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五项指标怎样算正常

2020-07-14

乙肝五项指标有一定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不过如果检查发现五项指标都显示为阴性,就可以说明身体状态正常,但体内也没有保护性抗体,需要及时注射疫苗。同时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其余阴性也说明身体健康。另外,乙肝表面抗体和核心抗体阳性也属于正常。

由于乙肝病毒的传染可能性比较高,很多人都担心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些不经意间受到感染。而为了能够确定是否患上乙肝,往往就需要到医院接受肝功能五项检查,此时就有必要了解一下正常指标,以便作出判断。那么乙肝五项指标怎样算正常呢?
  一、乙肝五项指标正常参考值
  在临床方面有针对于乙肝五项指标的正常参考值。其中乙肝表面抗原的参考范围为0-0.5ng/ml,表面抗体的范围为小于10mlu/ml。乙肝e抗原和e抗体的参考值分别为0-0.5PEIU/ml和0-1.5pei/ml。除此之外,还要对核心抗体含量进行检测,若处于0-0.9pei/ml之间就说明是阴性,超出即为阳性。
  二、乙肝五项指标怎样算正常
  五项全部阴性
  如果做乙肝五项检查,发现全部指标都处于参考值范围内,也就是显示为阴性。就说明目前没有感染乙肝病毒,检查结果也都是正常的。但是此时需要注意的是,该类人群体内并没有产生保护性抗体,也就是没有乙肝表面抗体,这时就极其容易受到乙肝病毒感染,故需要及时接种乙肝病毒,必要时可注射加强针。
  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其余阴性
  若检查结果显示只有乙肝表面抗体为阳性,而其余四项都处于正常参考值之内,则也表明身体是正常的。且这类人群对乙肝病毒具有一定抵抗能力,即便是接触到也会有较小感染可能性。不过为了安全考虑,最好进一步测定乙肝表面抗体含量,若低于100mlu/ml,则要再次接种疫苗。
  乙肝表面抗体和核心抗体阳性
  如果发现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和乙肝核心抗体阳性,其余为阴性,则说明可能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但已经完全排除病毒。此时就不需要再进行任何抗病毒和保肝降酶治疗,乙肝疾病已经达到了痊愈的效果。



乙肝五项指标怎样算正常相关阅读


乙肝准妈妈在生育前应做好哪些准备

乙肝准妈妈在生育前应做好孕前检查、乙肝病毒感染的相关检查、母婴阻断咨询、乙肝生育咨询和评估,当医生认为适合怀孕后再服用叶酸备孕。

常规的孕前检查包括:血常规检查、血型、尿常规检查、子宫卵巢B超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病毒性肝炎、梅毒、艾滋病等检测、“套氏(TORCH)”检查、妇科体检、宫颈脱落细胞检查和人体乳头瘤病毒(HPV)检查等。

“TORCH”检查是指一组病原体的检测:“T”代表弓形虫(Toxoplasma),“O”代表其他(Others,即梅毒等其他性传播疾病),“R”代表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C”代表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H”代表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这些病原体感染常常会导致妇女流产、早产、胎儿宫内死亡、胎儿脑积水、神经发育障碍、先天性心脏病等,对优生优育和习惯性流产的病因分析有参考价值。如果风疹抗体阴性,建议先接种风疹疫苗再考虑怀孕。风疹疫苗接种后三个月内应注意避孕,不要怀孕。如果检测弓形体IgM抗体(+),提示近期有弓形虫感染,建议先进行治疗再怀孕。

妇科检查:筛查细菌性阴道病、念珠菌性阴道病、衣原体感染和其他生殖系统疾病。如果发现有相关的妇科疾病,最好先彻底治疗后再怀孕,以免怀孕后引起流产、早产等。如果发现宫颈有重度炎症及癌变(如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I、II、III级)或宫颈癌,则需要先进行治疗,治疗后再酌情决定是否可以怀孕。

对于有过反复流产史、胎儿畸形史或其丈夫有遗传病家庭史的女性,应建议进行染色体检测。对于月经不调的女性,可进行性激素六项的测定(促卵泡成熟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泌乳素、雄激素等),必要时还可检测甲状腺功能。

