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母婴阻断用什么药

2020-07-14

抗病毒药物是乙肝母婴阻断常用的药物种类,目前临床上可供选择的药物主要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等,这些药物适合于乙肝妈妈在孕期服用安全性比较高,但是每种药物都有一定的优势和弊端,所以患者还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

中国是乙肝发病人数比较多的国家之一,特别是母婴传播是我国肝炎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所以阻断母婴传播可以降低乙肝的发病率。而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是服用药物。但是孕期是女性最为特殊的时期,应用药物要谨慎。那么,乙肝母婴阻断用什么药?
  一、拉米夫定
  拉米夫定是乙肝母婴阻断常用的药物之一,该种药物具有抗病毒的作用,能够抑制患者体内病毒的活性,避免病毒与细胞结合,疗效确切,安全性比较高,临床应用时间比较长,适合于乙肝妈妈在怀孕期间服用,并不会对婴儿的正常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二、阿德福韦
  该种药物主要适合于对于拉米夫定等药性比较强的患者服用,长期服用不会产生耐药性。但是该种药物也有一定的弊端,抗病毒能力比较弱,而且见效时间比较慢,孕妇在怀孕后期可以适当的服用,但是不可以长期服用,否则有可能会对肾脏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恩替卡韦
  该种药物具有作用性强,而耐药率比较低的特点,对于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比较强,能够降低乙肝病毒的活性以及其传染能力。适合于各个人群服用,尤其是正处于孕期的女性,若是感染有乙肝病毒可以服用该种药物,避免宝宝在未出生之前出现宫内感染乙肝病毒。但是该种药物的缺点是价格昂贵,所以在选择时也需要慎重考虑。
  乙肝妈妈在怀孕期间,通过服用上述抗病毒类的药物,能够改善病情的症状,避免宝宝感染乙肝病毒。服药必须严格听从医生嘱托,不得自行服药,很多人认为是药三分毒,所以对于选择药物比较谨慎,对于这类人群而言可以在孕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或者是宝宝出生之后注射乙肝疫苗,也同样能够切断乙肝母婴传播这一途径。



乙肝母婴阻断用什么药相关阅读


详解乙型肝炎的性传播

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方式包括:血传播、母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由于母婴传播是我国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方式,新生儿一旦被乙肝病毒感染90%以上会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因此一直被大家所关注。

而乙肝病毒的性传播感染者都是成人,成年人感染乙肝病毒后只有5%左右的人可能转为慢性,而且又可能通过乙肝疫苗预防,因此被忽视。最近,我连续遇到两位女性因性传播感染的急性乙型肝炎,而且都正在怀孕。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精液、宫颈液中都可以检测到乙肝病毒。在性生活时,病毒可能通过性器官的损伤处进入体内,使人感染。但是,乙型肝炎病毒的性传播机会与是否注射过乙肝疫苗、性伙伴多少、机体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在性乱人群中,乙肝病毒感染的风险较大。意大利的一项14年急性乙型肝炎感染者的调查显示,其中性乱人群占25.1%;温哥华2000-2003年的调查显示,64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性乱人群及男-男同性恋者占14%~21.9%,与HBsAg阳性者性接触而被感染者占9.4%,其中仅1例(1.6%)为与HBsAg阳性的家庭成员性接触而感染。

我国一项调查显示,夫妻双方一方是乙肝病毒感染者,另一方HBsAg阴性,3年后未接种乙肝疫苗者仅有4.54%的人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HBsAg阳性),而接种了乙肝疫苗的人无1例HBsAg阳性。

我国昆明的一项1598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未接种乙肝疫苗的配偶调查显示,74.41%曾被乙肝病毒感染,但只有5.83%的配偶HBsAg阳性,其余被感染的配偶均为感染后病毒被清除的表现(HBsAg阴性,抗HBs阳性或/和抗HBe及抗HBc阳性)。

尽管这些调查显示,大部分感染者的配偶感染乙肝病毒后可自发性清除病毒,不会成为慢性感染者。但其中有20%~27%可能表现为急性乙型肝炎,而且大多发生在新婚1年内,因此是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发生的主要因素。

乙型肝炎性传播的预防主要是加强婚前检查和孕前检查,及时发现男性配偶中乙肝病毒的感染,女性接种疫苗后再怀孕。接种乙肝疫苗后配偶间乙型肝炎的性传播几乎为零,可有效预防乙型肝炎的性传播。

使用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何时停药

干扰素治疗有三种情况:一是达到满意疗效且完成1年的疗程停药,二是预测疗效欠佳者可提前停药,三是有部分疗效的患者延长疗程。我国及国外的乙肝指南推荐干扰素的疗程是1年。在治疗1年期间,若e抗原阳性的患者达到了HBV DNA阴转,e抗原血清学转换或/和乙肝表面抗原阴转,在完成1年的疗程后可以停药。

