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抑郁障碍怎么治疗

2020-07-14

重症抑郁障碍这种情况的出现,通常是需要借助药物来进行治疗的。倘若患者存在自杀的倾向,那么除了药物治疗之余,还需要使用一些物理治疗,比如电休克治疗就是其中的一种治疗方法。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患者的心理治疗,甚至还需要住院接受治疗,以确保患者安全。

现实生活之中,有很多患者因为种种原因,导致了重度抑郁症的发生,给患者带来了十分痛苦折磨,终日生活在一个郁郁寡欢的心理环境中,经常不苟言笑,心情继续抑郁。那么,这种重度抑郁症应该如何治疗?
  重症抑郁障碍顾名思义就是患者的抑郁症程度非常重。就目前而言,重症抑郁障碍的一线治疗主要就是药物治疗。另外,倘若是伴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则除了药物之外,还需要结合一些物理治疗,比如电休克治疗,同时还要加强心理治疗,甚至要住院治疗。
  重症抑郁障碍,是一种精神疾病。多数患者,首先接受抗抑郁药治疗。对于在消极悲观、情绪焦躁、睡眠障碍的情况下,有自杀想法或行为的患者,精神科临床评估为病危状态,需要住院治疗。早期抑郁症状严重,消极观念强烈,可以应用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当缓解症状,后期可进行规律的药物治疗。
  没有人确切地知道什么会导致严重抑郁症,尽管大多数专家认为此乃由于基因引发的大脑化学变化所致;有压力的事件,比如亲人的死亡,失业或离婚;或两者的组合;药物滥用和睡眠不好也可以起到务必的医疗条件的作用,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等,都有可能成为抑郁症的导致因素。
  抑郁症这种情况,可能是一种慢性疾病,据了解,患有一次抑郁症的患者,通常有50%的风险会患有另外一种情绪障碍,从而使得认识以及治疗重大抑郁症变得更加重要一些。超过80%的抑郁症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成功治疗。



重症抑郁障碍怎么治疗相关阅读


装笑也能治抑郁

美国一广告公司的部门经理工作一向很出色。有一天,他感到心情很差。但由于这天他要在开会时和客户见面谈话,所以不能有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神情表现。

于是,他在会议上笑容可掬,谈笑风生,装成心情愉快而又和蔼可亲的样子。令人惊奇的是,他的这种心情“装扮”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随后不久,他就发现自己不再抑郁不振了。

美国心理学家指出,在无意中采用了心理学的一项重要规律:装着有某种心情,模仿着某种心情,往往能帮助我们真的获得这种心情。

有些人通常在情绪低落的时候避不见人,直到这种心情消散为止。这么做果真是好办法吗?

多年来,心理学家都认为,除非人们能改变自己的情绪,否则通常不会改变行为。当然,情绪、行为的改变也不是说变就变、想变就变的“瞬间”现象,而是有一个心理变化的内在过程。心理学家的最新实验表明,一个人老是想像自己进入了某种情境,并感受某种情绪时,结果这种情绪十之八九果真会到来。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年龄、性别、职业、性格等因素的不同,情绪变化的程度和时间也不一样。情绪有了变化之后,伴随每一种情绪的外在表现,生理反应也会出现变化。

研究认为:一个故意装作愤怒的实验者,由于“角色”行为的潜移默化影响,他真的也会愤怒起来,表现在待人接物、言谈举止等方面;同时,他的心率和体温(心率和体温都是愤怒的生理反应指标)也会上升。

为了调控好情绪,不妨偶尔对自己的心情进行一番“乔装打扮”。

常吃洋快餐容易得抑郁

最近,根据Las Palmas de Gran Canaria大学和Granada大学的研究表明:消费洋快餐或批量烘焙的食物(甜甜圈、蛋糕、羊角面包)和增加抑郁的风险,存在着直接关系。研究表明:经常吃洋快餐的人,患抑郁的风险比极少或没有进食该类食品的人,要高出51%。请看【科学探索】揭秘:常吃洋快餐容易得抑郁!

该研究的负责人博士说:而且,两者的联系太紧密了,就是说“你吃得越多,越容易抑郁。”

结论还表明:受访对象中,那些吃洋快餐和批量烘焙食物最多的人,更可能单身、更缺乏活力,而且饮食习惯糟糕(水果、坚果、鱼、蔬菜和橄榄油摄入较少)。这些人当中,普遍存在吸烟和每星期工作超过45个小时的情况。

消费批量烘焙食物产生的后果也相当一致。说:“即使少量使用,也会极大增加抑郁的风险。”

本研究共采集了8964个样本,他们都属于阳光计划的一部分(纳瓦拉大学饮食和生活方式追踪计划)。这些受访对象以前都没有被诊断患有抑郁,也没有服用抗抑郁药品。他们被评估的时间段平均是6个月,而在这段时间里,493人被诊断出抑郁或者开始服用抗抑郁药品。

这项新数据进一步证明了2011年阳光计划的结果,当时的数据是:对12059个人进行了超过6个月的分析,共记录了657例新抑郁病例。此研究表明:洋快餐提高抑郁的风险是42%,这比目前研究的比例要低。

说:“尽管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从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角度出发,都应该控制摄入该类食品,

以往的研究表明:有些营养成分可以抗抑郁。这里面包括维他命B、omega-3脂肪酸和橄榄油。而一份全面健康的食谱就应该让人少患上抑郁。

小心冬季抑郁症来袭

冬季抑郁症,又称季节性情绪紊乱症、季节性情绪失调症(SAD),是指因天气的变化而产生的一种忧郁症效应。

什么是冬季抑郁症?

