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义者的心理问题

2020-07-14

在我们心理门诊的来访者和患者中,完美主义者不占少数。其实换句话说,完美主义就是想要得更多却得到更少!有时候,并不是事物本身到底够不够好,而是我们是否懂得生活中适时满足的艺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容易看到完美主义者的各种表现:如有的人不允许自己在公共场合讲话时紧张,一到发言时就拼命克制自己的紧张,结果越发紧张,形成恶性循环;有的人不允许自己的工作仅仅是一般,他们一定要做得最好。

可事实经常是把自己累得够呛,工作却未必如想象的那般好......这些想把生活中每一件事都做得非常完美的人,一般不会是一个强者,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缩手缩脚,患得患失,害怕缺憾。完美主义的问题正是在于“恐惧缺憾”,害怕令人失望以及避免感到内疚。这也是一些完美主义者追求完美的内在动机。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家曾经把完美主义性格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要求自我”型。给自己设下高标准,而且追求完美的动力完全是出于自己。二是“要求他人”型。为别人设下高标准,不允许别人犯错误。三是“被人要求”型。 追求完美的动力是为了满足其他人的期望,总是感觉自己被期待着,时刻都要保持完美。

完美主义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一方面它是使人不断向上的动力;另一方面这种对完美的追求也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在现代社会的多方面压力下,它让完美主义者看到自己对现实的无能为力,从而变得急躁、自卑,甚至急功近利。它不仅使完美主义者本人觉得痛苦,更糟糕的是这种个性也会影响周围的人。



完美主义者的心理问题相关阅读


什么叫做定势错位症

定势又叫做心向,即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或形成的现象,也就是人们按照一种固定的倾向去反映现实,从而表现出心理活动的趋向性、专注性。定势存在于各种心理活动之中,社会的定势能反映出心理活动的稳定性和前后一致性。引起定势错位症的原因有:

1、社会是个人系统,其中包含若干子系统。就社会存在而言,社会发展的主流是好的,国家与人民在改革开放中都是受益者,不改革没有出路。但就局部而言,还存在一些社会丑恶现象,有些人分不清主次,以偏概全,对客观现实做出错误推理,草木皆兵,缺乏安全感。

2、个体的社会经历也是定势错位的原因。

3、除此之外,短视、媚俗、媚外的价值观,也会导致个体丧失立场,降低道德水准、颠倒是非,去迎合一些与现状相悖的观念与行为,出现道德定势、心理定势、行为定势错位的病态心理现象。

定势错位的危害极大,对个人而言,可能会因此而丧失信心、心灵空虚、斤斤计较、算计他人、不思上进、甚至违法犯罪;就人际关系而言,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摩擦与冲突,酿成家庭、邻里及同事间的感情悲剧;从社会来看,它与社会风气的败坏、社会公德的衰退紧密相关。因此,我们必须纠正错位的定势,以一种健康的心态与行为去工作、学习与生活。

中年人如何消除心理紧张

中年人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是单位的组织、业务、技术骨干;是家庭的栋梁,上要照顾老人,下要抚育子女。在社会和家庭都处于承上启下的角色。他们参与的社会活动较多,为事业、家庭和子女而奔波,是最繁忙最劳碌的人群。还要在上下级、同事、姻亲、家庭等纵横交错的人际关系中角逐。他们承受的各种压力较大,工作、生活节奏也较快。诸多的社会心理因素,常常使他们处于某种紧张状态之中,有的学者称其为中年“紧张病”。如果长时间地处于紧张状态,可以直接引发心身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消化道溃疡、肝硬化、糖尿病,甚至癌症以及意外伤亡。

中年人预防“紧张病”应注意下列几点:

1、坚持经常的体育锻炼,如走步、打太极拳、练气功等,可增强各器官的功能,提高免疫和抗病能力。

2、适当参加娱乐活动,以自我放松,转换心境,减轻疲劳。

3、培养业余兴趣,如书法、绘画、诗词歌赋、养花、郊游、垂钓等,使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

4、加强自身的性情修养,在家要和睦相处,在外要团结同事,多交朋友,处理好人际关系,会减少烦恼,增加心理安全感。

5、劳逸结合,上班工作或外出办事,要专注认真,注意安全,提高效率,就会减轻工作压力。休闲时平心静心,宽松自如,过得开心。

6、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要规律,戒除不良嗜好,保持充足睡眠。

7、讲究心理卫生,学会自我调节,加强自我心理保健,善于化解各种情绪障碍或内心矛盾,就会减轻心理压力。性格开朗,宽容大度,不嫉妒、不赌气、不斗气、不暴怒、少思虑、勿悲愁、勿狂喜,防止情绪大起大落,维持心理功能平衡。