干扰素的疗效有限,大约2/3的患者应答不佳,而且有较多的副作用,聚乙二醇干扰素的价格也较贵。因此,如果在治疗期间预测可能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在治疗12周或24周提前停止干扰素治疗。在治疗期间观察HBsAg和HBV DNA下降的情况可以预测干扰素的疗效。

根据以往文献的报道,对于基因型A型和D型患者,若经过12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未发生HBsAg定量的下降,建议停止治疗。对于基因型B型和C型患者,若经过12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HBsAg定量仍大于20000 IU/mL,建议停止治疗。无论哪种基因型,若经过24周治疗HBsAg定量仍大于20000 IU/mL,建议停止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

对于HBeAg阴性慢乙肝患者,如果12周治疗后HBsAg未下降且HBV DNA较基线下降<2 Log10 IU/ml,应考虑停止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法国医生瓦利特?皮卡德(Vallet -Pichard)在2014年总结了以往文献,提出了干扰素治疗期间预测和早期停药标准:12周时HBV DNA及HBsAg下降是持续病毒应答的最佳早期预测指标。

对于e抗原阳性患者,干扰素治疗12周,HBV DNA下降至20000 IU/ml以下,HBsAg水平< 1500 IU/ml,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较高;然而,HBsAg水平在20000 IU/ml以上或HBsAg水平未下降者,发生e抗原血清学转换的可能性极低,应该考虑早期停药。对于e抗原阴性患者,干扰素治疗12周时HBV DNA下降至20000 IU/ml以下,治疗12周和24周时HBsAg下降>10%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持续病毒学应答率较高;而治疗12周时HBV DNA下降< 2 log10 IU/ml和HBsAg无明显下降者,治疗结束后的病毒学应答率较低,应该考虑早期停药。

我国专家根据国外学者的经验,首次把干扰素治疗期间的预测和疗效欠佳患者早期停药写入2015年版《乙肝指南》,建议: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若经过24周治疗HBsAg定量仍大于20000 IU/mL,建议停止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改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

HBeAg阴性慢乙肝患者如果经过12周治疗后HBsAg未下降且HBV DNA较基线下降<2 Log10 IU/ml,应考虑停止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改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预测干扰素疗效欠佳的患者提前中止干扰素的治疗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还可以减少干扰素不良反应,并使这些患者及时得到其他更有效的药物治疗。

但是,有许多患者是达到了部分疗效,乙肝表面抗原和HBV DNA都明显下降,但下降到一定程度则不再有进展,e抗原也未发生血清转换。这样的患者什么时候停药呢?

我国2015年版《乙肝指南》建议:“有研究显示延长聚乙二醇干扰素疗程至2年可提高治疗应答率,但考虑延长治疗带来的更多不良反应和经济负担,从药物经济学角度考虑,现阶段并不推荐延长治疗。”

我也非常同意这种观点,尽管有有研究显示延长聚乙二醇干扰素的疗程至2年可提高治疗应答率,但延长疗程有可能导致更多的不良反应和经济负担,且对于预测应答不佳的大多数患者即使延长疗程也很可能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还不如早些改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

肝功能异常的乙肝女性怀孕有什么风险

最近,我收到一位乙肝丈夫的求助信。信中说她的妻子发现乙肝多年,2011年发现肝功能轻度异常,以后每年复查肝功能均不正常,ALT最高107 U/L。但她一直没有抗病毒治疗。2015年底,他的妻子怀孕了。刚发现怀孕时,她的ALT为62 U/L。但是,在怀孕大约3个多月时,她的ALT骤然升高到1167 U/L,她不得不住进了医院。

这位乙肝准妈妈的肝功能在怀孕期间为什么会突然恶化呢?肝功能异常的乙肝病毒感染女性怀孕有很大风险。国内外有许多研究显示,肝功能异常的乙肝女性妊娠期不仅容易发生糖尿病、高血压、贫血、产后出血等妊娠并发症,而且早产、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肝功能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母亲。

这是因为妊娠期新陈代谢旺盛,营养物质消耗多,胎儿的代谢和解毒作用依靠母体肝脏完成,导致肝脏负担加重,合成蛋白质和糖代谢的能力均明显降低,对胎儿的发育不利。另一方面,肝脏是制造凝血因子的场所,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凝血机制障碍,容易造成产后出血;妊娠期肝脏对一些不利于胎儿生长发育的激素代谢能力下降,胆汁代谢障碍,这些激素刺激子宫,或胆汁淤积于胎盘,可促使子宫收缩,或导致胎儿宫内缺氧。

更危险的是,由于妊娠期肝脏负担增加,肝功能异常的乙肝病毒感染孕妇的肝病更容易加重,甚至发生重症肝炎,危及母亲和胎儿的生命。因此,我国的《乙肝指南》建议育龄女性在生育前若有治疗适应症,应尽量在孕前应用干扰素或核苷(酸)类药物治疗。

