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马屁是缺乏安全感

2020-07-14

在职场中,总会碰到那种对领导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同事,他们拍马屁的程度和形式各有差异,似乎很难对付,你也会担心他们哪天是否会拿你一句玩笑话,或者小秘密去讨好领导,让你防不胜防,但其实弄明白他们只是在寻找心理补偿,你就会觉得很容易应对了。

阿谀奉承、拍马屁在职场上是见怪不怪,大家都习以为常,但在心理学家眼里,这种行为有其心理原因。拍马屁者大多是在其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婴幼儿和童年时期严重缺乏母爱和父爱,缺乏安全感。人是受需求推动的,寻求亲密感是人本能的社会心理需求。

早年成长过程中缺乏的东西,成年后会去寻找心理补偿,有些人就会形成过度的替代性补偿。讨好领导实际上是他们在寻求被关注、被重视、被肯定的期望有了实现的机会,会让他们感到安心和踏实。

若领导接受了他的逢迎,对他表示肯定,对他来说就是一个强化,会更加助长他拍马屁的行为。所以,拍马屁的人若能长期在公司里呆下去,一定是有某个领导或上级肯定了他的行为,在他和这个领导之间形成了一种互相强化的互动关系。

但是拍马屁会产生一种压抑感,也常常会积累怨气。这就像小时候面对父母的权威必须服从一样,致使怒气、怨气长期被深深地压抑在心里。愤怒是一种能量,需要宣泄。心理研究表明,“媚上”和“欺下”是双向心理状态,但心理动因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维持内心能量的平衡。

“马屁精”不可避免,那么就要学会与拍马屁的职场人和平相处了。明白了他们拍马屁的心理成因后,就能平静地看待这些阿谀奉承的职场人了。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不要冒犯他或者敬而远之,因为你越这样刻意,他越可能破坏你的事,来使其心理平衡。

最好的做法就是:理解、宽容和礼貌待之。用理解的心态去维护别人的自尊心,说白了就是给人家面子,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同事交往中处处迎合别人。用宽容的心态去面对他,让他感受到真诚,也就少些尔虞我诈,少做拍马屁的行为。



拍马屁是缺乏安全感相关阅读


什么是都市拥挤综合症

随着都市化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都市拥挤综合症”成为了21世纪的时髦病。根据医学专家研究的结果显示,“都市拥挤综合症”突出的表现除感染性疾病增多外,最典型的是都市里患高血压、心脏病、神经衰弱、精神心理失常的比例显著升高。在“都市拥挤综合症”中,白领阶层是城市里最为“拥挤”、压力最大而“受伤”最重的一个特殊群体。白领们在“拥挤症”中所表现的症状,主要在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常见的症状有:

压力并发症:此病以电脑使用者受害最深。其发病原因,是由于手腕部位的神经因受过多重复性工作而遭损害,使手部疼痛剧烈,甚至影响握笔和刷牙。

低头综合症:表现为出汗、颈肩与上臂酸痛或间歇麻木。

肌肉饥饿症:该病主要是由肌肉本身新陈代谢能力低,肌肉纤维软弱,加上血管壁弹力差,血液供应不足造成的。

高楼综合症:置身在现代化封闭式大楼里工作的人,常常出现头痛、困倦、咳嗽、皮肤瘙痒、眼睛不适等症状。

疲劳综合症:人到中年,家庭和社会负担加重,致使体力、精力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从而发生头晕、失眠、精神紧张、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症状。

引起“都市拥挤综合症”的病因涉及到社会、心理和生物的致病因素的各个方面。

从社会致病因素来说,拥挤造成的环境污染、噪音和交通不畅等,使得疾病容易传播,头脑容易发胀,性情容易急躁,也容易造成疲劳、心悸、胸闷,甚至呼吸不畅之感。

从心理致病因素来说,长期处在拥挤环境下生活的人们,由于高度的紧张与焦虑不安,容易导致心理状态失衡。

从生物致病因素来说,拥挤情况下既可因人多而杂,空气中混杂各种细菌与病毒;又可因人的热量积累而不易发散,造成环境温度升高,有利于细菌与病毒活力增强,这样细菌与病毒便容易侵入人体,造成疾病传播或流行。

“都市拥挤综合症”关键在于防,其方法和形式可多样:

1、身处繁华都市的居民们,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凑热闹,使自己的活动错开拥挤的高峰期,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孕妇及患有心血管病的人,更应控制自己的活动次数,减少不必要的街头活动。