8、一旦发现自己精神倦怠,四肢乏力,头晕目眩,耳鸣眼花,食欲不振,心烦意乱,办事效率降低,失眠多梦,神不守舍等,应去心理咨询或到医院检查治疗。

哪些现象是老年人心理失常的表现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表现,首先是思维与行动上一致,做事有条不紊,善始善终,处理人际关系有一定的灵活性,能正常友好交往。如果做事杂乱无章,思维混乱,有头无尾,性情孤僻,不愿与人交往,就是不健康的心理;如果以前思想稳定,有应变能力,对发生的事能及时判断处理,进入老年期后变得神经过敏,稍有波动则大惊小怪,疑神疑鬼,情绪不稳,这也是心理失常的一种表现。

记忆力与思维能力是智力是否衰退的根本标志。一般来说,老年人对事物前总体记忆是清晰的,而对具体数字与细节往往不易记住,这种情况比较普遍,是生理上的退变,属正常现象。如果是前记后忘,或者是反复唠叨,则是老年人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此外,老年人情绪稳定,乐观愉快,说明心理状态是正常的。如果喜怒无常,愁眉苦脸,怨天尤人,灰心丧气,悲观厌世,都属不正常心理。

一般认为,老年人尚有判断事物的经验,行动自觉,有明确的日的,能率直表白自己的态度,能灵活选择处理问题的方法,就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如果判断事物优柔寡断,摸棱两可,莫衷一是,哼哼哈哈,则是大脑衰退的表现。

要维护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必须及时对老年人进行心理调节。事实证明,保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对延缓老年人的大脑衰退,减少老年人的身心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家庭治疗的适应症有哪些

家庭治疗的适应症较广,它较多地用于青少年的行为问题,如学习问题、交友问题和神经症性的问题,进食障碍和心身疾病,青年夫妻的冲突等。具体参考的指标有:

(1)家庭成员有冲突,经过其他治疗无效;

(2)症状”在某人身上,但是反映了的却是家庭系统有问题;

(3)在个别治疗中不能处理的个人的冲突;

(4) 家庭对于患病成员的忽视或过分焦虑于治疗;

(5) 家庭对个体治疗起到了阻碍作用;

(6) 家庭成员必须参与某个病人的治疗;

(7) 个别心理治疗没有达到预期在家庭中应有的效果;

(8) 家庭中某人与他人交往有问题;

(9) 家庭中有一个反复复发、慢性化精神疾病病人的家庭。

家庭治疗的禁忌症是相对的,只有在重性精神病发作期、偏执性人格障碍、性虐待等疾病病人中,先不考虑首选家庭治疗。

总之,家庭治疗主要用于核心家庭中,即父母与子女住一起的家庭。父母不能应付孩子的“问题”行为(问题常常与交流障碍有关),家庭针对某一个问题存在“替罪羊”时,家庭治疗有效;如果有其他肯定的精神病理问题,如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家庭治疗可作为辅助手段。

隔代教育利与弊

如今,一些年轻家长因工作忙、婚姻变故等原因,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交给老一辈,尤其是一线医务工作者经常加班加点,把很小的孩子放在祖父母们家里,与父母长期分开,爷爷奶奶等自觉地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但这背后却存在不少心理问题。

无法避免的隔代教育

狭义的隔代教育是指,父母外出打工或出国读书不在孩子身边,孩子完全由祖父母抚养照顾。广义的隔代教育是指,祖父母帮助年轻父母照顾孩子,或跟年轻父母住在一起,如果孩子发生重大事情,年轻父母会在身边,祖父母成为协助角色。

很多人说隔代教育对孩子影响不好,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老人对待孩子更有爱心和耐心,免去了年轻父母的后顾之忧,所以老一辈们不得不面对帮助年轻人照顾孩子的现实。

在照顾孩子方面,老人有自己的优势

首先,老人更有耐心。老人的生活节奏相对慢一些,有着平和的心态,这是年轻父母比不了的。比如,当孩子哭闹要买一样东西时,比较讲原则的老人就会慢慢跟孩子讲,为什么不能买,其实孩子也明白大人的心思,自己哭闹也无济于事,慢慢的心情就会平复下来。但年轻父母遇到孩子哭闹时,由于赶时间,心情急躁,只有用呵斥、打骂等暴力来解决问题。

