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的人有什么表现

2020-07-14

自卑的人特别不自信,不敢表现自己;自卑的人还特别容易胆怯,遇到问题不敢开口请别人帮忙,不敢展示自己;自卑的人还容易害羞,变得越来越孤僻,总是垂头丧气,语言表达能力差,特别在意自己的形象等。

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和挫折,有些人常常会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因为经常面临失败的打击,所以就会变得越来越不自信,甚至出现自卑的心理。这是一种心理疾病,发现自己有异常表现时,需要及时调整。那么,自卑的人有什么表现呢?
  1、自卑的人特别不自信
  自卑的人最大的表现就是不自信,总害怕自己在别人面前丢脸,所以在活动中总是退缩,不敢表现自己。严重时会因为不自信而低头干事,不敢与身边的人对视。
  2、自卑的人容易胆怯
  自卑的人一般都比较胆小,即使遇到了什么问题也都是自己压着,不敢开口请别人帮忙。不敢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的才艺,朋友、同事推荐自己时也会极力的推脱。
  3、自卑的人比较害羞
  一般自卑心理比较严重的人也常常会特别的害羞,尤其是不敢进行个人的表现。如果这种症状比较严重,往往很难面对异性朋友,一和异性朋友交往就会手足无措。因为害羞,所以很难与他人达成一片,严重影响到正常的社交。
  4、自卑的人比较孤僻
  一般自卑心理严重的人都比较孤僻,喜欢独处,朋友很少,能交流的人更少,这样的人一般想问题总爱钻牛角尖。
  5、自卑的人总是垂头丧气
  一般自卑的人总会表现出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整天无精打采,总是拉着一张苦瓜脸,很难与他人交流,而且总觉得搞砸的事情都是因为自己的过失,有强烈的自责心。
  6、自卑的人表达差
  许多自卑的人不善于表达,因为自卑的人比较胆怯、容易害羞、孤僻等,所以在人前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可能会语无伦次。自卑严重时会让他们的语言越来越少,表达越来越不流畅,甚至出现自闭,影响到正常的生活。
  7、自卑的人在意自己的形象
  自卑的人特别害怕别人会嘲笑自己,所以特别在意自己的形象。如果怀疑身边的人在关注自己的某一方面形象,可能会想着逃离,把自己与外界隔离开。



自卑的人有什么表现相关阅读


如何战胜羞怯心理

羞怯,不仅影响人际交往,而且给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时间久了,还容易诱发心理障碍,影响心理健康。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羞怯缘于神经活动过分敏感和后来形成的消极性自我防御机制。一般情况下,过于内倾和抑郁气质的人往往习惯于内向活动,特别在大庭广众下不善于自我表露;自卑感较强和过分敏感的人也会在与人交往时,由于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显得缩头缩脚,吞吞吐吐,表现出不自在感。此外,幼时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及已有的挫折经历也会影响个体的交往,形成羞怯心理。

对如何战胜这一性格缺陷,心理学家们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1)增强自信。羞怯的最大根源在于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优点,总认为自己无能,害怕不能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实际上,“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要对自己有足够的自信,学会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增加交往的勇气,就会表现得更加出色,也会博得更多人的喜爱和肯定。如果总是把自己想得很糟糕,过低地评价自己,那么在交往过程中难免会变得迟疑、谨慎、紧张、不安,羞怯的性格即无法得到克服。

(2)不过多地计较别人的评论。但丁有句格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实际上,被人评论是件十分平常的事,不必过分在意。如果一味地害怕被人评头品足,往往会限制了自己的思维与手脚,结果越怕越不敢说,越不说越怕说,羞怯心理越来越严重。

(3)多争取锻炼机会。针对自己怕羞胆怯的心理,逐步培养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可以有计划地采取一些训练方法,增加自己锻炼的机会。如中心转移法,多向交流法,反向训练法等。

中年人为何感到活着很累

现在许多中年朋友都有一种感觉,都感到自己比别人活得累。其实,人到中年期,虽然生理上日益成熟,心理上也日趋稳定,控制自身的能力、承受压力的能力都有较大的提高,意志力比以前更强,感情也更加稳定。但由于年龄的增加,生理上更年期的出现,加上家庭、工作环境的变化,到中年后期,其心理特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是一个普遍心理现象。 为什么呢?因为中年期心理一般都有以下几个特征:

1、心理压力较大。一些人由于在中年前期劳逸结合得不好,或体育锻炼不够,加上工作和家务负担的加重,体质下降较快,出现了未老先衰的现象,各种慢性病相继出现。据对天津市近7万名中年知识分子的健康普查材料来看,患有各种疾病的人数占总受检人数的46%。体质下降、疾病增多,必然会影响人们的心理状态,增加心理压力,这是一些人进入更年期时情绪出现烦躁、忧郁、悲观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更年期男女生理上出现的障碍,反过来又会加重上述消极情绪,使心理不平衡的情况更加剧烈。因此中年期的生理保健应与心理保健并重。在对一些慢性病进行治疗时,应适当增加心理治疗的内容。

2、苦闷、烦恼增多。进入中年期的男女,工作条件和家庭生活都可能发生许多较大的变化,比如本人体弱多病,工作上面临退休;子女成年后,开始独立生活或组成新的小家庭,家庭结构发生变化等。这些变化会带来—系列的困难和不适应,也会给中年期男女带来许多烦恼和压力,处理不好会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产生心理上的疾病。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这方面的问题,也是中年期心理保健的一个难点。

3、易生抑郁、焦虑。由于进入更年期的男女,对正常的生理现象或偶然的生理变化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和科学的了解,自认为睡眠时间减少、食量下降、记忆力衰退是自己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并时常为此担忧,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疑病倾向,以致将自己的注意力陷入身体不适及苦恼的重围之中,进而对完成本职工作或接受新的任务,感到信心不足,对个人的前途容易滋生悲观的情绪。有些中年人,由于身患各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溃疡病等,思想包袱沉重,缺乏治疗的信心,容易产生焦虑和忧郁的情绪。

中年期,由于生理功能开始减退,相继出现与衰老有关的特征性变化,因此不少人感到工作能力下降,容易激动、烦躁、多愁善感、抑郁、多疑,这时正是中年人的“易损期”,稍有伤感的事情发生,就有可能引起激烈的情绪反应,或暴跳如雷,或涕泪俱下,或抑郁沉默……多数中年人力不从心之感越来越明显,有的由于多年职业劳动而致的伤残以及艰难岁月中遗留的顽疾,可以使人“未老先衰”,也使得某些中年期男女开始为防止老化而忧愁。


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方法

每一个人都渴望生活愉快,事业成功,首先就应该学会在面对挫折时,坦然接受,沉着应付,掌握并运用科学的方法使自己从困境中顺利的解脱,开始新的一天。

1.做好心理准备。对即将出现的事物应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做好迎接最坏结果的准备,这样就能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也就是说对自己要有一个恰当的认识,既不要估计过高,总是觉得"怀才不遇",也不要失去自信,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2.提高抗挫折能力。"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我们应该调整自己的观念,有意识地通过逆境来锻炼自己,使自己经得起各种风浪。我们还可以对社会、生活形成乐观豁达的认识,这样当我们发现理想和现实存在很大差距时,不致感到悲观和绝望,遇到挫折时不致对人生和社会失去信心。

3.增强自我调适能力。例如通过幽默、升华和补偿等,所谓"化悲痛为力量",把受挫折的情感和精力转移到有益的活动中去,把消极的情绪导向积极的方面,以保持情绪的稳定和心理的平衡。尤其不要在无伤大局的小事上顽固不化,对它们偶然也可以采取屈服的对策。

4.调整目标。多数挫折是由于我们所定的目标过高而引起的,这自然就会增加我们遭受挫折的可能性。有时虽然目标合理,但是由于个人主观努力不够,也会有暂时的挫折,这时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目标,循序渐进,给自己增加信心的同时,逐步实现最终的目标。

孩子的心灵需要及不适当行为

孩子的心灵是一个没有杂质的净地,他们的行为都是基于想满足自己某种单纯需要所致。但如果对他们的行为缺乏敏锐触觉,则可能引起不良的行为问题,每个孩子都有下列四种心理需要:

1.父母的爱护和关怀;

2.被接受、被尊重;

3.得到别人的赞赏;

4.在家里有地位。

有些孩子可以利用好的行为表现,来取悦父母得到赞赏,从而满足其心理需要;但有些孩子不能做到此点。当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以不适当的行为作为补偿。

四种不适当行为

第一种:引起注意。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注意,才会感到自己被父母重视。而当孩子不能从好的行为取得父母的注意,便会用不对的行为来达致目的。

