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转移淋巴要如何治疗
甲状腺癌转移淋巴要如何治疗:
如果甲状腺癌转移到淋巴结,则需要进行的就是手术干预、手术治疗。
具体治疗方案主要是淋巴结转移的位置、淋巴结的大小以及数量来决定的。目前采用的主要是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和侧颈淋巴结清扫。侧颈淋巴结清扫又叫做多功能保留颈淋巴结清扫术。中央区是甲状腺癌最先转移的一个区域,也叫做前哨淋巴结。中央区是指颈前带状肌所覆盖的区域,因此甲状腺癌的患者应该首选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当患者发生侧颈淋巴结有转移的时候,应该采取的是多功能保留颈淋巴结清扫术,同时在术后要辅助于碘131的一个治疗。最后就是当肿瘤较大,侵袭性较强,已经通过淋巴系统转移到其他的邻近器官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行一期手术治疗,或者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治疗方案。
甲状腺癌转移淋巴要如何治疗相关阅读
降钙素高一定是癌症吗
降钙素高一定是癌症吗?提到降钙素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降钙素是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它的主要作用就是防止钙质脱失,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骨质疏松、高钙血症以及高钙危象等的治疗,那么,降钙素高一定是癌症吗?
降钙素高不一定就是癌症的发生,有可能是存在感染、内分泌综合征、骨病、肾脏疾病、嗜铬细胞瘤等疾病,也有可能是正常或检测误差。患者此时需要注重复查,如果还是较高的话,应考虑做其他相关检查。
当降钙素因某种原因升高时,可使肾脏对钙的排泄量增加,降低血钙浓度。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甲状腺肿的一种。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甲状腺轻、中度弥漫性肿大,质软,无压痛。极少数明显肿大者可出现压迫症状,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刺激性咳嗽等。胸骨后甲状腺肿可有食管或上腔静脉受压症状。
降钙素水平增高的病因
当甲状腺髓样癌变时,病人的血清降钙素浓度升高,血钙浓度降低。孕妇和儿童因骨骼生长,血清降钙素水平增高,妇女停经以后血清降钙素水平下降。肾功能不全时和肺癌时血清降钙素水平可有明显升高,还可作为肺癌等恶性肿瘤的活动性指标。
降钙素如果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势必会导致低钙血症。长期的低钙血症就会刺激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进而形成甲旁亢,并有可能导致甲状旁腺腺瘤。所以对于降钙素高这种情况,需要积极的进行治疗和控制。
甲状腺癌基因检测有用吗
甲状腺癌基因检测有用吗?甲状腺癌的出现,给患者乃至整个家庭造成的伤害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虽然目前的医学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防癌措施也普及广泛,但还是有狠多人承受着来自癌症的巨大折磨,那么,对于甲状腺癌这种疾病,基因检测有用吗?
甲状腺癌的术前诊断主要依赖针吸细胞学检查(FNA),但有部分患者通过细胞学检查确诊存在困难,甲状腺癌相关基因的检测,随着分子检测技术发展,对于一些诊断比较困难的穿刺或手术切除组织,综合BRAF,RET/PTC和PAX8/PPAR基因的检查结果,可准确区分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滤泡癌。
甲状腺癌基因检测的意义见下:
1. BRAF基因突变和RET/PTC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有较好特异性,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整体的BRAF突变阳性率约为45%。如果细胞学检查结果不典型或难确诊,但BRAF突变阳性,几乎就可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
2.对于BRAF突变阳性者,90%的伴有V600E重组,常与甲状腺肿瘤侵袭,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等肿瘤进展有关。最新研究表明此类患者预后也相对较差,同时对碘-131的治疗反应性较差。这主要是由于BRAF突变使碘-131无法进入肿瘤细胞所致。另外,值得鼓舞的是,针对BRAF等基因突变的分子靶向药物如维罗非尼(vemurafenib)为晚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
3.Ras基因突变虽对乳头状癌和滤泡癌并非特异,但是Ras突变通常有合并其他类型的变异,因此同样有临床意义。如果细胞学检查为“滤泡性病变同时伴Ras突变阳性”,则提示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亚型或甲状腺腺瘤,而后者更多处于腺瘤向甲状腺滤泡癌的转变阶段。
基因突变检测就是早期诊断的金标准,可以早期发现无症状的突变基因携带者。当然是否需要预防性切除,还应结合相关生化指标,比如降钙素水平。毕竟甲状腺切除后,甲状腺的功能就没有了,会引起甲状腺功能低下等问题。
髓样癌能治好吗
髓样癌能治好吗?癌症的种类五花八门,各式各样,它的发病范围比较广泛,可以出现在我们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髓样癌易高发于30~60岁之间的女性群体,是甲状腺癌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后果不堪设想,那么,髓样癌能治好吗?有哪些临床表现?
