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栓塞吃什么好
下肢深静脉栓塞吃什么好: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之后,通常建议患者服用抗凝药物。但是一些抗凝药物与身体疾病和饮食具有相互作用,所以经常嘱咐患者,要注意饮食:
第一,饮食清淡,避免过咸,最好不吃咸菜。摄入过多钠,容易引起血压升高。
第二,多食用纤维素比较多的食物,比如芹菜、粗粮等,增加胃肠蠕动,避免大便干燥,防止腹压增高。
第三,多吃优质蛋白,比如牛奶、鸡蛋或豆制品。
第四,少吃或者不吃动物性脂肪或者动物内脏。
第五,建议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第六,肥胖的病人应该限制主食的摄入量,尽量养成吃八分饱的习惯。
下肢深静脉栓塞吃什么好相关阅读
什么是下肢深静脉血栓
什么是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静脉血栓是由多种原因引起,比如高凝状态、血液瘀滞状态、静脉损伤,都会引起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这种病多发生在下肢。血栓脱落之后,容易引起肺栓塞,又称为PE。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两者结合在一起,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目前临床上又称为VET。
由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部位、范围以及程度不同,所表现出的临床表现也不同。
第一,经常会看到病人出现下肢静脉血栓之后,而表现出突然的下肢肿胀。特别是单侧下肢肿胀,非常有诊断意义。
第二,疼痛,因为下肢静脉血栓引起血液回流障碍,所以引起疼痛。
第三,因为血液回流障碍引起浅静脉曲张,容易导致皮炎、色素的沉着和瘀滞性溃疡等。
这样的病人,如果不及时做治疗,会严重影响他的生活质量,在更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死亡。
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是什么
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是什么: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之后包括以下症状和体征:
第一个是肿胀。因为血液回流障碍,造成血液的瘀滞,然后造成下肢的肿胀,特别是出现单侧的肿胀。
第二个是疼痛。
第三个是Homans征,就是将足急速背屈的时候,出现小腿肌群被牵拉伸长,可以出现疼痛。这个肌群主要是腓肠肌和比目鱼肌。
第四个是Neuhof征阳性。压迫小腿后方,也会引起局部疼痛。所以在小腿形成深静脉血栓的时候,经常会出现Homans征和Neuhof征。
第五个是患者常常表现出明显的体表变化,色泽、温度、感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和腘动脉的情况会发生改变。主要会出现皮肤色泽变深,温度变低,感觉缺失以及足背动脉减弱,包括胫后动脉和腘动脉的减弱。
第六个是浅静脉的曲张。这个曲张主要发生在一到两周之内。
第七个是一旦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同时要注意有没有肺栓塞的体征。
肺栓塞主要有三大体征,包括胸痛、咯血和呼吸困难,需要特别注意。以上就是下肢静脉血栓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分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分期: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主要分3期:急性期。在形成血栓的14天之内,称为急性期。亚急性期是15到30天。慢性期是大于等于30天。针对于急性期和亚急性期,相关的治疗措施主要有几种:第一是一般处理,主要包括抬高患肢,然后避免大幅度活动。可以轻微活动。第二是抗凝治疗,也是首选的治疗。抗凝治疗主要是给予静脉低分子肝素,或者肝素钠,或者给予华法林等药物进行治疗。第三是给予溶栓治疗。针对于简单的下肢深静脉血栓,一般的不做溶栓治疗。但是如果出现严重的静脉血栓形成,可能会给予溶栓治疗。第四是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排在溶栓治疗之后,一般也不采取。为防止出现肺静脉栓塞,可能会给予下肢的滤网,防止肺动脉血栓栓塞的形成,作为一种保障。
在慢性期之后,主要的治疗是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主要使用一些长期口服的抗凝药物,比如华法林。但是华法林进行治疗需要做凝血监测。目前,为便于使用,有一些其它新药,比如达比加群或者利伐沙班等。
下肢静脉血栓是否严重
下肢静脉血栓是否严重:
一旦形成下肢静脉血栓,简单的处理,可以预防一些严重并发症。如果出现下肢静脉血栓,没有及时处理,可能会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
