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钙化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2019-09-16

肝内钙化(intrahepaticcalcification)指在B超或CT图像上肝脏内出现类似结石一样的强回声或高密度影像。在20~50岁的人群多见,男女出现概率均等,一般为单个钙化灶,右肝多于左肝,很少同时出现左右肝钙化灶。

急诊(120)指征

1、患者突然出现腹部持续性绞痛,伴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等症状。

2、患者突发剧烈腹痛,伴烦躁、意识不清、呼吸表浅、皮肤湿冷发花等急症。

3、出现其他危及生命的病症。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门诊指征

1、患者常规体检B超发现肝脏内出现类似结石一样的强回声或高密度影像,伴腹部包块、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考虑肝血管瘤的可能。

2、患者常规体检于B超发现有肝内钙化,伴上腹部疼痛、寒战、发热、黄疸、肝大、压痛等症状,警惕肝内胆管结石的可能。

出现以上表现均须于肿瘤科、消化内科等门诊就医咨询。医生可能建议行血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腹部B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胆道子母镜、胆道镜检查、病理检查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均须及时就医。

症状起因

1、结石

如肝内胆管结石等

2、肝内慢性炎症或创伤

如慢性肝炎、肝脓肿等。

3、肿瘤

如肝血管瘤等。

4、其他

如肝内寄生虫病、先天发育异常。

临床表现

本病主要症状有上腹部痛、腹胀、食欲减退,或有急性胆管炎及慢性胆管梗阻症状。其他原因所致钙化点,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X线检查平片可见肝区钙化点。

检查

1、体格检查

(1)视诊

检查患者皮肤、巩膜是否出现黄染。

(2)触诊

检查患者肝脏是否肿大、有无包块、压痛。

2、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有贫血表现,红细胞沉降率常加快,多为肝结核。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多为肝脓肿。

(2)肝功能检查

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等,可发现的疾病有肝结核、慢性肝炎。

3、影像学检查

(1)腹部B超

是诊断和鉴别肝内钙化的首选检查,对判断肝内胆管结石有较重要的价值。

(2)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胆道子母镜、胆道镜检查

对肝内胆管结石有明确的诊断及治疗价值。

4、病理检查

肝脏组织活检是评估患者肝脏损害程度的金标准,对弥漫性或粟粒型病变诊断价值较大。

5、其他检查

肝穿刺有助于诊断肝脓肿类型。阿米巴肝脓肿可抽出巧克力色脓液,细菌性可抽出黄绿色或黄白色脓液,培养可获得致病菌。

诊断

根据病史、肝内钙化的典型表现及伴随症状,结合腹部B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胆道镜检查、病理检查等可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1、相似症状鉴别

(1)肝淀粉样变性

淀粉样变性又称淀粉样物质沉积症,为多种原因所诱导的以淀粉样变性的纤维蛋白为主要形式的淀粉样物质在血管壁及器官、组织细胞外沉积为特征的一种进行性、预后不良性疾病,肝淀粉样变性为全身性淀粉样变性的一部分。

(2)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是指由各种致病因子所致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导致肝内弥漫性细胞外基质过度沉淀的病理过程,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慢性肝脏疾病均可引起肝纤维化,其病因大致可分为感染性(慢性乙型、丙型和丁型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等),先天性代谢缺陷(肝豆状核变性、血色病、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及化学代谢缺陷(慢性酒精性肝病、慢性药物性肝病)及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肝汁性肝硬化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

2、病因鉴别

(1)肝血管瘤

是一种较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患者多无明显不适症状,当血管瘤增至5cm以上时,可出现腹部包块、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肝血管瘤破裂出血等症状。B超表现为稍高回声,呈低回声者多有网状结构,密度均匀,形态规则,界限清晰。

(2)慢性肝炎

是一类疾病的统称,早期症状轻微且缺乏特异性,呈波动性间歇性,甚至多年无任何症状。最常见的是容易疲劳和胃部不适。肝组织活检是评估患者肝脏损害程度的金标准,包括炎症分级与纤维化分期两个方面。B超检查可发现肝内钙化灶。

(3)肝内胆管结石

是指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各分支胆管内的结石。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寒战、发热、黄疸、肝大、压痛等,B超检查是肝内胆管结石诊断的首选方法。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胆道子母镜、胆道镜检查对肝内胆管结石有明确的诊断及治疗价值。

3、超声图像鉴别

(1)毛细血管壁及小血管壁的纤维化所致的强回声

典型的肝内钙化灶声像图,同时伴有胆道异常者,诊断一般不困难,肝内钙化灶呈伴有声影的强回声,但无近端小胆管阻塞扩张及胆汁淤滞,无伴行的门静脉,且多为孤立性存在。但对较小的强回声钙化点,应与毛细血管壁及小血管壁的纤维化所致的强回声鉴别,后者呈小等号样为对称性管壁的横断面,当操作者转动探头方向,可显示管腔的长轴,以资鉴别。

(2)其他

①肝圆韧带在横断面时表现为左叶内强回声团块,后方常伴声影。但作纵断面扫描时,显示为自门静脉左支矢状部向前下方延伸出肝的强回声带,周围无管壁回声和胆汁无回声,故不难鉴别。

②肝血管瘤、原发和转移性肝癌,可表现为高回声光团,但无声影,分布于肝实质,且CDFI可显示相应的血流特点。

③肝内胆管积气,有时易混淆,但胆道积气常多有胆道手术史,强回声光团的形态不稳定,边界不清晰,可随呼吸运动及体位改变而发生变化,并沿胆管向高处移动。可资鉴别。

治疗

明确诊断,找出病因,针对引起肝内钙化的原发病进行治疗。

1、肝血管瘤

目前肝血管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血管瘤切除术、血管瘤缝扎术、肝动脉结扎术、微波固化术、射频治疗、肝动脉栓塞术等。对于弥漫性的肝血管瘤,或者无法切除的巨大血管瘤,如肝功能失代偿或合并Kasabach-Merritt综合征,也可行肝移植治疗。

2、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的治疗包括多个方面,保肝、抗纤维化、抗病毒、去除病因、预防肝癌等,其中针对不同的病因并去除病因,是慢性肝炎治疗中最重要的原则。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定期体检复查,通常不需要治疗。

3、肝内胆管结石

(1)微创保肝取石术

微创保肝取石是在ERCP内镜基础上,采用十二指肠大乳头球囊扩张胆管出口,将ERCP内镜送入胆总管内,通过胆总管直达肝内胆管,通过肝内胆管球囊扩张肝内胆管,扩开肝内胆管内径,通畅取石通道,可以一次性彻底清除肝内胆管结石,手术全程在视频可视下内镜操作,无痛、无创伤、无出血,一次彻底治愈肝内胆管结石,保住正常的肝脏组织。

(2)手术治疗

手术的方法主要有高位胆管切开取石、胆肠内引流、消除肝内感染性病灶。

(3)残石的处理

一旦患者在术后经T管造影被发现有胆道残留结石时,可在窦道形成后拔除T管,经窦道插入胆道镜,在直视下用取石钳、网篮等取石。如结石过大可采用激光碎石、微爆破碎石或其他方法将残石碎裂成小块后再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