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上裂和下裂的区别
尿道上裂和下裂的区别:
尿道上裂和尿道下裂是一种相反的畸形。尿道上裂发病率较低,但表现的畸形可能较为严重。尿道上裂主要表现为尿道外口开在阴茎的背侧,或开在阴茎根部,严重时还可能伴有耻骨联合的缺损以及下腹部的腹壁缺失,形成膀胱外翻畸形,存在控尿困难。对于存在膀胱外翻的患者建议早期治疗,而不存在膀胱外翻的患者可以适当晚些治疗。
一般建议在2-3岁后,主要是将尿道口转移到阴茎头端,背侧进行尿道重建,同时对控尿能力进行修复。尿道下裂会致尿道口位置异常,阴茎弯曲,不能正常排尿和性生活者,均需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为了恢复阴茎的排尿和性交功能。从心理发育角度考虑,有两个适宜的手术时机,分别是6~15个月与3~4岁。
尿道上裂和下裂的区别相关阅读
尿道下裂的症状
尿道下裂的症状:
尿道下裂症状主要有:异位尿道口,可出现在正常尿道口近端至会阴部尿道的任何部位。阴茎下弯:阴茎向腹侧弯曲,不能正常排尿和性生活。包皮的异常分布:阴茎头腹侧包皮因未能在中线融合,故呈V形缺损,包皮系带缺如,全部包皮转至阴茎头背侧呈帽状堆积。排尿时尿液溅射。
尿道下裂依尿道口解剖位置可分为4型:
1、阴茎头型:尿道口位于冠状沟的腹侧,多呈裂隙状,一般仅伴有轻度阴茎弯曲,多不影响性生活及生育;
2、阴茎型:尿道口位于阴茎腹侧从冠状沟到阴囊阴茎交接处之间,伴有阴茎弯曲;
3、阴囊型:尿道口位于阴囊部,常伴有阴囊分裂,阴茎弯曲严重;
4、会阴型:尿道外口位于会阴部,阴囊分裂,发育不全,阴茎短小而弯曲,常误诊为女性。
尿道下裂是母亲的原因导致的吗
尿道下裂是母亲的原因导致的吗:
尿道下裂是一种先天性泌尿生殖系统畸形的疾病,具体病因尚未明确,一般认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胎儿雄激素产生不足或对雄激素不敏感,导致尿道沟闭合停顿是形成尿道下裂的主要原因。
有尿道下裂家族史的婴儿,患尿道下裂的概率明显高于正常人。某些基因突变会影响尿道形成所需的激素生成,导致尿道不完全闭合,从而发生尿道下裂。母亲使用激素或其他药物辅助怀孕,会增加婴儿患尿道下裂的风险。母亲年龄超过35岁或超重会使婴儿发生尿道下裂的风险升高。母亲孕期接触激素或某些化学毒物,农药杀虫剂等会诱发婴儿尿道下裂。婴幼儿早产会加重尿道下裂的风险,婴儿出生时体重过轻会增加尿道下裂的风险。
尿道下裂术前术后注意事项
尿道下裂术前术后注意事项:
患儿家属要充分了解到尿道下裂所带来的影响,积极应对尿道下裂的治疗,这样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一定要知道尿道下裂的术前准备工作,在术前正常活动,特别年长患儿不主张卧床,这对尿道下裂的手术就会有一定的影响。另外家长不要在患儿面前表现紧张,一定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因为如果是太紧张,这样不利患儿身心恢复和发育。
尿道下裂的术前,也要按照医嘱服用药物,可以通过抗生素口服的方式。在出院头2天按标准剂量服用,而在2天后只需每天晚上服用一次。在术后可以多饮水,但是禁止碳酸饮料,最好是果汁。建议日常饮食以易消化和高营养饮食为主,患者可以适当补充水果或者是蔬菜及粗纤维食物,这样才能保持大便通畅以及湿软。
尿道下裂的原因
尿道下裂的原因:
胚胎发育过程中,阴茎腹侧尿生殖沟的发育与融合,受垂体与雄激素的影响,如果雄激素缺乏,尿生殖沟两侧皱褶的融合发生障碍,致使尿道腹侧壁缺损,尿道开口于阴茎腹侧正常尿道口后方,形成尿道下裂。
内分泌因素:尿道下裂患者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不正常。环境因素:有研究发现在妊娠早期用过黄体酮保胎的新生儿中尿道下裂的发生率较高,尿道下裂患者的雌二醇和雌酮的水平增加,这些研究提示雌性激素有拮抗雄激素作用。染色体异常:在尿道下裂患者有常染色体畸变及性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发现尿道下裂患者可存在雄激素受体基因,性别决定基因,5α-还原酶基因,抗苗勒管激素基因,CYP21B基因的突变。
尿道下裂术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尿道下裂术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第一,是确保尿道重建成功,其中当然以包皮皮瓣法为好,其它还有阴茎皮瓣法、植皮法等。多发问题是尿瘘和挛缩致尿道狭窄等。
第二,矫正阴茎弯曲畸形,重点是解除引起阴茎弯曲的纤维组织及其它病变组织的牵扯。但一定注意切勿损伤与切掉阴茎的白膜,否则易致继发性阴茎弯曲。
第三,术前、术中及术后的预防感染措施。从术前清洗、术中的一切无菌操作及手术期抗生素的应用,术后尿道与局部伤口良好护理、合理有效抗生素的应用,这时拔除尿管等均是重要的。
第四,注意阴茎勃起的防治也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其雌性激素的短期应用是很有必要的。
第五,阴茎伤口处理、护理以适当、完好的压力包扎尤为重要,以防渗血、死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