
小儿暑热后期,气阴两伤者。
益气养阴,活血祛湿。适用于阴虚型类风湿关节炎。
温阳补肾,益气活血。适用于肾阳虚型类风湿节炎。
补气养阴,壮腰健肾,通经活络。适用于气阴两虚型类风湿关节炎。
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