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阳吃什么好
小三阳吃什么好:
如果感染乙肝小三阳,首先要注意不喝酒,不要熬夜,也不要盲目采信一些偏方,吃一些可能对身体有害尤其是会导致肝损害的药物。
在饮食方面,一般来说要以营养健康,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不要吃过于辛辣刺激或者坚硬的食物,以免导致消化道的症状。要注意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比如新鲜的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维生素,瘦肉、鱼类、鸡蛋牛奶等含蛋白丰富,这样的食物都可以适当吃。但还要注意合理搭配,不要过量。要注意不要吃霉变和腌制的食物。
除了饮食作息调节之外,还要注意平时定期监测肝功能、腹部超声、乙肝病毒DNA等相关的指标。一旦有病毒活跃,肝功能受损的情况,要尽早的给予抗病毒和护肝等治疗。
小三阳吃什么好相关阅读
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所生子女如何接种乙肝疫苗
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推荐:“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 小时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12 小时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剂量应≥100 国际单位(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 微克重组酵母或20微克中国仓鼠卵母细胞 (CHO) 乙肝疫苗,在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肝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
也可在出生后12 h内先注射1针HBIG,1个月后再注射第2针HBIG,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10 微克重组酵母或20微克 CHO乙肝疫苗,间隔1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肝疫苗。”也就是说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所生子女除了和其他孩子一样需要接种乙肝疫苗外,还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这是为什么呢?
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大多数发生在母亲生育的过程中,胎儿因吞咽了含有乙肝病毒的母血、羊水、阴道分泌物,或因子宫收缩病毒渗漏过胎盘经脐带血进入胎儿的体内。乙肝免疫球蛋白是制做现成的乙肝抗体,可以“中和”并清除污染到婴儿体内的病毒。
因此要在新生儿出生后尽早注射。因为一旦病毒感染了肝细胞,并在肝细胞内“扎根”并“复制”时,乙肝免疫球蛋白就起不了作用了。但是,乙肝疫苗也和乙肝病毒一样可以被乙肝抗体“中和”掉,两者一起注射可相互减弱免疫效果。
如果同时注射,应选择不同的注射部位(对侧);也可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后接种乙肝疫苗,两者间隔2~6小时以上,甚至延迟到出生1个月后再接种第1针乙肝疫苗的,但因为容易漏种而不被推荐。
乙肝妈妈生二胎和以前有哪些不同
乙肝病毒高水平复制的母亲尽管新生儿接种了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仍有10%左右的新生儿阻断失败,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宫内感染。
宫内感染多发生于妊娠7个月以后,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数据显示,妊娠后期服用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或替诺福韦可以降低乙肝病毒高水平复制母亲所生新生儿的母婴阻断失败率,把母婴阻断成功率提高到95%~99%以上。
2015年,这一阻断措施正式写入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建议HBV DNA >2×106 IU/ml的HBV感染母亲可在妊娠24~28周服用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或替诺福韦加强母婴阻断。乙肝二孩时代,母婴阻断率更高了。
以前,为了提高乙肝母婴阻断率,医生往往建议乙肝妈妈的孩子出生后打两针乙肝免疫球蛋白,出生时打一针,出生后15~30天再打一针。经过许多临床试验,医生们发现,第二针乙肝免疫球蛋白起的作用不大,尤其是现在高病毒复制的母亲在孕期都服用了抗病毒药,乙肝母婴阻断率已经大大提高了,第二针乙肝免疫球蛋白显得更加多余。
因此,我国2015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建议乙肝妈妈所生新生儿只需要在出生12小时内注射1针100单位或200单位的免疫球蛋白,以免影响其他疫苗的接种。这样一来,乙肝二孩时代的妈妈们可以安心坐月子,不用带着未满月的孩子到医院打针了。
以前,乙肝妈妈特别害怕自然分娩,害怕一阵阵的宫缩,导致孩子感染。而且,反正只能生一个,导致乙肝妈妈选择剖宫产分娩的特别多。其实,近些年来的实践证明,剖宫产和自然分娩的乙肝母婴阻断率无明显差异。
有了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有了抗病毒药物,剖宫产在乙肝母婴阻断中没有发挥任何作用,而且还影响了二孩生育。近年来,我院妇产科的剖宫产率已经从10年前的70%下降到现在的30%左右了。二孩时代,更多自然分娩的妈妈可以安全地生育二胎了!