2、城市居民在拥挤的环境中,要注意心理素质的锻炼和提高,养成谦让、礼貌的文明习惯,培养沉着冷静的精神,以减少拥挤对心理的影响和负性作用。

3、白领们为防止此病的发生,在工作期间每隔半小时应抬抬头、站起来伸伸脖子,做几下扩胸运动。另外,由于室内气体中往往含有种种有害物质,改善通风设备对防止此病的发生也很重要。

4、都市人还需学会“闹中取静”,在紧张中学会放松、并经常保持平静愉快的心境。如有时间可到乡村田野多走走,呼吸新鲜空气、松弛一下绷紧的大脑神经,使失衡的心理恢复平衡。

中年人怎样面对特有的心理危机

中年心理危机其实就是指人到中年时,需要面对这一人生阶段特有的问题、变化和挑战。而这些挑战是人到中年必经的阶段与考验,人人都不例外。如果能顺利度过,人生就会进入新的里程;果不能顺利度过,则人生就会受阻,产生混乱感、无能感、空虚感、失落感,妨碍人的发展,影响人的健康,失去人生的意义。一篇题为《中年危机与早逝》的文章,分析了310位艺术家的生平,发现一部分艺术家多40岁前创作力强,40岁后江郎才尽;另一部分艺术家到40岁之后才一鸣惊人,展现其艺术才华。这种现象告诉我们,中年并不等于发展停滞,难以创新,生活重复。人到中年可能是人生又一新起点。关键在于怎样面对中年危机,如何去调适、应对,从而走出危机,开创生机。

首先,要了解和认识中年人将面对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将会引起什么心理反应,对人生产生什么影响,以便早作准备。

其次,接受生理的变化,关注自身健康,增加体育锻炼时间,有意识调整身体,改善饮食,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再次,学会处理工作的压力。人到中年事业稳定,但一般所负责任也大,常常超时工作,透支体力。如果目标明确,沟通良好、劳逸结合,可以缓解压力。

还有,重视婚姻关系。夫妻间多体谅,满足彼此的需要,分担彼此的重担。子女长大少了牵挂,多余的时间去培养新的兴趣,发展自己,享受人生乐趣,增进婚姻满足感。

最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人到中年时事业、家庭趋于稳定,生活变得平谈,有时易产生倦怠感,缺乏新意。多一些时间反省自己,调适生活,学会拿得起,放得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大胆去进行新的尝试,心态上永远保持年轻。

如何诊断心因性疾病

首先要排除生理躯体性等其他因素外,有明确强烈的心理原因,然后才考虑诊断心因性疾病。

心因性疾病,也称心因性精神障碍。它是指以心理因素或心理因素同生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为病因,并有明确具体的躯体变化的一组疾病。

心因性精神障碍是一组由心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精神障碍。可以分为急性应激反应、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适应性障碍。

1、急性应激反应 是由于突然而来而且异乎寻常的强烈刺激导致的一种精神障碍,表现为茫然,麻木,注意范围狭窄;定向力障碍,讲话言辞凌乱,有的还会出现木僵。而有的则表现为激越、活动增多无目的、伴有强烈的焦虑和恐惧。

2、创伤后应激障碍 是对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事件的延迟和(或)持久的反应。患者以各种形式重新体验创伤性事件,有挥之不去的闯入性回忆,有频频出现的痛苦经历的梦境再现。

3、适应性障碍 是一种为时短暂的较为轻度的烦恼状态及情绪失调。常常影响到社会功能,但不会出现精神病症状。

精神检查应注意有无下述特点

(1)精神症状的出现与精神因素有明显的内在联系,精神症状的病理结构往往为精神因素所决定。

(2)精神症状的出现与环境变化紧密关联。

(3)临床症状类型:急性应激反应:精神症状多在遭受精神打击若干分钟至若干小时内发病。常表现为强烈的恐惧体验、言语零乱、无条理性、冲动、哭叫、无目的漫游或木僵,并有轻度意识障碍。延迟性应激障碍:症状出现于6个月内,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如控制不住地回想受打击的经历,反复出现创伤内容的恶梦,持续的警觉性增高,如难入睡或惊醒,过分地惊跳反应,与人疏远,不亲切,焦虑。适应障碍:主要以情绪障碍为主,如烦恼、不安、抑郁、不知所措,还有不愿与人交往、退缩等适应不良的行为,和失眠、食欲不振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4)幻觉一般不明显,即或有之,多属心因性,与精神创伤有密切关系。

