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阳能转阴吗

2020-07-14

小三阳能转阴吗:
  小三阳指的就是乙肝小三阳,就是化验乙肝五项提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乙肝E抗体阳性和乙肝核心抗体阳性。转阴是指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或“乙肝病毒DNA”阴转,同时伴有“乙肝病毒E抗原阴转”,乙肝病毒完全清除。
  在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治疗当中,E抗原比较容易转为阴性,表面抗原较难转为阴性,或者需要较长时间。乙肝病毒DNA转阴是指机体内检测不到乙肝病毒DNA了。如果是一个急性乙肝病人,检测不到HBV-DNA,预示着病情好转,之后可能达成一个完全的治愈。
  而对于小三阳这样的慢性乙肝患者来说,由于其机体免疫功能的不断变化,HBV-DNA暂时检测不到也不能说明体内病毒清除彻底,可能是经过治疗,体内病毒数量少,不活跃。有可能在停药之后,病毒量还会上升。
  因此,对慢性乙肝来讲,转阴并非指体内不再有乙肝病毒,可能是病毒量少,出现了e抗原的血清转换以及乙肝病毒DNA比较低的情况。
  经过抗病毒治疗之后无论是否出现了转阴,乙肝小三阳病人平时注意休息好,不熬夜,不喝酒,每半年复查一次。如果没有肝功能指标等的异常,也没有不适症状,可以不需要治疗。



小三阳能转阴吗相关阅读


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能否一次使用两针

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推荐“剂量应≥100 IU”,而且从理论上讲用200 IU剂量的乙肝免疫球蛋白所产生的保护效果更好一些。但是,我国政府对乙肝妈妈所生宝宝免费提供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剂量都是100 IU。

因此,最近我收到两位乙肝妈妈的来信,问我能不能在出生时同时注射两针100 IU 剂量的乙肝免疫球蛋白,以达到200 IU的用量?从理论上讲,同时注射两针100 IU 剂量的乙肝免疫球蛋白等于注射了1针200 IU剂量的乙肝免疫球蛋白。

但是,我们不仅要考虑到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剂量,还要考虑到药物的规格。200 IU剂量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针剂一般是2 ml一支,而100 IU剂量的乙肝免疫球蛋白针剂有的是1 ml一支,也有的是2 ml一支。如果使用了两支2 ml一支100 IU剂量的乙肝免疫球蛋白,新生儿小小的注射部位一下子注射了4 ml的液体,肯定会形成较大的注射包块,很难吸收。

另外,两针药物同时注射也会增加注射污染的机会,如果是不同批号的两针药物同时注射也可能增加过敏反应和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的机会。因此不建议乙肝妈妈为了宝宝使用200 IU剂量的乙肝免疫球蛋白而同时注射两针100 IU 剂量的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妈妈产前“见红”会造成胎儿宫内感染吗

妊娠妇女在分娩前子宫颈口开始活动,使子宫颈口附近的胎膜与该处的子宫壁分离,毛细管破裂而经阴道排出少量血,并与宫颈管内的粘液相混而排出,这种阴道流出的血性粘液被人们称为“见红”。

见红一般是临产前的一个信号,一般在见红后24~48小时内就开始阵发性宫缩,进入分娩阶段。也有一些妈妈见红后几天甚至一周后才分娩。因此,见红是每个妇女在分娩前都会出现的症状。那么,见红会不会造成乙肝病毒的宫内感染呢?

大家可以看一看我国最近新发布的《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第1版)》。指南中有关“剖宫产分娩不能减少母婴传播”一段写道:既往认为,自然分娩时因子宫收缩“挤压”胎盘,促使母体内病毒进入胎儿,引起宫内感染,故而理论上剖宫产能减少HBV的母婴传播。

但近期的研究证明,慢性感染孕妇的新生儿经正规预防后,剖宫产与自然分娩的新生儿HBV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剖宫产并不能降低HBV的母婴传播。因此,不能以阻断HBV母婴传播为目的而选择剖宫产分娩。

在新生儿采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后,乙肝妈妈可以和其他母亲一样提倡阴道自然分娩,不必为母婴阻断实施剖宫产手术。大家想想看,阴道自然分娩的妈妈不可避免都会出现产前见红的症状。

