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症状表现和固定方法

2016-05-14

老年人在健身时应加以注意,避免骨折的发生。一般来说,暴力直接作用于身体某部,如运动时跪倒在地面上易引起館骨骨折;在接触暴力较远的部位发生的骨折,如跌倒时用手撑地,可发生踝上骨折,肌肉强烈收缩,可以引起撕脱骨折或螺旋形骨折。所以,老年人在运动时,要掌握好身体重心,同时要注意运动场地的选择,以防被滑倒或绊倒。

骨折的症状表现和固定方法

骨折有时难以即时诊断,其明显症状是局部疼痛、肿胀、畸形、压痛和震痛等。

①因骨膜撕裂,肌肉痉挛而引起剧烈疼痛,活动时加剧。

②肿胀和皮下出血。

③骨折后肢体发生杠杆和支持作用,所以肢体多不能行走。

④因骨折端发生移位、重叠而变形,肢体会缩短或畸形。

⑤完全性骨折局部可以出现类似关节的活动,移动时可发生摩擦音。

⑥骨折断端有明显的压痛,有时在远离骨折断端轻轻捶击骨折部会发生震痛。

老年人发生骨折后应立即送医院治疗,并临时用夹板固定患肢,使肢体处在比较稳定和安静的状态中,从而减轻老年人的疼痛,并且避免在转运过程中增加疼痛和伤情。

当然,固定的时候,应当注意以下原则:

如有伤口出血,应先止血,再包扎伤口,然后固定;在没有把握的条件下禁止任何试图整复动作,应固定后送往医院;固定用的夹板长度和宽度要与骨折肢体相称,必须包括骨折部的上下两个关节;夹板不要直接接触皮肤,要用绷带缠住或用软纸包上;固定的松紧度要合适。

具体的固定方法如下:

1、锁骨骨折:用两个棉花垫置双腋下,将2条三角巾折成宽带,宽带绕过两肩前部,在后背做结,形成肩环,再用第三条三角巾折成宽带在背后穿过两环,拉紧做结。最后将上肢固定或用小悬带将患肢挂起。

2、肱骨骨折:用1~3块长短合适的夹板,放在伤臂的外侧、前面和后面,用两条绷带将骨折的上下部分绑好,然后再用小悬带将前臂挂在胸前,注意不要托肘,最后再用绷带把上肢固定于胸廓。

3、前臂骨折:用一块或两块长短相适宜的夹板放在伤肢的外侧及内侧,再用大悬带挂起。

4、股骨骨折:用三角巾数条(5~8条)折成宽带,分段放好;取长夹板2块,分别置于伤肢的内、外两侧,用三角巾固定夹板,在外侧做结。

5、髌骨骨折:患者取半坐位,一助手以双手托着伤肢大腿,急救者缓慢地将其小腿伸直,在腿后放一夹板(长度自大腿至足跟),夹板与腿之间垫棉花或软布,然后用三角巾于膝下和踝部固定。

6、小腿骨折:基本方法同股骨骨折。用2块夹板,分别放在小腿的内外侧,一块自外踝至大腿中部,一块自内踝至腹股沟,并用折成宽带的三角巾于膝下和踝部固定。

7、足部骨折:将鞋脱去,在小腿后面放一直角形夹板,用棉花垫好,然后用绷带或三角巾带固定于膝下、踝关节上及脚掌处。

最后,还想给大家介绍一下伤后怎么锻炼。

在骨折后1周内,局部练习应以肌肉的主动收缩为主。例如,固定的肢体肌肉可做静力性收缩,肢体末端手指或脚趾做自动活动。

骨折2~3周内,局部练习应以伤肢的上下关节自动伸屈练习为主。

骨折4~6周后,可拆去固定,进行伤肢上下关节自动向各个方向练习为主,逐步开始负重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