(5)一般预后良好。

心因性精神障碍的发病原因主要与以下三方面因素有关。

(1) 精神因素:在现实生活环境中如遇到急剧或持久的精神创伤或生活事件可使某些个体产生一系列精神症状。这些心理社会因素是引起心因性精神障碍主要的原因。

(2) 个性特征:人格特点也可以说是个体易感素质。我们知道并非所有受到严重刺激的人都出现精神症状,说明个体的人格特点或易感素质起一定作用。人格特点是如何起作用的呢?这主要表现在个体对刺激的认识、态度以及个体对事物的体验和采取的行为方法;同时个体对精神刺激的耐受性和感受性如何。这些均与个体的个性特点、易感素质、神经类型甚至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等都有一定的关系。

(3)躯体状况:如果病人躯体健康状况不佳,有慢性疾病或智能低下者,由于这时处在大脑机能状态消弱的情况下,或对精神刺激因素的耐受性和感受性有下降的情况下,容易患此病。

为何心理疾病春季易高发

春季心理疾病高发的原因有多种,新的一年大家对自己都有很高的期望值,希望能改变去年的一些不满意的状况;特别是过去的一年受大环境的影响,许多人工作、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增加了。

春季日照和气温变化较大,多雨潮湿,气压比较低,乍暖还寒 人容易感到压抑情绪,加上气温转暖,代谢进入旺盛期,影响到人体的内分泌,从而增大了引发心理疾患的概率。另外,春困、失眠等睡眠障碍,导致许多人白天精神不振等。故每年的3月~5月是心理疾患的高发季节。

春季心理疾患发病的前兆表现主要:有睡眠障碍和情绪障碍,如失眠、早睡、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有疲劳感等。这时如不加以注意,就会引发成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病”。这些病症的直接表现是困乏、感觉不适、情绪低落、压抑郁闷、生活乏味、食欲下降、失眠多梦、烦躁不安。

有心理疾病史的人,在春季要格外注意保健和治疗的方法:要应避免过度疲劳,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各种刺激因素;当自己情绪不好、失眠、烦躁、焦虑、抑郁或出现反常的举动时要特别注意,应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及时进行治疗;多做户外活动,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多参加社会活动和朋友聚会等,转移注意力。此外,生病的人要做到坚持用药,不要在这个季节随便停药。

躯体化及其意义的探讨

因为躯体不适而反复看医生、反复检查,但又查不出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在临床上每天都会碰到很多,她们属于躯体化障碍,文章介绍了对躯体化概念的理解,并对躯体化的动力学意义、文化对躯体化的影响等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躯体化;心理动力学;退行;继发性获益。

一、概述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在以不同形式表达她们的存在和存在的艰辛,生病也是一种表达方式。我们知道有身体的疾病,也有心理的疾病,身体疾病可引起心理的反应,心里的疾病也可以引起身体的反应,二者是相互影响的。那么有一些躯体症状并没有器质性的病变,它们主要由心理情绪问题引起,或者说心理情绪问题用躯体症状来表达,这就是所谓躯体化的问题。

躯体化一词是本世纪初创用的,当时是指"根深蒂固"的神经症籍以引起躯体性失调的那种假设过程。后来描述为躯体化是籍以躯体症状表达精神不适的一种现象,主要是由于社会文化背景即社会人际关系造成的,是表达与应付社会和个人烦恼的手段。也称它是个体在心理应激反应下,一种体验和表达躯体不适和症状的倾向,这种躯体不适和症状不能用病理发现来证实。

躯体化是一种"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的演化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用躯体症状来表达和解释个人和人际间的种种问题,且体验成为躯体症状。换言之,诉说的是躯体症状,表达的则是社会、心理方面的问题。 从临床上看,躯体化障碍是躯体形式障碍中的一种临床类型,躯体形式障碍还包括疑病性神经症、躯体形式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和持续的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等临床类型。其主要特征是病人反复陈述躯体不适症状,不断要求给予医学检查,无视反复检查的阴性结果,不管医生关于其症状并无躯体疾病基础的再三保证。躯体症状的出现和持续出现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困难或冲突密切相关,患者时常拒绝探讨心理病因,认为其疾病是躯体性的,要求进一步检查。由于结果常使患者失望,易引起医患关系问题。本文主要讨论心理动力学对躯体化的认识、躯体化的医源性慢性化问题、中国文化与躯体化以及有关躯体化的诊断要点。

