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大小正常值

2020-07-14

胰腺大小正常值是临床上用于诊断胰腺炎及其他胰腺疾病的参考数值。

胰腺大小正常值的参考数值:长14~20c m、宽2~5c m、厚2cm。

胰腺为混合性分泌腺体,主要有外分泌和内分泌两大功能。它的外分泌主要成分是胰液,内含碱性的碳酸氢盐和各种消化酶,其功能是中和胃酸,消化糖、蛋白质和脂肪。内分泌主要成分是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其次是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肠血管活性肽、胃泌素等。

在检查胰腺时,有一些事项需要注意:

1、做腹部彩超检查,尤其肝、脾、胆、胰腺的彩超检查、肾上腺、双肾、腹部大血管、门静脉系统的彩超检查,都需要空腹。

2、检查时尽量穿宽松的衣服。



胰腺大小正常值相关阅读


胰腺炎的症状表现

很多的疾病都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所以各种各样的疾病都让人谈之色变。虽然现在人们都能够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但还是对很多疾病的症状不是特别了解。因为不了解疾病的症状,所以就会错过治疗这个疾病的最佳时机。胰腺炎对人体的影响是很大的,下面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胰腺炎的症状表现。

胰腺炎的症状表现
  患有胰腺炎的患者会出现上腹剧烈疼痛的感觉,而且这个腹痛多为持续性并且还伴有阵发加重。很多的患者都难以忍受这样的疼痛,而且普通的止痛药并不能够缓解这个疼痛。而且患者经常会出现休克,恶心呕吐等症状。所以在平时如果有这样的现象,那么就需要重视起来了,需要考虑下自己是不是患上了胰腺炎。如果不能确定最好是可以到正规的医院做一下检查来确定。

什么人容易患上胰腺炎
  如果在平时有暴饮暴食和过度酗酒的习惯,那么就很有可能会增加患上胰腺炎的几率。这是因为暴饮暴食和酗酒会刺激到胰腺,导致胰腺炎的出现。而且这个疾病是可以遗传的,所以跟家族因素也有很大的关系。高脂血症及高钙血症者患上胰腺炎的几率也要比平常人更大。另外如果平时的情绪一直比较低落,那么也有可能会让自己患上胰腺炎。所以在平时一定要注意。

胰腺炎的饮食禁忌
  胰腺炎是最怕暴饮暴食了,所以在平时一定要尽量的控制自己的饮食,在饮食方面最好是以清淡为主,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物。在病情严重的时候通常只能够吃流食,当病情好一些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添加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了,要补充所需的营养。

胰腺炎是什么病详解胰腺炎症状及治疗方法

想要享受生活的美好与挑战,那么就需要健康身体,但是现在因为人们生活压力大,没有办法得到释放,就会形成各种各样的疾病,而胰腺炎就是其中一种,但是很多人不了解胰腺炎是什么病?详解胰腺炎症状及治疗方法。

当身体里有急性炎症出现,还有细胞被破坏以后,会在不同程度上对邻近组织与脏器系统带来影响,这就是胰腺炎。它有不同的症状,具体如下:
  1、疼痛加剧,发作突然
  往往这种情况发生是非常突然的,就像刀割一样的疼痛,又或者是像绞着一样疼痛,会有持续性,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疼痛感会加重。在吃得太多,或是喝完酒以后,会经常出现这样的症状。尤其腹痛位置以上腹正中或上腹偏左为多。
  2、恶心呕吐
  当疾病发作时,会感觉到非常恶心,继而出现呕吐频繁出现,严重时还有可能吐出胆汁。坏死出血型呕吐缓解代之以明显腹胀。

3、发烧
  如果疾病属于普通型,那会有有中等度发烧,不伴寒战,会持续三到五天。坏死出血型发烧较高,持续不退,体温可以达到四十度左右,因此需要重视起来。了解了症状以后,接下就是治疗:
  一般治疗:
  在胰腺炎刚发生的时候,可以不用手术治疗,需要禁食,以避免鼻还有胃管受到太大压力。需要补充体液,避免休克症状发生,解痉止痛,营养支持等。

