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瘀滞证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2019-09-16
外伤瘀滞证,中医病证名。是指因外伤导致气滞血瘀,以患处紫黯、疼痛拒按为主症的病证。常见于筋瘤、精囊炎等疾病中。
病因
因外伤导致气滞血瘀所致。
临床表现
患处紫黯、疼痛拒按等。
症情分析
本证主要因外伤,如用力过度或闪挫扭损,或跌仆损伤,使脉络受损,致血液不能循其道而行,留于组织之间,又不能及时消散而形成瘀血,致局部紫暗斑块;瘀阻脉络,不通则痛,致疼痛拒按。
常用中药
针灸疗法
主穴取阿是穴,或依病位循经取穴。泻法,或点刺出血,或加拔罐。
其它疗法
凡是有症状的筋瘤,无手术禁忌证者都可手术治疗,以求根治。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曲张静脉剥离术。
常见病
1、筋瘤
症见青筋盘曲状若蚯蚓,颜色青紫,患肢固定性肿胀疼痛;舌有瘀点,脉细涩。治宜活血化瘀,和营消肿,方用活血散瘀汤加减。
2、精囊炎
症见阴部疼痛,精液暗红色或夹有血块,有阴部外伤史,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治宜活血止痛,祛瘀止血,方用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减。
预防调护
1、对于长期站立工作者或产妇,可适当加强下肢锻炼,配合按摩等以促进气血流通,改善症状。
2、筋瘤患者应经常用弹力护套或绷带外裹,防止外伤;并发湿疮者,应积极治疗,避免搔抓而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