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风险大吗

2020-07-14

动脉导管介入封堵术是目前较安全、健全的治疗方式。四个月大的动脉导管未闭患儿,若不伴肺炎或支气管炎,都可选择介入治疗完全治愈;患者痛苦小,无手术瘢痕,介入治疗安全且疗效可靠,是动脉导管未闭的首选治疗。目前动脉导管未闭不必开胸,可彻底根治。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风险大吗相关阅读


动脉导管未闭是什么

动脉导管未闭是什么:
  动脉导管未闭是我国非常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的类型之一,它困扰着我国新生儿的健康,在临床当中并不少见。孩子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肺动脉和主动脉之间会有一个血管的通道,这个通道就是为了让胎儿进行有效的滋养。
  随着患儿出生之后,这个通道就会自动的闭合,肺动脉和主动脉之间的一个通道自动闭合以后,他们就互不相通了。但是有极少一部分孩子出生之后,这个通道并没有闭合,就遗留了。
  这个通道叫做动脉导管未闭,它是肺动脉和主动脉之间的异常的通道。主动脉走的是动脉血,肺动脉走的是静脉血,如果患者有动脉导管未闭,动脉血就会不断的冲击静脉,给患者的静脉造成了很高的负担。如果没有及时的去明确诊断,随着时间的延长,就可能会有肺动脉高压的可能。所以有动脉导管未闭的患者,要积极的进行有效的筛查、评估。如果动脉导管未闭没有闭合,医生建议进行积极的干预,包括内科不开刀的微创封堵和外科的开刀进行闭合。
  随着目前技术手段不断的改善和更新,几乎绝大部分的动脉导管未闭患者,都可以通过不开刀的、微创的介入、封堵的办法进行手术,而且孩子几乎都没有任何创伤,不会封堵之后效果非常好,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所以我建议大家如果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到正规的专科进行就诊。

动脉导管未闭原因

动脉导管未闭原因:
  动脉导管本身是一个正常的心脏解剖结构,主要是在主动脉的夹部和肺动脉的起始部之间有一个导管,在母体内是正常的一个通道,是胎儿循环必需的;
  因为胎儿的时候还没有肺循环,主要靠导管进行肺循环。所以导管在体内正常是存在的,出生以后应该闭上,但往往有的人没有闭上,或者导管发育比较粗,这就形成了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出生后因为肺主动脉压力要比肺动脉压力高,这样心脏每次收缩的时候要进行分流,叫左向右分流。这种分流会增加右心负荷,右心负荷较大可能会出现肺动脉压力增高,所以也出现左向右分流的一些临床症状。这样主叶肺动脉压力增高以后,导致严重的时候可能是出现艾森曼格(eisenmenger)综合征,失去手术的机会。所以动脉导管未闭现在目前的治疗办法也比较明确,基本上99%左右都采取介入的办法,所以应该早期进行治疗。

动脉导管未闭算是严重吗

动脉导管未闭算是严重吗:
  动脉导管未闭是一个结构的先天畸形,严重程度与否与导管的粗细有一定关系。
  如果动脉导管比较细的话,早期没有什么症状,可能也容易被忽视。如果导管特别粗的话,婴幼儿的时候就会出现肺炎、心衰的症状。所以动脉导管未闭严重不严重,关键决定于导管的粗细。动脉导管未闭早期就完全可以采用介入治疗的办法,可以控制导管未闭进一步引发一些并发症。比方现在一般在一岁半左右的孩子,就可以采取介入的办法将导管进行封堵,这样就避免导管再进一步地病变,封堵的效果也非常好。
  如果动脉导管粗的话,可以介入封堵,外科进行结扎,也可以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导管内缝合等办法,都可以终止动脉导管未闭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动脉导管未闭说也严重也不严重。所以一旦发现有动脉导管未闭,还是建议进行早期治疗,无论选择哪种办法,动脉导管未闭的早期治疗效果都是非常好的。

动脉导管未闭要怎么办

动脉导管未闭要怎么办:
  动脉导管未闭一般都是从小就发现,因为杂音特点可能跟其他的病不一样,心脏杂音很明确,所以一般小孩得肺炎以后到医院就诊,首先听肺的时候就能发现动脉导管未闭。
  一旦发现导管未闭以后,如果孩子太小的时候,导管不是很粗的话,可以每半个月做一次心脏彩超观察。如果心脏有变化,可能要早早干预,一般情况下可以用介入的办法。目前一般都在一岁半左右,体重在五公斤以上,就可以考虑做介入治疗,把动脉导管封堵上。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非常有好处的。动脉导管未闭有可能并发心内膜炎的一种改变,最终非常容易在肺动脉端形成感染,就只能进行外科手术了,风险也很大,所以动脉导管未闭还是早期治疗是最好的办法。

动脉导管未闭的症状有什么

动脉导管细小者可无临床症状,导管粗大者可有咳嗽气急及生长发育落后等体征。胸骨左缘上方有一连续性机器杂音,杂音向左锁骨下、颈部和背部传导。当肺血管阻力增高时,杂音舒张期可能减弱或消失。当合并肺动脉高压或心力衰竭时,都有收缩期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