如果见红会造成胎儿宫内感染,医生们不可能得出“剖宫产与自然分娩的新生儿HBV感染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的结果。所以,网络上所说的乙肝妈妈产前“见红”就会造成胎儿宫内感染是没有依据的,乙肝妈妈不要因为害怕见红而提前剖宫产。

什么是乙型肝炎的宫内感染

宫内感染是乙肝妈妈体内内的病毒透过胎盘传播给胎儿,使宝宝在妈妈子宫内就感染了乙肝病毒。产时感染是指围分娩期新生儿在分娩时吞咽了含有HBV的母血、羊水、阴道分泌物,或在分娩的过程中,因子宫收缩使胎盘绒毛血管破裂,致使少量母血渗漏入胎儿血循环引起婴儿感染HBV 。产后感染实际上属于HBV感染母亲和孩子的水平传播,主要是通过生活中密切接触传播。

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证明,在没有使用乙型肝炎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主动+被动联合免疫进行母婴阻断的情况下,产时感染占绝大多数,约为80%~85%;产后感染约10%~15%,产前宫内感染就母婴传播中最少见的传播方式,大约5%~10%。

目前的研究发现,宫内感染与母亲体内的HBV DNA水平有关。母亲血清HBV DNA>106拷贝/ml者,容易发生宫内感染。宫内感染多发生在妊娠第三期(孕28周)以后。高病毒复制的乙肝妈妈在妊娠第三期服用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或替诺福韦抗病毒治疗,降低体内乙肝病毒的复制水平可以明显减少宫内感染的机率。

对HBV宫内感染诊断指标尚未统一,因此无法准确判断新生儿感染的时间。目前普遍接受2001年第二届“阻断HBV母婴传播和乙型肝炎免疫与临床应用学术会议纪要”提出的HBV宫内感染定义:HBsAg(+)母亲的新生儿出生时从其外周静脉采血测到乙肝病毒复制标志物的存在,采用主动+被动联合免疫进行母婴阻断后无免疫效果者,乙肝病毒复制标志物持续阳性至少3 个月以上。

另外,也有人采用《乙型肝炎基础和临床》(第二版)中提出的诊断标准:HBsAg(+)母亲的新生儿出生时从其外周静脉采血测到乙肝病毒复制标志物或HBsAg;且在以后复查中,1月龄检测HBsAg 阳性为宫内感染的初筛诊断标准,6月龄检测HBsAg仍为阳性为确诊标准。

乙肝病毒会导致胎儿畸形吗

刚刚有一位准备生育的乙肝女孩给我来信,说网上有医生说乙肝病毒会导致胎儿畸形。她非常害怕,不敢生育。上面写着:“假如是早期妊娠怀孕头3个月得了急性病毒性乙肝,有可能引起胎儿畸形。乙肝病毒有可能通过胎盘感染胎儿,所以轻易引起染色体畸变。”别说这段话连语句都不通,就说这位医生的观点根本毫无依据。

医生应该怎样说话?应该怎样回答病人的问题?医生可以不知道,但不能不懂装懂,不能信口开河,不能毫无依据乱说。不懂装懂,信口开河,毫无依据乱说很有可能伤害病人、延误病情,也会失去病人的信任。

妊娠期HBV感染,无论是慢性感染还是急性感染,都不会导致胎儿在子宫内的发育异常,也不会增加先兆子痫的发生率。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不会引起胎儿畸形,但由于肝功能异常,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导致低体重儿和早产的发生率增加,甚至发生胎儿死亡。

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可以造成乙型肝炎的母-婴垂直传播,导致后代感染。但妊娠不同时期的母-婴垂直传播率不同。在新生儿没有实施乙肝疫苗免疫的情况下,妊娠早期和中期感染急性乙型肝炎,后代出生后的乙肝病毒感染率大约10%;但妊娠晚期感染急性乙型肝炎,后代乙肝病毒的感染率高达70%~100%。

乙肝治愈的新概念是什么

许多疾病在医学是上不可能或者是很难完全治愈的,乙型肝炎就是这样一种疾病。因此,医学上就出现了一个词:临床治愈(Clinical cure)。在上个世纪,还没有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的时候,对于因乙型肝炎而住院的患者,只要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在出院的病历首页上我们医生就会在“临床治愈”的选项上打个“√”。这例病人就算“临床治愈”了,不管他体内的病毒是否消失。

现在,随着干扰素及核苷(酸)类药物的广泛应用,乙肝病毒终于可以在药物的抑制下无法猖狂复制,甚至还可能从血液中消失。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定义乙型肝炎的治愈呢?

