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停胸胁证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2019-09-16
饮停胸胁证,中医病证名。是指水饮停积胸腔,以胸廓饱满,胸部胀闷或痛,咳嗽气喘,苔白滑,脉弦滑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常见于悬饮等疾病中。西医学的各种病因引起的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液等疾病中常可见到本证。
病因
多因中阳素虚,气不化水,水停为饮;或因外邪侵袭,肺通调水道失职,水液输布障碍,停聚为饮,流注胸腔而成。
临床表现
胸廓饱满,胸胁部胀闷或痛,咳嗽,气喘,呼吸、咳嗽或身体转侧时牵引胁痛,或有头目晕眩,舌苔白滑,脉沉弦。
症情分析
饮停胸胁,气机受阻,升降失司,故胸胁饱胀疼痛,气短息促;水饮停于胸腔,上迫于肺,肺失宣降,胸胁气机不利,故咳嗽、呼吸及身体转侧时牵引作痛;饮邪遏阻,清阳不升,故头目晕眩;水饮内停,故可见脉沉弦,苔白滑。
常用中药
针灸疗法
主穴取中渚、陷谷、阴陵泉、水分、肺俞、脾俞、肾俞。泻法,可灸。
常见病
悬饮
症见咳唾引痛,呼吸困难,咳逆喘促不能平卧,或仅能偏卧于停饮的一侧,病侧肋间胀满,甚则可见胸廓隆起,舌苔白腻,脉沉弦或弦滑。治宜泻肺逐饮,方用十枣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预防调护
平时避免风寒湿冷,注意保暖;饮食宜清淡,忌甘肥生冷之物;戒烟酒;注意劳逸适度,防止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