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包大是怎么形成的

2020-07-14

胃包大的人腹部会有一个硬硬的鼓起,这是由于胃容量增大引起的。生活中不良的饮食习惯,或有消化不良、肠胃功能紊乱的情况,都会有胃包大的现象。还有一些人由于患有幽门梗阻、胃下垂等疾病,也会出现胃包大的现象。

许多人在观察自己的腹部时,会发现自己胃部的位置与他人不同,似乎鼓起了一个硬硬的、大大的包块,其实这就是所谓的胃包。胃包大对身体健康是有一定危害的,这类患者要积极进行调理,使胃容量慢慢变小。那胃包大是怎么形成的呢?
  一、胃包大是怎么形成的
  出现胃包代表患者的胃容量比较大,出现这种情况,与生活中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一些人会有暴饮暴食的习惯,久而久之,由于胃部扩张,可导致胃容量慢慢变大,也会导致胃口越来越大,摄入的食物越来越多,也不容易有饱腹感,同时胃排空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从而导致肥胖。
  此外,消化不良、肠胃功能紊乱的人也会有这种情况。除了以上原因,一些疾病的发生也会导致胃包增大,如幽门梗阻、胃下垂等,这类患者应积极治疗病因,缓解胃包大的情况。
  二、胃包大要注意什么
  1.注意饮食
  胃包大的人要控制好食物的摄入量,每餐尽量只吃到七分饱,平时可以适当吃一些蔬菜水果,不仅可以增强饱腹感,还可以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入。平时还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帮助促进肠胃的蠕动,减小胃包。胃包大的人平时要少吃肥肉,可以选择吃脂肪较少肉类,还要限制酒精的摄入。
  2.做腹部按摩
  想要减小胃包,平时还可以对腹部做顺时针的按摩,促进肠胃蠕动及脂肪的代谢。可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坚持一段时间会收到明显的效果。
  3.适当的运动
  运动对于减小胃包也有很大好处。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做一些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可以消耗身体的能量,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及肠胃蠕动,帮助减小胃包。



胃包大是怎么形成的相关阅读


胃病如何检查

胃病如何检查:
  胃病的患者可以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加以诊断。一般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就是体格检查。在消化性溃疡发作的时候,简图下可有局限性的压痛,缓解后无明显的体征;
  第二,就是辅助的检查,胃镜及黏膜活检。包括以下几点:
  一,胃镜是消化性溃疡诊断的首要方法,可用于确定溃疡有无病变,发生部位以及分梯,还可以鉴别良恶性。对发现出血的患者还可以进行镜下的止血治疗;
  二,就是X线的钡餐,适用于不愿意接受胃镜检查或者是不能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可用于了解胃的运动情况,但效果肯定不如胃镜好。而且X线钡餐检查对于诊断贲门失弛缓有一定的帮助;
  三,就是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因为幽门螺杆菌是造成消化性溃疡甚至胃病的主要原因。由此胃病的患者无论消化性溃疡处于活动期还是瘢痕期,都应该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测;
  四,就是粪便隐血实验,用于了解胃病是否造成出血的情况。

经常嗳气是怎么回事

经常嗳气是怎么回事:
  嗳气有主动嗳气和被动嗳气之分。被动嗳气大多发生在进餐的时候和进餐后不久,胃内过多的气体被胃蠕动挤压而嗳出。因为气体来源于胃内,所以被动嗳气又称之为胃源性嗳气,俗称为打饱嗝。每个人都有打嗝的体验,它是被动的,不受意志控制的。主动嗳气发生在非餐饮时段,因为某种不适感,而口微张开,做一个吞咽动作,将少许空气咽下,旋即嗳出,不适感立即得到缓解。因为咽下的气体还在食管里,没有进到胃里,又被嗳出,所以主动嗳气又称为食管源性嗳气,它是主动的,受意志控制,正所谓如鲠在喉,不吐不快。那么主动嗳气也是每个人都有的经历,偶尔嗳气,不算为过,频繁嗳气就属于一种疾病了。
  比如说过度嗳气综合征,而且频频嗳气,必定是主动的,属于心理性疾病,多因精神压力大或者是受到不良刺激诱发的。患者常主诉胸部憋闷感,或者是咽喉哽咽明显,甚至怀疑食管肿瘤,但进食吞咽并无梗阻,咽部检查或者胃镜检查也没有明显的发现。集中经历时嗳气自然消失,一旦想起来或者与人谈及不适时,嗳气又起来了,不嗳就觉得闷得慌。因为气流的冲击,几次嗳气过后,咽喉就会有点痛感不适,这反过来又加重患者的疑虑。在像医生叙述病情的时候,患者往往也是嗳气连连,当医生指出这是主动行为时,又能立即终止。

胃疼打嗝是什么原因

胃疼打嗝是什么原因:
  出现胃疼打嗝往往提示胃功能受损,或者出现了胃炎、胃溃疡等相关疾病。在慢性胃炎的患者当中,由于胃肠蠕动比较慢,胃内积气、胃内压力过高、胃排空减慢等相关的原因会出现胃痛、打嗝。胃内气体经口溢出,可以帮助降低胃内的压力,降低上腹部的不适感觉。但是也有些患者对胃内压力的不适感觉过于敏感,即使胃内压力不高,也会感觉到不适,主动进行嗳气的动作。
  因此在慢性胃炎患者中会反复出现嗳气、打嗝,这样就严重的影响生活,导致不适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调整饮食和生活起居,进食不要过快、过饱,油腻饮食也会抑制胃蠕动,减慢胃排空,引起打嗝嗳气的加重。所以饮食应该清淡好消化,避免加重胃肠负担。再有就是要保持良好的睡眠和放松的心态,才能让胃肠道运动协调,不至于动力紊乱。

胃火旺症状是什么

胃火旺症状是什么:
  胃火旺在中医上叫做胃热症,胃热症常常伴有消化快的症状,叫做消谷善饥,就是饿得快,进食量很大,但是很快就会被消化;同时伴有口臭以及便秘,舌苔红,舌质红,舌苔黄厚,肥胖的症状。缓解胃火旺的症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注意饮食,通过饮食来调理胃火旺,饮食一定要清淡,不要吃过于辛辣以及温热的食物。
  第二、可以通过中医对症的药物来调理胃火旺。
  第三、可以通过针灸的方法来清泄胃火,针灸清泻胃火最重要的一个穴位是内庭穴,内庭穴位于脚的拇趾和次趾之间。患者可以通过一些对症的清泻胃火的中药,以及针灸的方法来达到清泻胃火的作用。

蒲公英对胃有好处吗

蒲公英对胃有好处吗:
  蒲公英对胃的功效应该辨证的对待,蒲公英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如果患者有胃热的症状,比如有烧心,反酸,消谷善饥,便秘,以及舌红苔黄的症状,这类患者可以服用蒲公英进行调理。虚寒性体质的患者长期大剂量的吃蒲公英对身体是有害的,因为蒲公英的药性偏凉,长期吃会引起胃寒症。
  所以,如果患者不确定自己是否适合吃蒲公英,应该到正规的医院,根据医生的建议来决定是否服用蒲公英,这样对身体才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