甲状腺髓样癌的临床表现:
1.单侧或双侧甲状腺肿块:SMTC多表现为单发甲状腺肿瘤;遗传性MTC多表现双侧甲状腺多中心肿瘤;
2.呼吸不畅、吞咽困难:为肿块大,压迫气管、食管所致;
3.颈侧区肿块:为肿大的区域转移淋巴结,常见的转移部位有颈中央组及外侧淋巴结,临床医师可触及肿块的MTC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在75%以上;
4.声音嘶哑:为肿瘤侵犯喉返神经所致;
5.手足抽搐,为降钙素引起血钙降低所致;
6.面部潮红、心悸、腹泻、消瘦等类癌综合征:在肝脏广泛转移病人中易见,为肿瘤细胞分泌的各种肽类及肽类激素所致;
7.肝、肺、骨转移:肿瘤侵犯血管,发生远处转移,高达15%患者有远隔部位转移,为MTC病人主要死因。
髓样癌想要彻底根治凭借目前的医学技术还不能做到,但是只要积极进行治疗10年生存率平均在50-90%以上,所以说生存的几率还是非常大的。尤其是血降钙素水平增长缓慢,或水平降低的患者,或者有持续性血降钙素升高,但无影像学检查及临床的复发证据的病人,预后效果更好。
甲状腺乳头癌是癌症吗
甲状腺乳头癌是癌症吗?癌症的分类形形色色,多种多样,它可以发生在我们身体的任何部位,根据不同的发病部位命名的癌症就有上百种,仅仅一个甲状腺癌,就有很多的种类,甲状腺乳头癌在临床上也是比较多见的一种疾病,那么,甲状腺乳头癌是癌症吗?
甲状腺乳头状癌最常见,恶性度也最低。约占甲状腺癌的85%,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儿童或年轻(40岁前)女性,有些患者在儿童时期曾作过颈部x线治疗。由此可见,甲状腺乳头癌也属于甲状腺癌的一种。
该肿瘤生长缓慢,可在甲状腺内局限数年,病灶可经腺内淋巴管自原发部位扩散至腺体的其他部位和颈部淋巴结,也可局限数年,故易忽视其性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会受到激素、遗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如放射性、致甲状腺肿物质、碘缺乏等,此外,桥本甲状腺炎也可能导致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出现。
甲状腺乳头状癌首发症状为颈的部无痛性肿块,多数随吞咽上下移动,少部分有声嘶、吞咽困难及压迫感,少数先发现颈部转移淋巴结后找到甲状腺内原发灶,也有以颈部弥漫性肿大诊断为甲亢手术时发现的。近年来在健康体检时意外发现的甲状腺癌病例也不在少数。
手术切除是甲状腺乳头状癌首选治疗方法。根据甲状腺肿瘤病变情况选择一侧甲状腺叶加峡部切除或全甲状腺切除,根据颈淋巴结转移情况选择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或颈淋巴结清扫。不主张行甲状腺肿瘤摘除或甲状腺次全切除。定期随访有助于及时发现甲状腺癌复发病灶。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仍有完全治愈的机会。
甲状腺滤泡性腺瘤---甲状腺癌
甲状腺腺瘤是甲状腺最常见的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30~50岁居多,女性略多于男性,一般为单发性。临床表现主要为甲状腺包块,边界清楚,可略随吞咽而上下活动,若伴囊性变时则肿瘤则骤然增大。大体上肿瘤为圆形或椭圆形,包膜完整直径自数毫米至数厘米,偶尔可见体积巨大者。常见出血、坏死、纤维化、钙化、囊性变以及囊肿形成。
病理诊断甲状腺滤泡型癌时最大的困难是与滤泡型腺瘤鉴别。大体上, 滤泡癌与滤泡型腺瘤相似: 有一完整的、有明显增厚的包膜。显微镜下, 肿瘤呈小滤泡型或小梁型等组织结构以及相同的细胞形态,两者均可见到出血、坏死、梗死、分裂像。鉴别两者的要点是:包膜侵犯和血管浸润,两者必具其一。
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判断包膜侵犯和血管浸润则常常成为难题,判断标准往往不统一,易引起诊断上的困难。我们的体会是:
1.包膜侵犯:要看到肿瘤“切断”包膜的胶元纤维使之产生缺口。肿瘤包膜的胶元纤维不被“切断”的挤压、内陷、残留等,则不能作为包膜侵犯对待。
2.血管浸润:要具备两个条件:(1)包膜中或包膜外的血管;(2)血管中的肿瘤团块由血管内皮细胞包绕。血管侵润的标准之所以订在包膜中或包膜外血管是因为包膜内肿瘤中的血管内出现肿瘤团块是常见的现象,无预后意义。另外,真正的血管浸润,肿瘤团块的外围被血管内皮包绕,没有血管内皮包绕的血管中的肿瘤团块为人为假象所致。
由于滤泡型癌有血管浸润的特点(乳头状癌则以淋巴管浸润为主),因而,血管浸润比包膜侵犯更具有实际意义。
相关资讯
怎么鉴别良性甲状腺肿瘤和甲状腺癌: 针对于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的鉴别,主要根据以下几...
甲状腺癌转移淋巴要如何治疗: 如果甲状腺癌转移到淋巴结,则需要进行的就是手术干预...
甲状腺癌怎么确诊: 甲状腺癌的诊断主要是依赖于病史、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病史一...
甲状腺癌转移淋巴如何治疗: 甲状腺癌转移到淋巴结需要进行手术干预、手术治疗。目前...
甲状腺癌转移淋巴要如何治疗: 如果甲状腺癌转移到淋巴结,则需要进行的就是手术干预...
甲状腺癌是什么: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的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包...
甲状腺癌早期症状有哪些: 甲状腺癌在早期很难发现什么症状,大部分的甲状腺癌是在体...
甲状腺癌要如何治疗: 甲状腺癌的治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手术治疗,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