第一是肺栓塞。肺栓塞主要是指动脉或者它的分支被堵塞,所引起的病理过程。这种疾病的诊断率比较低,但是病死率很高。尤其是在溶栓过程中出现栓子脱落,导致肺栓塞的几率会更大。大的栓塞可以导致患者在几分钟之内死亡。肺栓塞经常会表现出三大体征:胸痛、咯血和呼吸困难。这是它的主要体征。而且肺栓塞的临床症状与心肌梗死类似,容易漏诊和误诊。所以肺栓塞的体征要时刻关注。
第二是下肢静脉曲张溶栓后的出血。溶栓治疗后最主要的并发症,就是出血。特别要警惕有没有出现胃肠道出血,或者脑出血。这些出血都容易影响到患者最终的生活质量,或导致死亡。
第三是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并发症。在血栓的机化过程中,静脉瓣遭到损伤之后,会消失或者黏附于管壁,导致继发性的深静脉瓣功能不全,最终造成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征。
血栓形成以后,主要会出现慢性水肿、疼痛、肌肉疲劳。静脉血栓形成之后,还会出现色素沉着、瘀积性皮炎等。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局部皮肤的溃烂,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康复治疗方法有哪些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康复治疗方法有哪些:
如果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不能单纯进行内科保守治疗和药物治疗。要同时介入康复治疗,对病人的病情恢复会起到较大作用。康复治疗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体位治疗。进入慢性期之后,患者应该常常保持直立姿势,包括坐位也要直立。但是直立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三十分钟之内。平卧的时候也要继续采取下肢抬高的体位。
第二是压力治疗。在DVT后期或者血栓稳定的情况下,序贯压力治疗可以谨慎使用,可以促进静脉回流,减少瘀血和水肿,这也是预防DVT发生的重要措施。通常采用具有加压作用的弹力袜或者间歇的气压治疗,又称为循环驱动治疗。
第三是运动治疗。血栓形成部位的远端肢体会存在一种抗阻力的主动收缩活动,特别是等长收缩运动,有利于肌肉泵作用,能够有效促进静脉回流。
第四是手法治疗。DVT进入后期或者恢复期,在临床诊断血栓稳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淋巴引流的手法。也就是从远端到近端的向心性按摩。
第五是物理因子治疗。适用于血栓稳定的情况,主要起到消炎止痛和促进侧支循环的作用。
第六是危险因素的控制。患者要长期卧床,避免血容量降低,避免便秘等可以引起腹压增高的动作。
第七是健康教育。要告知患者预防发生或者防止复发的方法,包括戒烟,足量饮水,避免高胆固醇饮食,多食用低胆固醇或者富含纤维的饮食等。坚持适度主动和被动的肢体活动,坚持功能锻炼。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什么
肢深静脉血栓是什么:
引起下肢静脉血栓的原因有多种,比如高凝状态、血液瘀滞状态、静脉损伤,都会引起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这种病多发生在下肢。血栓脱落之后,容易引起肺栓塞,又称为PE。由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部位、范围以及程度不同,所表现出的临床表现也不同。
第一,突然的下肢肿胀。特别是单侧下肢肿胀,非常有诊断意义。
第二,疼痛,因为下肢静脉血栓引起血液回流障碍,所以引起疼痛。
第三,因为血液回流障碍引起浅静脉曲张,容易导致皮炎、色素的沉着和瘀滞性溃疡等。
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
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之后,主要有以下症状和体征:
第一,主要的症状是肿胀。因为血液回流障碍,造成血液瘀滞、下肢肿胀。
第二,疼痛。
第三,Homans征,将足急速背屈时,出现小腿肌群被牵拉伸长,可以出现疼痛。肌群主要包括腓肠肌和比目鱼肌。
第四,Neuhof征阳性。压迫小腿后方,也会引起局部疼痛。
第五,患者常常表现出明显的体表变化,会出现皮肤色泽变深,温度变低,感觉缺失以及足背动脉减弱,包括胫后动脉和腘动脉的减弱。
第六,浅静脉曲张。
第七,肺栓塞。肺栓塞主要有三大体征,包括胸痛、咯血和呼吸困难。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分型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分型: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分为以下几型:
第一,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又称为周围型。是指有可能在膝关节以下形成单侧或双侧的深静脉血栓,会造成单侧和双侧肿胀、疼痛等。