药物治疗:
  如果诊断非常明确的患者,早期时使用止痛药是可以的,同时也要选择解痉药。当胰腺炎病情加重时,就要选择抗生素治疗,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合理选择,以避免细菌感染。

手术治疗:
  胰腺炎诊断并不是很明确的时候,会有继发性的胰腺感染,同时还有合并胆道疾病,虽然有一段时间的支持治疗,但是效果并不好,反而出现恶化情况,这个时候就要考虑手术治疗。

得了胰腺炎怎么办

胰腺炎想必大家都有一些了解,这是疾病发作时,会腹痛难忍。同时还会伴随发烧,甚至恶心呕吐的情况,有的患者发病较急。需要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这样大家有必要对胰腺炎做一些了解。那么,下面大家共同来看看得了胰腺炎怎么办?

1.急性胰腺炎治疗
  (1)非手术治疗
  a、抗休克。对于重病患者若是已经发生休克,会发生大量体液渗出,这样循环量丧失百分之四十,则会发生低血容量休克,也是早期急性胰腺炎死亡的原因。
  b、禁食和胃肠减压。若是患者症状较轻,可以禁食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减轻腹胀发生,让胰腺休息。若是病情较为严重者,应该及时进行胃肠减压,将胃液抽出,让胰液分泌减少,可预防麻痹性肠梗。禁食期间应该予以输液处理,补充热量,做营养支持。
  c、解痉止痛。急性胰腺炎通常会引起剧烈的腹痛,此时需要根据疼痛程度的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止痛。

(2)手术治疗
  适应症:患者发生严重休克,腹膜炎蔓延、腹腔内渗液多以及消化道大出血等等;若是胆源性胰腺炎十分明确,或者已经合并胆源性败血症者等等需要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2.慢性胰腺炎治疗
  慢性胰腺炎患者需要选择外科,在选择手术方式时先要考虑的解剖因素,包括胰管梗阻的部位、胰管的直径以及是否存在局部包块等等。可以采取的手术方法主要有胰管纵行切开减压胰肠侧侧吻合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以及胰体尾或胰尾切除术等等。

总之,发现得了胰腺炎首先要选择一家正规的医院进行医治,特别是急性的胰腺炎,不能耽误,若是延误医治,可能会有丧命的危险。

如何检查脐周围褪色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是急性胰腺炎的一种类型,系由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病变继续发展所致,脐周围褪色是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体征之一,此型胰腺炎病情笃重,且发展急剧,并发症多,死亡率很高,那么,如何检查脐周围褪色呢?

1、症状

骤起上腹剧痛或在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治疗过程中出现高热,弥漫性腹膜炎,麻痹性肠梗阻,上腹部肿块,消化道出血,神经精神症状,休克。

2、体征

全腹膨隆,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少数患者因含有胰酶的血性渗液经腹膜后间隙渗至皮下,出现皮下脂肪坏死,两侧腹壁淤斑和脐周围褪色。

3、辅助检查

①血尿淀粉酶可有持续升高或因胰腺广泛坏死而不升高。血钙下降,其值小于1.74mmol/L(百分之7mg)则预后差。血糖增高,出现糖尿,血清高铁血红蛋白阳性。

②腹腔穿刺液血性混浊,淀粉酶、脂肪酶升高。

③B型超声检查可见胰腺肿大,内部光点反射稀少。CT显示胰腺弥漫性增大,外形不规则,边缘模糊,胰周间隙增宽。

必须与急性胃肠炎,溃疡病急性穿孔,胆石症急性胆囊炎,心肌梗塞,急性肠梗阻,肠系膜血管缺血性栓塞等相鉴别。

小儿急性胰腺炎比较少见,发病与胰液外溢入胰脉间质及其周围组织有关。现多认为与病毒感染、药物、胰分泌管阻塞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或暴饮暴食有关。至少半数以上是由腮腺炎病毒或上腹部钝伤引起,仍有百分之30病例找不到病因。有关资料认为急性胰腺炎有着急性微循环障碍的病理生理过程。