乙肝病毒感染的相关检查包括:肝功能、乙肝五项、HBV DNA、甲胎蛋白(AFP),肝胆脾彩超检查。这些检查有利于医生对乙肝准妈妈生育期间肝病的风险和母婴传播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治疗方案和母婴阻断的建议。肝功能异常的乙肝准妈妈应该先治疗,待肝功能恢复正常后再怀孕。

“大三阳”的乙肝准妈妈,尤其是HBV DNA水平较高者母婴传播的风险较大,应到有母婴阻断经验的专科医院生育。正在进行乙肝抗病毒治疗的准妈妈要经过医生认真评估,判断疗效,决定能否停药。不能停药的准妈妈应该推迟生育时间,必需要生育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较安全的药物边治疗边生育。有肝硬化的乙肝准妈妈生育要十分慎重,应进一步做凝血酶原时间、胃镜等检查,评估妊娠和生育的风险,权衡利弊后再决定是否生育。

经过孕前检查和咨询,可以怀孕的准妈妈,应该和其他准妈妈一样开始服用叶酸备孕。叶酸可以预防胎儿发生神经管畸形(如脊柱裂、无脑畸形等),预防妊娠期贫血。叶酸的服用剂量是:一般妇女每天400微克,有不良孕产史的人每天800微克,个别治疗剂量按照医生的要求增加,一般从孕前3个月一直服到早孕12周左右。

乙肝准妈妈的老公也应该进行乙肝五项检查,如果乙肝表面抗体阴性,应该先注射乙肝疫苗,预防乙肝的性传播。在准备要宝宝前,老公也要忌烟、忌酒,和妻子同心协力生个健康宝宝。

乙肝病毒感染者是否可以接种甲型肝炎疫苗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重叠感染甲型肝炎病毒后可使原有的肝病加重。研究表明,乙肝病毒感染者重叠感染甲型肝炎病毒后肝病的严重程度,比单纯乙肝病毒感染者明显加重,且比单纯急性甲型肝炎患者住院时间长,病死率高。

乙肝/甲肝重叠感染与单纯乙肝病毒感染比较

因此,预防甲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乙肝病毒感染者预防乙型肝炎疾病进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在今年3月份发布的《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预防、关爱和治疗指南》中推荐乙肝病毒感染者接种甲型肝炎疫苗。

我国使用的甲型肝炎疫苗分为三种: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和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乙肝病毒感染者不能使用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只能使用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甲型肝炎灭活疫苗。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和甲型肝炎灭活疫苗的接种程序不同。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仅接种1剂,接种时间为≥18月龄,儿童与成人的接种剂量相同。

甲型肝炎灭活疫苗接种2剂,在18月龄和24~30月龄各接种1剂,两剂间隔应≥6个月。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儿童和成人的接种剂量不一样,成人剂量较大,1~15岁使用儿童剂型疫苗,15岁以上使用成人剂型疫苗。

甲型肝炎疫苗接种后几乎100%的接种者都可以获得有效的免疫力,而且免疫效果持久,可保护至少10年以上。少数人在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疼痛、红肿,全身性反应包括头痛、疲劳、发热、恶心和食欲下降,偶有皮疹出现。一般不需特殊处理,2~3天内自行缓解。

乙肝病毒感染者接种甲型肝炎疫苗的效果和安全性与非乙肝病毒感染者相同。因此,乙肝病毒感染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接种甲型肝炎疫苗预防甲型肝炎。

乙肝男性不要因为生育放弃抗病毒治疗

乙肝男性服用核苷(酸)类药物不影响妻子怀孕,但许多患者仍然误认为服药期间不能生育,延误了自己的治疗,导致肝病进展或者病毒耐药。现在,我国2015年更新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也支持了这一观点。

新的乙肝指南是这样说的:“男性抗病毒治疗患者的生育问题:应用干扰素α治疗的男性患者,应在停药后6个月方可考虑生育;应用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的男性患者,目前尚无证据表明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对精子的不良影响,可在与患者充分沟通的前提下考虑生育。”

目前被批准用于抗乙肝病毒的药物中,只有干扰素有明确的抗生殖作用,不建议男性患者治疗期间妻子怀孕。而且,干扰素的副作用较多,在治疗期间也会影响男性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性功能。所以,男性患者在停用干扰素后,最好恢复6个月以上再考虑生育问题。