冬季忧郁症在冬季,室内工作的人群中40%的人会感到情绪低落,有早上起不来、午后犯困的消极状态,“不高兴”成为生活的常态,对朋友、家人、爱人也存在诸多抱怨。医学上把这称为“冬季忧郁症”。这种病是因天气变化而产生的一种情感障碍或情绪失调,多在冬季出现,隆冬时节表现得更为突出。

“冬季忧郁症”多见于20岁至30岁的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在女性病人中,尤其以性格内向者居多。发病主要与冬季日照时间短和天气变冷时人体内分泌变化有关。人脑的深处有一个称为松果体的腺体,对人体内的生物钟和睡眠节律有影响,冬季松果体分泌多,人就会出现精神倦怠、意志消沉等一系列症状。

孕期心情不美丽,小心冬季抑郁症!

天气越来越冷了,冬天,孕妈咪最容易出现的状况就是犯困犯懒想打盹,醒来的时候也很容易就生气抑郁心情不美丽,这或许跟季节有关!

1.孕妈咪本身就容易感觉疲劳

如果你要问孕妈咪在怀宝宝那段非常的日子里,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估计她最可能的回答是打盹。

这种情况在怀孕初期和怀孕最后三个月尤为明显。而这种让孕妈咪难以抵制的疲劳是非常自然的,同时也是个好迹象,说明你的机体在努力地工作着,在体内你有一支建筑队伍,日夜不停地在子宫里建造你孩子的生命支撑系统。

孕妈咪的这种疲惫是由胎儿引起的。脑部供氧越来越少,血压下降,正在长一种新的器官(胎盘),从汗腺到肾脏排泄系统工作加倍。另外,体内保留的液体正在使体重迅速增加。如果消化困难,就有可能患了低血糖。

2.秋冬季感觉疲劳也许跟季节有关系

除却上面的因素,我们也不能忽视特殊季节本身的因素。

秋冬季节,昼短夜长,人们接受的日照时间变少,这种变化下,人体脑内松果体分泌的褪黑激素增多,这种褪黑激素直接抑制脑内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合成。而"5-羟色胺"俗称叫"情绪的稳定剂",它的减少可直接或间接导致一部分人抑郁情绪的产生。

人体内的褪黑素和五羟色胺分泌失调,浓度不高,人就容易出现情绪与精神状态的紊乱。因为这种激素有调节人体内其他激素含量的“本领”。当它分泌多时,人体内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在血中的浓度降低,这两种能唤起细胞兴奋的激素减少,使得细胞兴奋性降低,变得不活跃,人就会处于抑制状态,情绪低沉,总感觉疲惫。

如果孕产妇以自我为中心、神经质、情绪不稳定、社交能力不良、姓格内向,再加上冬季本就是抑郁症高发的季节,那么发生孕产期抑郁的概率就会比较高。

抑郁症患者的自我修复

在治疗方法上,一般强调以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对于轻度、中度的患者而言,可以采取心理咨询与治疗,而对于严重的抑郁症而言,不仅强调尽早开展系统的药物治疗,而且最好是到精神科医院进行系统治疗。

除了接受医生的治疗以外,患者自己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以下的建议是专门研究抑郁症的专家为抑郁症患者提供的自疗指导,很有实用价值:

(1)千万不要给自己制订一些难以企及的目标,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现状,正视自己的病情,不要再担任一大堆职务,不要对很多事情大包大揽。

(2)可以将一件大的繁杂的工作分成若干小部分,根据事情轻重缓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切莫“逞能”,以免完不成工作而心灰意冷。

(3)尝试着多与人们接触和交往,不要自己独来独往。

(4)尽量多参加一些活动,尝试着做一些轻微的体育锻炼,看看电影、电视或听听音乐等。可以参加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社会活动,如讲演、参观、访问等,但不要太多。

(5)不要急躁,对自己的病不要着急,治病需要时间。

(6)病人在没有同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十分了解的人商量之前,不要做出重大的决定,如调换工作、结婚或离婚等。

(7)不妨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然后分析、认识它,哪些是消极的,属于抑郁症的表现,然后想办法摆脱它。

亲近大自然可助降低抑郁风险

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漫步大自然明显有利于精神健康,可帮助降低抑郁症患病风险。这一发现为缓解城市化对人精神健康的负面影响提供了一个途径。

随着城市化发展,包括抑郁症在内的精神疾病患病率明显增长。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在《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他们进行的这项新研究旨在探明接触大自然与精神疾病患病风险之间的关联。

研究人员让两组健康的研究对象散步一个半小时,一组是在长有橡树和灌木的草地上,另一组是在交通繁忙的城市道路上。在散步前后,研究人员测量了他们的心率和呼吸频率,并扫描了他们的大脑。

研究发现,自然环境下散步后大脑前额皮质区的神经活动减少了,而城市环境下的散步则没有这种效果。前额皮质区是抑郁性沉思时大脑最活跃的部位,这一区域的神经活动被认为与精神疾病患病风险有关。

研究人员说,这一发现说明亲近自然的确会对情绪调节产生影响,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大自然能让人心情愉快起来。

研究人员指出,城市规划者有必要认识到接触自然与精神健康之间的关系,在城市环境中保留一些自然区域,可能有利于居民的精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