其次,老人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年轻父母不太愿意陪孩子玩,因为他们觉得孩子的游戏过于单调,孩子在一边玩,父母却在看手机、刷微博微信等。而此时,祖父母则更愿意加入到孩子的游戏中,与孩子互动,这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很大好处,特别是在孩子3岁以前是最需要陪伴的,祖父母的陪伴恰恰满足了孩子这一心理需求。

再次,老人经验丰富。老人照顾了一辈子孩子,有较多的育儿经验,年轻父母把孩子交给老人更放心,形成强大的心理支撑,这份亲情和足够的安全感,是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的。

当心三个弊端

第一、溺爱和放纵。有时孩子一哭,祖父母就心疼。其实,孩子很聪明,他知道只要自己一哭老人就会心软,就没有原则了,容易导致过度溺爱和放纵。这样的孩子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觉得只要是自己想要的东西都能得到。如果有一天他到社会上,发现别人不围着他转,就会无法适应,那时再让他重新适应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困难。过分溺爱和放纵不仅仅存在于隔代教育中,亲子教育同样也有这样的问题。

第二、包办代替,会妨碍孩子的独立性。有些祖父母太心疼孩子,孩子还没觉得渴和饿的时候,就主动给予。孩子得到提前满足,就不会去发展自己的心理需要,坐享其成。现在很多孩子不会做家务,连自己的桌面、床都不整理。由于长辈的包办、代替,扼杀了孩子的独立性,以至于很多孩子长大后什么都不会做。

第三、过分保护。祖父母带孩子,生怕孩子磕了碰了,所以常把“慢点跑”、“不能碰”这些话挂在嘴边。其实,孩子对外界充满了好奇,他需要冒险和创新,只有这样他才能扩展视野。很多孩子一回家就写作业,没机会跟小朋友玩,结果长大后不知道如何与他人相处。

如何才能双赢

隔代教育和亲子教育是教育孩子的两只大手,只有二者配合、共同教养,才能实现共赢。必须明确一个前提———隔代教育要协助亲子教育。老人要将教育孩子的决定权和主动权交给年轻父母,让孩子形成明确的家庭等级观念,当祖父母和爸爸妈妈意见不统一时,要听爸爸妈妈的,这时家里才会形成恒定的权威和统一,否则孩子就会“钻空子”。而且,年轻父母相对来说更能狠下心建立规则,如果祖父母能配合年轻人“立规矩”,忍住冲动,就更容易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

另外,最为强调的是在生命早期,从出生到三岁,还是以母亲抚养为主。老人家可以作为辅助抚养者存在,以便熟悉和了解孩子的饮食起居习惯做好准备。稳定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关系到婴儿的安全感。每个婴儿都有自己的特性,他们会通过哭声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并且被敏感的妈妈逐渐了解和确认。良好的母婴互动满足了婴儿的全能感需求,使他感觉到世界是被自己所控制的。否则,不断地更换抚养者,因不是以婴儿的需求为前提,就会给婴儿带来非常混乱的早期体验。这些过度的挫败,最严重的有可能损伤了婴儿的大脑自我调整的功能,使得他们表现的过于敏感、易激惹和难以安抚。所以,即便是孩子需要交托给长辈照料,也需要一段时间的过渡,给予孩子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为了重获安全感,有些孩子会向祖父母示好,以获得更多的关注,这是一种本能。然而,对于父母来说,当看到孩子更依赖长辈的时候,心里难免有些失落,这是正常的。如果家长因失落和嫉妒祖父母和孩子的亲密关系,过于坚持让孩子服从;以忽视、惩罚让孩子向自己示好等等。这些做法实际上都是情绪表达不当的外显行为,是以破坏关系、情绪难以自控为特征的。所以,调整好父母自身的情绪,才是保证隔代抚养有效的重要前提。

最后,老人要学会做好“第三方”。比如,年轻父母管教孩子时,祖父母不要插手。年轻父母训孩子,不仅是因为孩子犯了错,更是在培养孩子懂规则、守规矩。此时,老人需要做好“第三方”角色,协助年轻父母解决、调停问题。而不只是出于心疼孩子,没有原则地保护孩子,拉偏架,反倒搞得一团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