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心梗患者一个药物套餐

2020-07-14

心肌梗死是常见的心内科急症,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心脏搭桥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不过,有相当部分患者由于不规范用药,导致术后病情不稳定,发生并发症甚至死亡。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盛力说,心梗后有个“药物套餐”。抗血小板药物。

抗血小板是心梗后治疗的重点,常用药物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这两种药物具有良好的拮抗血小板活性的作用,能够有效减少冠脉内血栓形成。一般心梗患者需要在术后联合服用这两种药物1~1.5年,若复查后病情不再发展,可停用氯吡格雷,同时继续服用阿司匹林。目前推荐,冠心病人没有再出血等不良反应时,应以每天一片的剂量终身使用阿司匹林。如果患者服用上述药物时发生出血,就应立即停止服药,可更换为新型抗血小板药物替格瑞洛,其出血发生率较传统药物大为降低。

调脂类药物。这是预防心梗再发的另一“利器”。不少心梗患者都有高血脂,应用调脂药物能够有效减少冠脉内斑块的形成。常用的有他汀类和贝特类等,均能有效降低坏的血脂成分,增加好的血脂成分。应用调脂药时,要定期检测肝肾功能,若无肝肾损伤或不能耐受的情况,原则上需要终身服用。

硝酸酯类药物。如单硝酸异山梨酯等,这类药物可扩张冠脉,减轻胸闷、胸痛,常在术后2月左右停药。若服用后头痛且不能耐受,则需立即停药。如果活动后偶尔有胸闷,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缓解症状。降血压、降心率药物。部分患者心率较快,可适量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减少心脏负荷。如同时患有高血压,应视血压水平选择适合的降压药物,常见为普利类或沙坦类。长期口服药物可为心梗患者带来不小的健康获益,并延长生命。尤其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和他汀类等调脂药,原则上是必须终身服用的,切忌随意停药。



给心梗患者一个药物套餐相关阅读


心肌梗死中医能治吗

心肌梗死中医能治吗: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以使用中药治疗,而且疗效非常好。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急性心肌梗死危险性比较大,所以就是在现代医学治疗的基础上,如果加入中药治疗就非常有帮助。
  比如部分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会出现心源性休克,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中药可以有效的提高生存率;对于某些病人,会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的时候,表现出气虚的症状,有的病人会表现为阳虚的症状,这种情况中药参与治疗会就对病人有极大的帮助。所以,稳定的心肌梗死患者,建议可以使用中医进行调理治疗。

心肌梗死的症状

心肌梗死的症状:
  心肌梗死是负责心脏血液供应的冠状动脉发生闭塞或栓塞,使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最终导致相应的心肌缺血及坏死。心肌梗死症状发展可较为迅速,病情危重,症状主要为胸痛,其特点如下:
  一、胸骨后或心前区为主,压迫样感觉,难以忍受,可向左肩、左臂或他处放射,疼痛可持续半小时以上,经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二、可合并呼吸困难、头晕、恶心、大汗,严重者出现意识丧失或者昏迷。
  三、部分患者胸痛症状不典型,可为腹痛、恶性呕吐、牙痛以及肩背部疼痛等表现。

心肌梗死的症状

心肌梗死的症状:
  心肌梗死是心脏的急诊,也是最常见的心脏病,同时也是现在致死的最主要原因。
  心肌梗死的症状主要就是疼痛。心肌梗死可以产生剧烈的胸痛。疼痛部位在胸骨后,可以放射到咽喉部、下颌部,甚至可以放射到左侧的手掌、手指,也可以放射到后背相对应的部位以及上腹部。胸痛的程度非常剧烈,病人可以产生濒死的感觉,出大汗,有的病人甚至头晕、目眩、呕吐,所以心肌梗死的症状非常严重。严重的时候患者可以产生晕厥、可以产生休克,有的病人甚至可以产生突发的死亡。

心肌梗死的治疗

心肌梗死的治疗:
  患者一旦怀疑有心肌梗死,一定要打120急救电话,然后在附近的医院就诊。
  医院的常规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果患者的症状十分紧急,首先要溶栓。如果医院有条件,直接可以进行冠状动脉的造影,进行紧急的手术治疗,来处理冠状动脉的血栓。心肌梗死患者越早治疗,心脏坏死的面积会越少;越早治疗,病人就越可能得到挽救。
  患者后续的治疗主要是以康复治疗、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的治疗、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ACEI的治疗、以及他汀类的治疗。患者需要在门诊进行随诊观察。

心肌梗死的护理

心肌梗死的护理:
  心肌梗死的护理,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住院以后,一般都要住CCU,进行全天候的监护。病人的饮食,一定要清淡,以流食为主。家属要注意病人的通便。因为大便和小便时候,病人的耗氧量会急剧加大,病人会突发心脏破裂、心肌梗死。患者在心肌梗死发生后的前几天,还是主张卧床休息,因为如果患者用力,可能加重心肌梗死,甚至可以导致猝死。
  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主要是术后病人长期饮食的注意,患者也要注意烟酒、体重,而且要按时服药,保持一定的运动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