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动脉管径正常值
椎动脉管径正常值是体内基底动脉大小的数值,多用于颈椎病的诊断参考。
椎动脉管径正常值的参考范围:左侧平均值3.7mm,右侧为平均值3.4mm,双侧管径上下浮动不超过0.5mm。
椎动脉在锁骨下动脉第一段上壁发出,通过颈部横突孔,穿过枕骨大孔进入颅腔,在脑桥下缘,与对侧椎动脉联合形成基底动脉。如果椎动脉变窄,则会因为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眩晕,还会出现颈椎病的一般症状,比如颈痛,后枕部痛等,也会出现偏头疼、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对于椎动脉管径的测量,有一些事项需要注意:
1.检查前如刚做完剧烈运动,则需要先休息5-10分钟,等呼吸及心率相对平稳后再进行检查;
2.检查时需取下影响检查的颈部饰物,穿领口宽松的上衣。
椎动脉管径正常值相关阅读
低头屈颈打字对颈椎的危害有多大
对着电脑打字,是绝大多数办公族每天要做的主要工作,但是很多人不留意自己的打字姿势是否科学,结果给脊柱带来了极大伤害。其中,采取低头屈颈的姿势打字,对颈椎的危害最大。
我们知道,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是向前凸的,但是如果经常弯腰驼背对着电脑打字,颈椎就会逆反正常生理曲度,处于一个向后凸的弯曲状态。在这种情形下,颈椎椎体上的后纵韧带就会长期被牵拉,始终保持紧绷状态,从而造成颈部肌肉充血、肿胀等情况。长此以往,颈椎符合过度,就会引起椎管狭窄或者颈椎间盘突出,造成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
除此以外,长期采取低头的姿势打字,也会造成局部肌肉酸疼和劳损。因为当颈部肌肉处于紧张收缩状态时,肌肉里面血管的血流速度会变慢,而血液流速变慢,则会影响人体自身正常的代谢反应,使体内堆积的废物无法顺畅地排出,这样就会刺激到相关组织和神经,进而出现局部肌肉酸疼、劳损等症状。
我们常说“骨肉相连”,人体肌肉紧紧包裹在骨骼周围,就好比骨骼的保护屏障,一旦肌肉出了问题,骨骼的安全性也就没有保障了,容易受损。所以当颈部肌肉发生劳损后,颈椎受损也在劫难逃。
由此可见,打字姿势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对脊柱健康影响极大,所以当我们长时间工作在电脑前时,子时一定要正确,才能为身体带来更多舒适,减少各种脊柱隐患发生的可能。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打字资质才是最科学的呢?
首先要坐直身体,既不低头曲颈,也不半坐半躺,背部与椅面垂直,两脚自然平放在地上或脚垫上,大腿尽量保持与手臂平行的姿势。眼睛不要离电脑屏幕太近,以保护视力,身体与键盘的距离大约为20厘米,屏幕最上方应该比眼睛低,且屏幕距身体至少一个手臂的距离。打字时,两肩要放松,两肘轻轻夹于腋边,手、手腕及肘部应保持在一条直线上,任何一点都不应该弯曲。
另外,对着文稿打字时,眼睛要看文稿,不要紧盯着键盘。否则,交替看文稿和键盘,不仅容易使眼睛疲劳,打字速度减慢,而且会增加低头的频率,从而对颈椎造成一定损害。前边同样讲过,经常打字的人最好准备一个专用的纸稿夹,让纸稿与电脑屏幕高度基本一致,越少低头,对颈椎越好!
