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血瘀证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2019-09-16

外伤血瘀证,中医病证名。指多因外受创伤,身体局部血行不畅所致病证。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瘀血肿痛、出血,功能障碍。如头部外伤另可出现低热、头痛头晕、记忆力差、神志异常;胸部外伤,常伴有胸闷、胸痛;腹部外伤,常伴有腹痛、便血、尿血等。常见于附睾炎、肩周炎等疾病中。

病因

多因外受创伤,身体局部血行不畅所致。

临床表现

局部瘀血肿痛、出血,功能障碍。如头部外伤另可出现低热、头痛头晕、记忆力差、神志异常;胸部外伤,常伴有胸闷、胸痛;腹部外伤,常伴有腹痛、便血、尿血等。

症情分析

外伤所致局部气血瘀滞,故肿胀疼痛;血不循经,则出血;骨折筋伤,则功能障碍;瘀血留着于头部,清空受扰,则头痛头晕,神志异常;瘀血留着于胸部,胸阳不展,则胸闷胸痛;瘀血留着于腹部,气机郁滞则腹痛,血离而出,则便血,尿血。

常用中药

血竭乳香没药红花儿茶冰片、麝香、朱砂

针灸疗法

取合谷、太冲、阿是穴、外伤局部穴位等,毫针刺用泻法,阿是穴、外伤局部穴位可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可拔火罐。

常见病

1、附睾炎

症见有前阴外伤史,睾丸肿痛,局部有瘀斑或血肿或硬结,口干不欲饮。舌紫暗有瘀点,脉涩。治宜活血祛瘀通络,方用复元活血汤加减。

2、肩周炎

症见关节疼痛,刺痛为主,起病突然,局部肿胀,压痛明显,舌质紫暗有瘀点,苔白腻,脉弦涩或弦缓。治宜活血祛瘀止痛,方用桃红四物汤。

预防调护

附睾炎患者应平日注意保持阴部的卫生,以减少感染机会;留置导尿管时间不可过长,同时注意无菌操作;急性期卧床休息,兜起阴囊,冷敷以减轻充血;饮食清淡,多吃水果蔬菜,忌烟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