这位乙肝准妈妈在怀孕前ALT持续异常至少4-5年,最高ALT已经超过了正常值上限的2倍,早已符合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但她没有治疗,带着异常的肝功能冒险怀孕,因此导致怀孕后肝功能突然恶化。

小三阳孕期出现肝病活动怎么办

孕期出现肝病活动对母亲和胎儿均可能产生影响。肝功能异常的乙型肝炎女性患者妊娠期不仅早产、妊高征、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因肝病加重的住院率增加。

而且,母亲体内病毒复制也增加了胎儿或新生儿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风险。因此,非活动期乙肝小三阳准妈妈在孕期出现肝病再活动,应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

小三阳准妈妈孕期肝病再活动后如何治疗?

我国2015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推荐:“对于妊娠期间慢性乙型肝炎发作患者,ALT轻度升高可密切观察,肝脏病变较重者,在与患者充分沟通并权衡利弊后,可以使用替诺福韦酯或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

非活动期乙肝小三阳准妈妈在孕期发生肝病再活动的治疗也是一样的。如果ALT轻度异常,可以密切观察。如果肝功能继续升高,可以使用保肝药物治疗。由于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流行国家,以往在乙型肝炎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的时期,女性妊娠期肝功能异常是很常见的。

当肝功能异常时,我国医生多用传统的保肝降酶药物治疗,积累了较多的临床经验。但从疗效角度上看,这些保肝降酶药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对病毒无抑制作用,仅可以降低ALT或改善临床症状,部分患者无效,一些患者停药后ALT再次升高。从安全性角度上说,我国没有对这些保肝降酶药在妊娠期的安全性方面进行分级,只能参考药品说明书对妊娠期用药的提示和医生以往的经验对妊娠妇女进行治疗。

因此,对保肝药物治疗无效或者起病较急、ALT较高的孕妈妈应该考虑使用替诺福韦酯、替比夫定或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在我们收治的23例非活动期乙肝小三阳孕妈妈中,9例ALT升高到正常值上限的2倍以上的孕妈妈均在孕16~28周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并取得良好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孕期肝功能异常的母亲在抗病毒治疗后不能随便停药,产后仍需要继续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直到达到乙肝表面抗原阴转或血清转换后方可考虑停药。

乙肝患者治疗前用检测乙肝病毒基因型吗

乙型肝炎病毒目前发现至少有9个基因型,为了辨认,人们用英文字母给它们编排成A、B、C、D、E、F、G、H、I——9个基因型。不同的基因型在全球流行的分布不同。

我国流行的乙肝病毒以B型和C型为主,而欧洲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多为A型。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乙肝病毒B基因型感染者比C基因型的感染者较少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不同基因型的乙肝病毒对干扰素治疗的反应也不同。A基因型疗效最好,其次是D基因型,然后是B基因型,最难治疗的是C基因型。

我国的乙肝病毒感染者中,C基因型为占60%,B基因型约30%;南方以B基因型为主,北方以C基因型为主,另有少数为D基因型和B+C混合基因型感染。因此,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比西方国家更难,干扰素的疗效较差。

不过,现在大多数乙型肝炎患者都服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核苷(酸)类药物无论对哪种基因型的疗效都很好,疗效没有明显差异。即使用干扰素治疗,也可以通过一些化验指标来预测疗效。

我国2015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提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前的预测因素有5条:

(1)HBV DNA<2×10的8次方 IU/ml;

(2)高ALT水平;

(3)基因型为A或B型;

(4)基线低HBsAg水平;

(5)肝组织炎症坏死G2以上。

这5条中,除了第3条外,其他4条如果符合,也可以用干扰素治疗。

由于检测乙肝病毒的基因型对治疗方案的影响不大,而检测乙肝病毒的基因型还要花很多钱,并且尚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才能回报检测结果。因此,如果不是临床研究需要,乙肝病毒感染者要治疗前不必非要检测乙肝病毒的基因型。

乙肝母婴阻断

相关资讯

什么是乙肝母婴阻断

乙肝母婴阻断主要是指女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或者是携带者,在孕期前后做好相应的阻断措施,防...

乙肝母婴阻断用什么药

抗病毒药物是乙肝母婴阻断常用的药物种类,目前临床上可供选择的药物主要有:拉米夫定、阿...

乙肝母婴阻断用什么药

抗病毒药物是乙肝母婴阻断常用的药物种类,目前临床上可供选择的药物主要有:拉米夫定、阿...

什么是乙肝母婴阻断

乙肝母婴阻断主要是指女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或者是携带者,在孕期前后做好相应的阻断措施,防...

什么是乙肝母婴阻断

乙肝母婴阻断主要是指女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或者是携带者,在孕期前后做好相应的阻断措施,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