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郁化热证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2019-09-16

湿郁化热证,中医病证名。指多因湿邪内生、郁而化热所致病证。临床表现为低热,午后热甚,胸闷,身重,纳少,呕恶,口不渴,或饮入即吐,大便稀薄或黏滞不爽;或脂瘤合并感染,局部红、肿、热痛,苔黄,脉滑数等。常见于脂瘤、内伤发热等疾病中。

病因

多因湿邪内生、郁而化热所致。

临床表现

低热,午后热甚,胸闷,身重,纳少,呕恶,口不渴,或饮入即吐,大便稀薄或黏滞不爽;或脂瘤合并感染,局部红、肿、热痛,苔黄,脉滑数等。

症情分析

湿为阴邪,阴邪自旺于阴分,故与阴虚相似,以午后发热较甚;湿性氤氲黏腻,故发病缓慢,且难速已;湿邪阻滞气机,故见胸闷身重;湿踞中焦,故不思饮食,甚则Ⅱ区恶;湿停于内,故口不渴或饮入即吐;湿邪下趋,则大便多稀;湿与热合停滞肠中,亦可大便黏滞不爽。苔黄腻、脉濡数,为湿郁化热之征。

常用中药

杏仁、飞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薏仁、半夏

针灸疗法

针刺大椎、内关、间使等穴,或熏灸气海、关元、百会、神阙、足三里等穴。

常见病

1、脂瘤

症见脂瘤合并感染,局部红、肿、热痛。苔黄;脉滑数。治宜清热解毒利湿,方用五味消毒饮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2、内伤发热

症见低热,午后热甚,胸闷,身重,纳少,呕恶,口不渴,或饮入即吐,大便稀薄或黏滞不爽。苔白腻或黄腻,脉濡略数。治宜宣化畅中,利湿清热,方用三仁汤

预防调护

1、皮肤油腻及劳动场所多灰尘工作之人,应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

2、对内伤发热患者的住所,应注意避风、安静、寒温适度;内伤发热的患者常有自汗或盗汗,表卫大多不固,应注意避免兼感外邪;饮食宜清淡爽口、富于营养、易于消化、避免油腻荤腥。

转归预后

内伤发热大多迁延日久,病程缠绵,不容易在短时间内治愈。其中,阳虚发热之属于阴寒内盛、格阳于外、真寒假热者,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