二、心理动力学对躯体化的论识

1、躯体化症状是一种退行性行为

精神分析认为,婴幼期由于心理结构尚未充分发展,不能在语言上进行交流,个体对外界的刺激主要在躯体水平上做出反应。那么遇到焦虑、恐惧时,个体会形成原始的躯体反应模式,这种反应我们可以理解为儿童的躯体行为语言,好的母亲能很好的理解婴幼的躯体语言并给于恰到好处的满足,但若婴幼儿的焦虑、紧张以及需要,长期和严重地没有得到理解和满足,那么躯体的不适和糟糕的感受会积存下来,虽然随着儿童长大语言得到发育,但那种前语言期的感受也只能永远留存在潜意识里,在遇到挫折和压力时,遇到困境时,早先的那种躯体反应就会重现,使患者感受到一种非理智的、神经质的躯体不适和焦虑,而且会促使去找原因,产生疑心和妄想。Freud把这一过程叫做“再躯体化”,它是一个退化过程,即退回到发展的早期阶段。

正是在这点上,躯体化也许是一种原发性障碍,症状本身就是一种妄想,或是一种隐匿性障碍,部分病例可能是其人格特征。

所以我们说患者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个人和社会烦恼或精神症状转化成了躯体症状也许并不确切,它不是简单的情绪转化成躯体症状,而是早年潜抑下来的"器官语言"的激活和重现,儿童前语言期的躯体不适感和幻想,是后来形成躯体化症状的基础。

2、 躯体化症状是潜意识愿望被压抑的产物

精神分析学说把躯体化的形成看作是一种潜意识过程,借此一个人将自己的内心矛盾或冲突转换成内脏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从而摆脱自我的困境。如用躯体化症状置换内心不愉快的心情,减轻由某种原因造成的自罪感,表达某种想法和情绪等,所以病人用躯体化症状是为了达到压制潜意识的心理目的,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几个例子来加以理解: 例一:弗洛伊德的友人、神经病学家布雷尔曾用催眠术治疗过一个年轻妇女,名叫安娜,在她护理病情危重的父亲时,发生了多种躯体化症状及精神症状:挛缩、瘫痪、神经质咳嗽、幻觉及意识模糊状态。在催眠状态中医生让病人回忆与她症状有关的、被遗忘的事件和幻想,病人在回忆中伴有强烈的情绪爆发,然后症状就消失了。 在这一案例里,与安娜病情有关的幻想,显露了她指向父亲的性的渴望,这种渴望在她照料父亲的亲密境况里被调动起来。按照精神分析观点,儿童在四、五岁期间,指向双亲的性愿望是儿童发育正常过程的一部分,即所谓的俄底浦斯情结,但这个期间的儿童式的性愿望也充满被淹割的恐惧,所以随着成长,儿童必须把这种指向异性父母的性欲压抑下去,到青春期时转向其他异性,但因为某些原因,如父母的性诱惑会造成儿童对父母的性欲固着,进入青春期后会被重新唤起。在安娜的那个年代,当时的中欧文化存在对性的严厉禁锢,所以安娜产生了严重的乱伦恐惧和负罪感,她必须把这种伤风败俗的性冲动及伴随的恐惧和负罪感“压抑”下去,结果导致了“癔症性神经症”,病人的躯体化症状正是为了达到掩盖强烈的性冲动和压制恐惧情绪的目的,当然这一切都是在潜意识里发生的。 例二:笔者曾接诊一个案例,女性、35岁,公司职员,因为胸闷、腹胀、上腹部痉挛性疼痛伴紧张不安一年,在综合性医院做过多次检查,排除了器质性问题后而来到我的门诊,她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极为友好、谦虚,她告诉我乡下的母亲一年前中风瘫痪,她接母亲到自家照看,不久就出现上述症状,因为自己患病不能照顾母亲,她不得不请了一个小保姆帮助照料,但因为有时保姆回家,只能靠她照料。她一进母亲的房间就出现上腹部痉挛性疼痛,她为此困惑不解。病人告诉我她父亲在她上小学四年级时出世,母亲一直多病,她是老大,下面一个妹妹,一家的负担都落到了她身上。接下来的多次治疗病人很少谈到母亲,只关心她的身体症状,希望医生帮她治愈后好照顾母亲,治疗处于停滞不前,大概在治疗三十多次时,病人一谈到母亲就出现胃痛、焦虑。接下来的几次出现了转机,病人对母亲有很多愤怒的情绪,甚至一度谈话不能自持,病人自懂事起就一直要照顾经常生病的母亲,可母亲因为生病变得脾气暴躁,常常责骂她,她只能忍气吞声,周围邻居都夸她孝顺。曾有一次母亲愤怒的把剩菜泼在她身上,她当时闪过一念想杀了母亲,随后感到恐惧不安,为自己的想法感到羞愧,暗暗发誓再决不让母亲生气。在病人大量暴露愤怒和表达情绪后,她的身体症状开始明显好转。 这个案例显示,病人在友好、谦虚的背后蕴藏着强烈的愤怒甚至杀母之心,因为母亲生病使她不得不压抑愤怒,并且为自己的愤怒感到自责,她的躯体症状是她回避愤怒所付出的代价,也就是用躯体症状来置换不能表达的愤怒之情。