我国2015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定义:乙型肝炎的临床治愈是指“持续病毒学应答且HBsAg阴转或伴有抗-HBs阳转、ALT正常、肝组织学病变轻微或无病变。”这种临床治愈比上个世纪的临床治愈更进了一步,不仅要求肝功能恢复正常,而且还要求持续的HBV DNA检测不到。

近年来,国际上一些专家提出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愈的一些新概念:完全治愈、功能性治愈和部分治愈。

①完全治愈(Complete sterilizing cure或Absolute cure):是指患者在治疗后HBsAg检测不到,HBV DNA清除,包括cccDNA及整合DNA的清除。

但是,就目前现有治疗手段而言,HBV感染完全治愈尚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有研究显示,HBsAg消失10年后,约14%的患者肝脏中仍可检测出cccDNA。因此,可以解释一些HBsAg阴性、抗HBs阴性或阳性、抗HBc阳性的者(既往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者)在使用抗肿瘤药物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时发生的乙型肝炎再激活现象。

 ②功能性治愈(Functional cure):是指有限疗程停药后HBsAg消失,伴或不伴HBsAg血清学转换,血清中HBVDNA检测不到。

这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功能性治愈和我国2015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定义的乙型肝炎临床治愈是一致的。研究显示,经干扰素类药物或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后获得HBsAg消失或血清学转换的乙肝患者停药后疾病复发的风险低,肝细胞癌发生的风险显著降低。而且,HBsAg消失或血清学转换发生早的患者预后更好。

尽管目前的药物治疗可以达到这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功能性治愈”的比例都没有超过10%,但近几年各国指南都把这种“功能性治愈”作为一种最满意的乙型肝炎治疗目标。经过医生和病人的共同努力,确有一些病人达到了这一目标。

近些年来科学家们努力研制的一些新药,也是希望帮助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达到这一目标的。

③部分治愈(Partial cure):是指停药后血清HBV DNA持续检测不到,但血清HBsAg仍可检出。

这种“部分治愈”就是属于那些经过治疗后达到HBeAg血清学转换和持续HBV DNA检测不到几年以上,但HBsAg没有被清除,停药后没有复发的那些患者。这也是抗病毒治疗的目标之一。

小三阳 小三阳能转阴吗

相关资讯

乙肝小三阳能生孩子吗

乙肝小三阳能生孩子吗:   慢性乙型肝炎按照HBeAg是否阳性分为大三阳与小三阳。 ...

乙肝小三阳能转阴吗

乙肝小三阳能转阴吗:   乙肝小三阳能转阴吗?乙肝小三阳是有转阴可能性的,虽然目前没...

乙肝小三阳能治愈吗

乙肝小三阳能治愈吗:   乙肝小三阳能治愈吗?乙肝小三阳是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一种,只...

小三阳能转阴吗

小三阳能转阴吗:   小三阳指的就是乙肝小三阳,就是化验乙肝五项提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肝炎小三阳是怎么回事

肝炎小三阳是怎么回事:   肝炎小三阳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一类。小三阳是化验乙肝五项...

乙肝小三阳能转阴吗

乙肝小三阳能转阴吗:   乙肝小三阳能转阴吗?乙肝小三阳是有转阴可能性的,虽然目前没...

什么叫乙肝小三阳

什么叫乙肝小三阳:   什么叫乙肝小三阳?乙肝小三阳是指在乙肝五项中乙肝表面抗原、乙...

小三阳能转阴吗

小三阳能转阴吗:   小三阳指的就是乙肝小三阳,就是化验乙肝五项提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乙肝小三阳能转阴吗

乙肝小三阳能转阴吗:   乙肝小三阳能转阴吗?乙肝小三阳是有转阴可能性的,虽然目前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