怎样睡觉可避免颈椎病
睡姿不正确,枕头选择不合适,不仅会影响睡眠质量,还会导致颈椎病。要想使人体彻底放松,进入休息状态,睡觉时必须维持颈椎的正常生理状态。
颈椎病的诱发因素非常多,主要分为先天和后天两大类。除了颈椎结构的先天发育畸形,大多数颈椎病都与后天因素有关。在诸多的后天因素中,长期劳损引起局部软组织疲劳,压迫神经血管慢慢引起血脉不通筋骨病变的情况尤其普遍。
随着电脑的普及,很多上班族和青少年热衷于上网、打游戏,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很容易造成肌肉劳损,加速颈椎退变。在临床案例中,颈型颈椎病在青少年中比例逐年增多,多是不良姿势和不合适的枕头引起。拍片看起来正常,但人总觉得脖子不舒服,这就是已经有了早期症状,中医里讲是经脉失养,西医就是肌肉劳损。这种情况好似拉长的橡皮筋,抻展过久就难以复原,从而形成病症。
要避免这种情况,除了经常起身活动和做保健操外,电脑桌椅的选择和摆放也需要特别注意。对经常伏案工作的人而言,长时间保持低头工作的姿势有违正常的颈椎生理曲度,不妨把电脑显示器稍微垫高一些,形成微微抬头看屏幕的姿势。老板椅看似舒适,久坐则对腰椎颈椎健康有隐患,使用简单硬实的木椅是更为合适的选择。
此外,吸烟酗酒也不利于颈椎健康。尤其是中老年人多患有高血压,血管弹性不好,抽烟会造成血管收缩,导致供血不足从而引起颈椎病中头晕等症状,而酗酒则会引起血管扩张,血容量不足,同样会导致颈椎不适。
除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枕头的选择上也别有讲究。人的一生中大约有1/3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作为颈椎的亲密伴侣,合适的枕头也对颈椎和脊柱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良的睡姿和枕头也易引起颈椎病变。
人体的脊柱从正面看是一条直线,但实际上是具有四个生理弯曲的曲线。传统的枕头会使颈椎悬空,若枕头过高将导致颈椎原本的生理弯度“消失”,过低又会造成头颈过度前屈,二者都会使颈周肌肉过度紧张,平衡失调,进而压迫或刺激颈部血管、神经和脊髓等,引发或加重颈椎病。选择枕头时,应根据个人颈部和肩膀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高度,偏胖的人可以选择稍高些的枕头,瘦的则应稍低一些。
人们在睡眠时多数不会始终保持同一种姿势,经常是仰卧和侧卧相互交替。当人体处于仰卧和侧卧不同睡姿时,对枕头的高度要求并不一样,仰卧时,要求枕头偏低;侧卧时,要求枕头偏高。
所以最好的设计应该是元宝形,“两头高中间凹”,无论仰卧还是侧卧,都能保证颈部被自然承托,维持颈椎自然向前的生理弯度。另外,对枕头填充物的选择也很重要,一个好的枕头填充物要软中带硬,这样的枕头能够保持住良好的正常形态和舒适性,有利于肌肉放松和血液循环。
颈部不适都是颈椎病吗
随着前几期对颈椎病的介绍,相信大家对颈椎病有了一些越来越多的认识,那么,颈部的不适就是颈椎病吗?
颈部不适困扰着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很多人都把这种不适归根于颈椎病。一些人由于治病心切,不经确诊就按颈椎病治疗,按摩、牵引、拔罐、刮痧,花大价钱购买各种保健器材,甚至直接寻求手术治疗。事实上颈部不适并不都是颈椎病。大多数只是颈部软组织劳损所致,只要让颈部得到充分休息便可以缓解,太过积极治疗,小病大治,冤枉钱不说,反而容易加重病情。现在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很多人一发现颈部酸疼就认定患了颈椎病。其实,引起颈部酸疼的原因很多,比如睡眠时头颈姿势不当、枕头垫得过高、软硬不当或高低不平、颈部外伤、颈部受风着凉等,当然也可能是早期颈椎病引起。大部分颈部和肩部的酸痛是由于肌肉疲劳所致,真正的颈椎病大多带有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双脚有踩棉感等症状。此外,有些人转头时颈椎经常发出响声,就判断自己得了颈椎病。其实,转头时之所以脖子会发出“咔咔”的响声,主要是因为颈部的韧带和骨骼发生摩擦所致,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颈椎病。
临床上很多来骨科看病的患者,颈椎拍片后发现并没有器质性问题,脊柱本身没有大问题。另外,就诊的年轻人中有30%~40%左右都有颈椎生理弧度的改变,正常颈椎有个前突,但当这个弧度变直以后,颈部的肌肉就被绷紧,由此也造成颈部不适。这些病人在主述症状的时候不会提到有上肢麻木的症状,而真正的颈椎病患者由于颈椎出现了问题,会对神经产生压迫,因此会有上肢麻木的症状,但是如果长期生理弧度改变使颈项肌绷紧反过来最终也将导致颈椎病。