3、躯体化症状是为了得到继发性获益

一个妈妈带着10岁的孩子来看心理医生。妈妈说,最近半年来,孩子经常喊头晕、头痛,家长带着他看了许多医生,做了很多检查,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无奈之下,只好求助于心理医生。医生在仔细询问了孩子及其家庭的情况后明白了原因。原来,半年前,孩子的父母离异,孩子被判给了母亲。孩子和父亲关系一直很好,在父母离异后,孩子要隔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见上父亲一面。但自从孩子头痛发作后,父亲每次都会很关心地跑过来,和妈妈一起陪他上医院检查,然后再陪他玩。心理医生经过分析认为:孩子偶尔的头痛使他无意中获得了好处,得到父亲的关爱,而父亲的行为又在无意中强化了孩子的症状,孩子便有意无意地借着躯体症状,来唤起父亲的注意,经过心理医生的悉心指导,孩子的症状很快就消失了。 有意无意的借着症状获得好处,是我们人类在社会生存中获得的聪明之一,通过疾病达到不上学、不上班,获许病退,得到劳保,避免指责和批评,免除某种责任和义务,寻求别人注意和同情等等,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这些并非病人完全的有意伪装,但却是在有意无意中玩着这种游戏。象玩物丧志一样,沉迷于这种游戏的后果造成不能自拔,以至于自我哀怜、怨天尤人,使个人发展受阻,发展受阻的结果使个体更加固着在玩病游戏上,那么看医生及检查和治疗就会成为他重要的工作。也就是说最先只是获得点好处,后来则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疑病当中去了。

森田疗法强调的不放弃生活工作,顺其自然的去做,正是为了破除这种魔法游戏、回到现实人生中来,那么治疗也就在其中了。 由于社会文化所决定的行为准则鼓励躯体症状的表达,并能得到同情和理解,而诉说情绪烦恼常得不到倾听和支持,甚至被视为软弱无能,从而使病人发明大量的躯体化症状以达到“继发性获益”。所以躯体化成为病人对付心理、社会各方面困难处境及满足自身需要的一种应对方式。

三、中国文化与躯体化 1975年曾文星报告台大医院精神科门诊的主诉中70%有身体不适,有40%且为其唯一主诉。1986年台大的研究前者为72.9%,后者为37.2%。而在美国地区以身体症状为主诉的比率则为22.9%。近20年其他地区如非洲、印度等研究都报告身体症状与疑病症皆为抑郁障碍的主要症状,如此看来,身体症状并非华人独特的心理症之临床表症,以躯体化症状作为主诉在东西方都普遍存在。 但从上述数据看出,中国患者更习惯向医生仅陈述身体症状,希望帮助解决身体不适。因为中国人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强调克制、忍让、和为贵,因此在人际互动中尽量避免直接表露爱恨之情,而西方文化尊重个人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情感,回避倒视为不正常,所以中国人习惯于压抑情感,过多的压抑会导致恐惧、妒忌、自卑等各种神经症的负性情绪,这些负性情绪是神经质的、使人没面子而羞于表达的,所以势必导致个体更强的排斥、压抑和否认,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其结果是一方面压抑的情绪导致躯体化症状,另一方面他们正好用躯体化症状堂而皇之的去求医问药,从而避免暴露内心情感和冲突。 另外的原因,虽然医学模式发生了转变,社会和医疗机构在逐步重视心理卫生,心理知识借助媒体正在大量普及,但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在中国,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仍然深入人心,大量综合医院的医生和患者都不太相信谈话和交流就能治病,加上经济原因、学习工作繁忙和急于想解决问题的心情,使人们有了身体不适(尽管可能伴有情绪问题)还是更愿意求助于内科医生,以一些较为直接、易于接受的躯体症状作为主诉,以便能在繁忙的医疗机构中得到最快捷的药物治疗。“躯体化”往往被视为一张通向医疗服务的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