急性胰腺炎五般经过非手术疗效约3~7天后,症状消失,逐渐痊愈。出血型、坏死型胰腺炎则病情严重,病程较长,可因休克死亡,亦可形成局限性脓肿,并可后遗假性胰腺囊肿。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常被忽视的“新”疾病

一种通过药物治疗就可获痊愈的疾病,由于医生缺乏足够的认识,误诊为需要手术的疾病,实施了高风险的大手术,导致患者“人财两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虽然,医学的进步让这样的悲剧越来越少了,但由于对一些“新”疾病的漠然和寡知,这样的悲剧似乎还在一幕幕上演着,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就是这样一个常被忽视的“新”疾病。

 一、揭示“庐山”真面目

顾名思义,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与普通的胰腺炎不同,病因不是酒精损害、胰腺结石等因素,而是自身免疫功能异常。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可以独立存在,也常与干燥综合症等其它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相伴存在。独立存在的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偶有上腹部或后背部的轻度不适,常被忽略。病情发展到后期,则常因胰段胆总管狭窄导致进行性加重的无痛性黄疸。伴发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者,症状常以伴发病的症状为主。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有以下主要特点:

1. 早期诊断难度大

如上所述,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早期常无症状,或常被伴发症的症状掩盖,“早诊断、早治疗”有一定的困难。好在即便是在早期,胰腺也已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常呈弥漫性肿大。在超声检查如此普及的今天,只要人们对该症有足够的认识和警惕,能够对“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刨根问底,早期诊断还是有可能的。

2. 误诊误治比例高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虽然属于慢性胰腺炎的范畴,但它却“长”得更像胰腺癌,最特征性的病理改变是胰腺弥漫性肿大伴胰管不规则狭窄。当出现黄疸时,不但黄疸的发病特点像胰腺癌,各种影像学特征与胰腺癌也很像。临床资料统计,几乎所有的自身免疫性胰腺炎都有误诊为胰腺癌的经历,接受不必要的手术治疗者也不在少数。北美最近的一份总结报道显示,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良性肿瘤患者中,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占1/4。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误诊的第二种情况是把它当成普通的慢性胰腺炎。这种情况常常是影像学检查已经发现胰腺弥漫性肿大等病理改变,但由于缺乏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认识和警惕,错判为普通的慢性胰腺炎。

3. 激素治疗效果好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是一种用药物就能治好的病,每天接受小剂量的激素治疗,2-4个月后多能痊愈,而且复发的比例也不大。

二、被掩盖的“冰山”到底有多大?

我国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患者群到底有多大?我们不得而知,但能够肯定的是,我们只看到了“冰山一角”!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是一个近十年来才逐步被认识的“年轻”疾病,但从目前的资料不难推断,该证既不是只发生于某些地区或某些国域的地方病,也不是罕见的疾病。从报道的资料可以看出,大凡对该证认识深、研究多、警惕性高的国家,报道的数量就多,反之亦然。日本报道的数量多远高于其它国家,很可能是缘于他们对该病的认识较早,重视程度较高,漏诊较少。韩国于2002年始有报道,此后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不到两年就相继报道30余例。来自欧亚两洲的资料均显示,该症的发病率占慢性胰腺炎的5%左右。

日本和韩国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在该领域的落后和不足。我国与日韩两国人种相同,地缘相近,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发病率不应有太大的差别。从我国慢性胰腺炎的发病数量看,我国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的发病人数应在4位数以上,甚至接近5位数。令人吃惊的是,而我国报道的病例数总计还不足10例,这意味着我国绝大部分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被误诊和误治了。这实在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现实,亟待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