乙型肝炎患者如何选择干扰素
干扰素有许多亚型,主要分为α、β和γ三大类型。以往的研究发现,干扰素β进入血液中稳定性差、易被灭活,干扰素γ疗效不如α和β,因此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的干扰素主要是干扰素α-2b、干扰素α-1b和干扰素α -2a 。
这三种干扰素的效果基本相似,但中国人的白细胞经病毒刺激后诱生的干扰素中最主要的亚型是α-1b,其次是干扰素α-2(包括2b、2a )。因此从理论上讲,干扰素α-1b更接近中国人的自然状况,使用干扰素治疗后不良反应较少,且产生干扰素抗体的几率也更小。
干扰素还分为普通干扰素和长效干扰素(即:聚乙二醇干扰素)。聚乙二醇干扰素是将干扰素α与聚乙二醇分子连接起来,使聚乙二醇分子在干扰素分子外面形成一个分子屏障,降低了干扰素的免疫原性,保护了它进入体内后免受酶的分解,半衰期延长至40~100小时(普通干扰素半衰期仅为4小时),因此可以每周1次给药,故称之为长效干扰素。
这种干扰素剂型可保持血液中有较稳定的高浓度干扰素水平,提高了疗效(比普通干扰素的疗效大约提高10%左右),同时也减少了病人的注射次数,从而提高了病人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目前上市的长效干扰素也有两种剂型:聚乙二醇干扰素α -2a 注射液(派罗欣)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佩乐能)。两者比较,佩乐能注射后发热较派罗欣常见,但由于其血浆半衰期比派罗欣稍短,故对骨髓系统的抑制较派罗欣轻,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低于派罗欣。因此,发热较重者可选用派罗欣,白细胞较低者可选用佩乐能。
另外建议使用干扰素治疗的病人小量购买,千万不要图便宜大量批发。先购买1周的药量,可先从300万单位的剂量用起,如发热症状轻,其他不良反应也不明显,再按月购买或增加剂量。长效干扰素可先购买1支,注射后可以耐受的患者再继续购买。这样,一旦需要停药或更改剂量,也可避免一定的经济损失。
乙肝孕妈妈肝炎急性发作怎么办
怀孕后孕妇体内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尤其是内分泌的变化,可能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升高,肝脏负担加重。大约有25%的乙肝病毒感染者在孕期HBV DNA水平增高,大约有10%的e抗原阳性母亲在怀孕期间出现肝功能异常。
怀孕期间发生肝功能异常可以选择使用保肝药物治疗。由于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流行国家,以往在乙型和丙型肝炎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的时期,我国妊娠期肝功能异常是很常见的。当肝功能异常时,我国医生多用传统的保肝降酶药物治疗,积累了较多的临床经验。
但从疗效角度上看,这些保肝降酶药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对病毒无抑制作用,仅可以降低ALT或改善临床症状,部分患者无效,一些患者停药后ALT再次升高。从安全性角度上说,我国没有对这些保肝降酶药在妊娠期的安全性方面进行分级,只能参考药品说明书对妊娠期用药的提示和医生以往的经验对妊娠妇女进行治疗。
近年来,核苷(酸)类药物抗乙肝病毒的疗效已得到公认,尤其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对这些药物在妊娠期安全性的分级,使其在妊娠期安全性方面比我国的保肝降酶药更加明确。
对于妊娠期肝功能异常的母亲,从其本身的健康方面考虑,孕期或产后发生乙型肝炎急性发作的风险较高,大多需要抗病毒治疗;从母婴传播阻断方面考虑,发生肝功能异常的母亲大多为HBV DNA水平较高的乙肝病毒感染者,宫内感染的风险较大。
我国2015年10月刚刚更新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建议:“对于妊娠期间慢性乙型肝炎发作患者,ALT轻度升高可密切观察,肝脏病变较重者,在与患者充分沟通并权衡利弊后,可以使用替诺福韦酯或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
刚出生的婴儿乙肝核心抗体为什么会阳性
孕期母亲的胎盘对乙肝病毒的抗原和抗体有选择的通透性。在一般情况下,乙肝病毒的抗原和抗体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取决于3个因素:一是乙肝病毒的抗原和抗体的分子量大小,二是母亲乙肝病毒的感染状态,三是母亲体内乙肝病毒的抗原和抗体的量。
乙肝病毒抗体的分子量较小,容易透过胎盘,抗原的分子量较大,不容易透过胎盘。国内外许多研究结果都已经证实: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都属于抗体,都可以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新生儿出生后即可检测出这些抗体。
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分子量最大,最不容易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可部分透过胎盘。根据我们医院妇产科的研究数据,410例阻断成功的乙肝“大三阳”母亲所生后代中,出生时HBsAg的阳性率为11.0%,HBeAg的阳性率为34.9%,而抗HBc的阳性率几乎100%。
母亲感染乙肝病毒的状态也是决定乙肝病毒抗原和抗体透过胎盘的重新因素。新生儿HBeAg仅会出现在HBeAg阳性的乙肝“大三阳”母亲所生后代中,而HBeAg阴性的乙肝“小三阳”母亲所生后代无1例HBeAg阳性,但92.5%~100%的新生儿血清内可以检测到抗HBe。
同理,母亲体内的乙肝抗体也会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接种了乙肝疫苗的母亲所生孩子,出生时即可检测到抗HBs;而母亲体内的抗HBc也可以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无论其母亲是否为慢性乙肝病毒的感染者。也就是说,只要母亲体内存在抗HBc,新生儿体内就有可能检测出抗HBc,即使母亲为单抗HBc阳性(HBsAg阴性)者。
乙肝病毒的抗原和抗体是否可以透过胎盘,也与母亲体内乙肝病毒的抗原和抗体的量有关。母亲体内HBeAg水平越高,新生儿HBeAg阳性率也越高。抗体透过胎盘的情况也是一样的。
接种3针乙肝疫苗的母亲所生后代抗HBs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接种2针乙肝疫苗者;单抗HBc阳性(HBsAg阴性)母亲所生后代,由于母亲体内抗HBc水平较低,其后代出生后抗HBc阳性率也低于HBsAg母亲。
总之,新生儿出生时检测到抗HBc阳性最大可能是母亲有乙肝病毒感染,也可能为HBsAg阴性/抗HBc阳性母亲所生后代。但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母亲是否为乙肝病毒感染者,新生儿检测出抗HBc阳性都不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母亲不用为这一指标担心。
相关资讯
乙肝小三阳能生孩子吗: 慢性乙型肝炎按照HBeAg是否阳性分为大三阳与小三阳。 ...
乙肝小三阳能转阴吗: 乙肝小三阳能转阴吗?乙肝小三阳是有转阴可能性的,虽然目前没...
乙肝小三阳能治愈吗: 乙肝小三阳能治愈吗?乙肝小三阳是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一种,只...
肝炎小三阳是怎么回事: 肝炎小三阳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一类。小三阳是化验乙肝五项...
什么叫乙肝小三阳: 什么叫乙肝小三阳?乙肝小三阳是指在乙肝五项中乙肝表面抗原、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