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的高温 老年人一个动作容易给心脑血管带来重创
中伏已过,多个地区35℃+的高温仍在继续,高温环境下,急诊室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增加了不少。研究显示,气温达到35℃以上,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就会上升。
高温环境下,之所以心脑血管疾病最易高发,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身体为了散热,会使体表的血管扩张,更多的血液循环到体表,心脏等器官的供血相对就少了;另一方面,气温升高,心跳、血流速度会加快,心肌耗氧量也会随之增加。
那么,老年人在高温天如何保护好心脑血管的健康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不要做“猛回头”的动作
夏季,人体容易出现血容量不足和血液粘稠度高的情况。一旦颈动脉内不稳定的斑块“受刺激”脱落,会给心脑血管带来重创,引发心梗、脑梗,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所以,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生活中不要有“猛回头”的动作,以免发生意外。
晨练时间别太早
数据显示,70%~80%的心脑血管病猝死发生在上午4~10点,这段时间被业内称为心脑血管病的“魔鬼时间”。所以,有心脑血管病史的老人,最好尽量避开早间时段锻炼。炎热天气下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尤其要少去温度高、湿度大、人口稠密的地方。
室内外温差不要太大
夏季炎热,很多老年人会选择开空调降温,但要注意,室内外的温差不要太大,以免突然出门到高温的环境中,温差的骤然变化,导致血管急剧收缩或扩张,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诱发心梗或脑梗。室外的温差以8℃为宜,并隔几个小时要开窗通风换气,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注意补充水分
高温天气,身体的水分会被大量蒸发,此时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以免导致血液浓度增加,血液变得黏稠,很容易突发心脑血管事件。每天的饮水量不要少于2000~2500毫升,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最好喝一杯水。
炎热的天气还容易使人心情烦躁,而情绪也是心脑血管发病的高危因素,如果老年人出现了头晕、乏力、胸闷、心悸等身体不适,最好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