第二种:争权力。像成年人一样,孩子觉得自己是重要的,需要得到别人尊重和接受。当孩子觉得父母用权力来支配自己,就会以反抗来表现自己的能力。父母愈是行使权威,孩子的反抗就愈大。

第三种:报复。孩子在与父母争权力的过程中,往往是失败者;便转用报复的行为来刺伤父母的心。孩子觉得这样才令父母知道他的重要。

第四种:自暴自弃。当孩子觉得自己全无价值,就连对抗和报复的勇气也失去,则会透过表现无能来逃避别人对他的要求。

过分保护、同情、控制和支配孩子,均是不尊重的行为。负责任的父母应以友善和严谨的态度,给予孩子选择自由,同时让孩子亲历此抉择的结果。

什么是催眠治疗

一、什么是催眠治疗

在各种心理治疗中,最为神秘的莫过于古老的催眠治疗。催眠治疗是催眠术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是众多心理治疗的方法之一。催眠,广义上指人类活动中与催眠现象有关的一切文化现象,包括巫术、气功、瑜伽、禅修、冥想、宗教、人体特异功能、各种神秘现象等。狭义的催眠是指催眠术实施的过程。被催眠和自我催眠是生物本能之一,生物通过催眠躲避危险、自我保全、维持健康、延续生命。催眠术是催眠师使被催眠者进入并保持于催眠状态特殊的方法,以实现预设目标,如治疗疾患、沟通情感、破译秘密、表演特技、开发潜能等。催眠状态是指催眠术中被催眠者进入的一种特殊意识状态。被催眠者受暗示性明显提高,能与催眠师保持密切的感应关系,会不加批判地接受其暗示指令;催眠师则能有计划地调控被催眠者的感受阈限和忍受阈限,使之呈现出清醒状态下不可思议的功能。

 二、催眠治疗的适用人群

催眠和睡眠之间的关系很密切,公众往往认为催眠就是“催人睡眠”,把催眠治疗当成治疗睡眠障碍的方法。实际上,催眠治疗的适应证远不限于睡眠障碍。催眠治疗师可以不用药物而治愈很多难治的疾病和障碍,包括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癔症等心理障碍,和睡眠障碍、进食障碍、性功能障碍、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慢性疲劳综合征等躯体障碍,以及厌学、冲动、口吃、各种成瘾行为、不良习惯等行为障碍。

 三、催眠治疗的操作技术

在催眠师的诱导下,接受催眠者的意识由清醒变得恍惚,进而如醉如痴,其身体或柔若无骨而瘫软在床,或坚如木石而足以载人。被催眠者对催眠师惟命是从,心无旁骛。催眠结束后,被催眠者由混沌状态逐渐恢复意识,似大梦初醒,对刚才发生的一切印象模糊,恍如隔世,通常的体会是:“像睡了一大觉,舒服极了!”

四、催眠治疗的注意事项

催眠师的任务是为人解除痛苦,带来放松和快乐,恢复身心健康,而不仅仅是帮助其睡眠。治疗前,催眠师与被催眠者都要相互信任,消除误解,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被催眠者要解除身心约束、排空大小便、妥善处理好随身物品。治疗中,被催眠者身体放松,呼吸平缓,精神集中,杂念减少,彻底进入全身心的休息状态。催眠实际上较睡眠更为有效,可以理解为一种事半功倍的休息方式。治疗结束后,催眠师要将被催眠者逐步唤醒,并与其讨论治疗体验。通常,很多人在治疗后感慨:“可惜时间过得太快了,意犹未尽,真不愿醒来啊!”

自卑

相关资讯

自卑感会让人变得好斗

我们身边总有这样的人:言语或行为上总是咄咄逼人,带有强烈的攻击性。其实这种攻击行为背...

自卑恐惧症怎么办

自卑恐惧症的患者总是处在对自我的不肯定以及自卑的情绪中,但是在生活中只有阳光自信才可...

自卑心理怎么办

自卑心理使人变得十分敏感,经不起任何刺激。一个人如果被自卑心理所笼罩,那么他的个人发...

别让自卑占据孩子的性格

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认为,人在生活中时刻都可能毕竟生自卑感,比如先天的,生理上的缺陷,...

自卑怎么办

对于自卑这个词,可能大多数人并不在意,觉得厉害的人那么多,难道自卑都不可以吗。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