在临床治疗颈椎病中经常可以碰到这样的例子,有不少患者虽然经过长期的治疗,却得不到理想的疗效,其共同特点是诊断不明,其中很多病人的症状并非由颈椎骨质增生引起,而是因为颈部软组织劳损所致。对这类病人如果治疗不当,不但没有疗效,而且病情会越来越严重。比如,适当地按摩可以缓解颈部肌肉及筋膜的紧张,减少颈部疼痛,但是如果按摩力量过大,时间过长,过于频繁,会导致软组织的进一步损伤,按摩以后,短时间内可能会感觉比较舒服,但很快会有新的发现。缓解颈部不适最有效的是要让颈部得到充分休息,颈部休息是颈部不适各种治疗措施的基础,是其他治疗措施所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如果首先在强调卧床休息的基础上,配合其他的治疗方法,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颈椎看病不查体,诊断颈椎病难可靠
颈椎病的诊断需要依赖病史、症状、体征(靠医生检查获得)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相结合,相互印证才能更加准确,如果仅仅几张片子就做出颈椎病的诊断既不可靠,也不负责任。医生常用的物理检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压痛点:椎旁或棘突压痛,压痛位置一般与受累节段相一致;
②颈椎活动范围:进行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活动的检查。神经根型颈椎病者颈部活动受限比较明显,而椎动脉型颈椎病者在某一方向活动时可出现眩晕;
③椎间孔挤压试验:让患者头向患侧倾斜,检查者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头顶部,右手握掌轻叩击左手臂背侧,如出现根性痛或麻木则为阳性。在神经根症状较重者则双手轻压头部即可出现疼痛、麻木表现或加剧;
④椎间孔分离试验:对疑有根性症状者,患者坐位,双手托住头部并向上牵引,如出现上肢疼痛麻木减轻者则为阳性;
⑤神经根牵拉试验:又称臂丛牵拉试验,患者坐位,头转向健侧,检查者一手抵住耳后部,一手握住手腕向相反方向牵拉,如出现肢体麻木或放射痛即为阳性;
⑥霍夫曼氏征:检查右手轻托患者之前臂,一手中示指夹住其中指,用拇指叩击中指指甲部,若出现阳性即四指屈曲反射,则说明颈部脊髓、神经损伤;
⑦旋颈试验又称椎动脉扭曲试验:病人坐位,做主动旋转颈部活动,反复几次。若出现呕吐或突然跌倒,即为试验阳性,提示为椎动脉型颈椎病;
⑧感觉障碍检查:皮肤感觉检查有助于了解病变的程度。不同部位出现的感觉障碍可确定病变颈椎的节段;疼痛一般在早期出现,麻木出现时已进入中期,感觉完全消失已处在病变的后期;
⑨肌力检查:颈椎病损伤神经根或脊髓者,肌力均下降,若失去神经支配则肌力可为零。根据各肌肉支配的神经不同可判断神经损伤的部位及节段。
颈椎病与颈椎骨质增生有哪些异同
相同点:颈椎病和颈椎骨质增生都属于颈部疾患,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当颈椎骨质增生的部分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而引起一系列症状时,即为颈椎病。而当各种因素使颈脊柱内力和外力的平衡失调,颈椎因力学代偿也可发生增生。
不同点:颈椎病又叫颈椎关节综合征,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性,周围骨质、小关节及软组织发生一系列病理改变,压迫或刺激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等组织而产生的一组临床综合病症。轻者头、颈、肩臂麻木痛,重者可致肢体酸软乏力,甚至二便失禁、瘫痪。
颈椎骨质增生是一种状态,表现为颈椎在生长、发育及其完成功能的过程中,某些部分失去正常的形态,出现异常。骨质增生的形式多种多样,因所在部位不同而各有其不同表现。增生程度轻或骨质增生不在关键部位时可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
总之,颈椎病是一个大概念,它包括颈部椎间盘病变、小关节紊乱、软组织损伤、骨质增生等一系列病变。而颈椎骨质增生只是颈椎病变的一种状态,当骨质增生轻微或不在关键部位时可不出现症状。但颈椎病和颈椎骨质增生二者关系又是密切的,有着相互包容相互影响的关系,所以临床上一些治疗颈椎病和颈椎骨质增生的方法可以互相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