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在研发期间都做过遗传毒性和生殖毒性的试验,均没有发现遗传毒性,也未发现对雄性动物生育力的影响和其他生殖毒性。检索国内外医学文献,未检索到抗乙肝的核苷(酸)类药物对精子和男性生育造成影响的证据。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药物在妊娠期间的安全程度分级只针对妊娠女性,大多数药物对男性生育的影响较小。因此,使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的男性乙型肝炎患者在生育期间不要中断治疗,也不必换用女性妊娠期间安全程度的B级药物。

乙肝患者怀孕危害有多严重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孕妇不仅可以通过母婴传播导致后代感染,还有可能影响孕期母亲的健康。怀孕期间,体内的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肝脏负担加重,一些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孕妈妈可能在孕期或产后3个月内出现肝功能异常,肝病活动或加重。

有人统计,e抗原阳性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大约有10%在怀孕期间肝功能升高,有20%~25%在产后发生肝功能异常。孕期肝病加重,对母亲和胎儿都可能有不利的影响。肝病活动的孕妇更容易进展为重症肝炎,妊娠糖尿病、早产、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增加,胎儿也可能因母亲的肝病而发育迟缓。

欣喜的是,近10年多来多种抗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陆续上市,慢性乙型肝炎已经摆脱了以往无药可治的困境。在这些抗病毒药物中,替诺福韦酯、替比夫定和拉米夫定这3种药物被认为在妊娠妇女中是比较安全的药物。

其中替诺福韦酯和拉米夫定不仅用于治疗乙型肝炎,还用于艾滋病妊娠期的治疗;替比夫定在我国也有一些妊娠期安全性数据。因此,肝功能异常的备孕准妈妈和孕期肝病活动的孕妈妈在必要时经医生全面评估、充分沟通和权衡利弊后,都可以服用替诺福韦酯、替比夫定或拉米夫定治疗。

现在,乙型肝炎已经成为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所有育龄青年在婚前和孕前都应该常规筛查乙型肝炎,一方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另一方应该接种疫苗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女性也可能通过母婴阻断生出健康宝宝。

艾滋病与乙肝的传播有哪些不同

乙型肝炎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一样的。但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对这两种病毒抗原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正常成年人的免疫系统对乙肝病毒可以产生一种具有保护作用的抗体,即: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感染病毒后,95%成年人的免疫系统会自动产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将病毒清除。只有5%左右免疫功能下降者,可能发展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但是,婴幼儿感染乙肝病毒则不同,婴幼儿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易感人群。

由于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常常不能认清乙肝病毒这一入侵之敌,对乙肝病毒产生“免疫耐受”,不能产生抗体清除病毒。有研究发现,年龄越小,感染乙肝病毒后的“免疫耐受”越强,越容易导致感染慢性化。所以,尽管乙肝病毒也能够通过性传播,但夫妻间传播的几率较小。

更重要的是,现在已经有了安全有效的乙肝疫苗,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乙肝病毒感染者的配偶、性乱人群等)都可以通过接种乙肝疫苗来预防乙型肝炎。

只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所生后代单用乙肝疫苗则仍有部分孩子被感染,还需要在出生时注射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使新生儿出生后立即得到抗体,高病毒复制的乙肝妈妈在怀孕晚期最好再服用几个月的抗病毒药物,降低病毒复制水平,才能有效地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

而艾滋病毒感染则不同。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人类免疫系统能够产生清除病毒的有效抗体,也没有能够预防艾滋病的疫苗。在献血者、孕期都严格筛查艾滋病的情况下,性传播和不安全注射就成为艾滋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了。在同性恋人群中,尤其是男-男同性恋,是艾滋病毒感染的高风险人群。

有人统计,在男-男同性恋中,68%~100%为肛门-阴茎性行为(肛交)[1]。肛门黏膜与阴道黏膜有明显的不同。阴道黏膜由复层磷状上皮细胞组成,有较好的弹性,再加上阴道黏膜可分泌许多阴道液,不仅有润滑剂的作用,还含有一些免疫因子,可以保护阴道黏膜免受损伤。而肛门只是一个大便的排出通道,肛门和肛管表面的黏膜很薄,血管表浅,摩擦后很容易受到损伤。再加上肛门和肛管内有粪便污染,更容易导致感染。

因此,几乎所有肛交的同性恋者都存在轻重不同的肛门疾病,如:痔疮、肛裂、肛周疱疹、肛门乳头瘤病毒感染、肛门癌等。所以,艾滋病更容易在男-男同性恋中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