第二,髂股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又称为中央型。是指在膝关节以上,出现单侧的肿胀、疼痛。
第三,股青型,又称为混合型。是指全腿各个部位的深静脉都会出现深静脉血栓。
除此以外,还会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征。主要是因为下肢的静脉瓣损伤,造成下肢深静脉的压力增高。主要会表现出下肢肿胀、色素沉着、瘀积性溃疡。
下肢深静脉血栓如何检查
下肢深静脉血栓如何检查:
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不能仅从临床表现判断,还需要做相应检查进行证实。主要辅助检查包括:
第一种是实验室检查,血浆的D-二聚体检查是指血液中D-二聚体大于500ug/L,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用于急性的VET筛查。
第二种是超声科检查,称为血管超声检查。血管的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首选方法,灵敏度和准确度均较高。适用于对患者的筛查和监测。
血管超声检查之前,需要按照DVT诊断的临床特征评分,将患者分为中、高、低度三种,并进一步加以证实。
下肢深静脉血栓分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分期: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主要分3期:
第一,急性期。在形成血栓的14天之内,称为急性期。
第二,亚急性期,是血栓形成15到30天。
第三,慢性期。是指血栓形成大于等于30天。
针对于急性期和亚急性期,相关的治疗措施主要有几种:
第一,一般处理。主要包括抬高患肢,避免大幅度活动。
第二,抗凝治疗,也是首选治疗。抗凝治疗主要给予静脉低分子肝素、肝素钠,或者华法林等药物进行治疗。
第三,溶栓治疗。如果出现严重的静脉血栓,可能会给予溶栓治疗。
第四,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排在溶栓治疗之后,一般也不采取。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很有可能会导致病情更为严重,还会引发更多的并发症,而在目前的医学上,治疗的方法主要是选择一般处理,抗凝药物治疗等等,如此就不容易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下肢深静脉血栓可能会造成致命的肺栓塞,因此在治疗时一定要引起重视,但是我们也会知道这种疾病也直接就分成急性发作,还有慢性发作,不一样的发作时期,所需要选择的治疗方法也会存在一定差异性,所以此时就应该知道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一般处理
下肢深静脉如果已经形成,就应该多注意休息,减少走动,否则就可能会发生肺栓塞的机会,千万不要按摩,已经出现肿胀的下肢,尽可能将下肢抬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肿胀的消退,最好是卧床两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在两个星期之后可以使用弹力绷带,能够有效促进恢复,可有效减少更多症状的出现。
二、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也是当前比较广泛的一种方式,抗凝本身虽然并没有办法溶解血栓,但是却能够有效抑制血栓的蔓延,在配合机体自身所具有的溶解血栓作用之后,就可以达到深层治疗的效果,可以有效减少肺栓塞的发生,在肺栓塞治疗过程中有着很好的作用,当然也需要辅助其他的治疗方法,一般治疗的时间大约需要保持1~2个月左右,其实生活中有不少的患者可能需要长达一年,甚至还需要终身的选择抗凝治疗。
三、肝素
这也是当前比较常用的一种抗凝药物,能够有效抑制血栓形成,在体内所拥有的效果比较稳定,另外也可以选择静脉注射或者是皮下脂肪注射的方式,这种方法可有效控制病情,而且基本上不容易会出现浓度明显偏高的现象,只是有一些人本身就存在出血倾向,此时就不应该使用,否则就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危害到个人的健康。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检查方法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疾病,有很多职场人都患有此病。下肢神经的血栓的检查方法,首先推进进行无损伤检测,但是无损伤检测的结果可能会不如静脉造影的结果准确,所以除此之外,还有传统的静脉造影检测方法和造影x光检测方法。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疾病,有很多人都患有此病。尤其对于一些职场人来说,由于长时间的久坐久站或者保持一个姿势不动,都有可能导致在一段时间之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情况。如果静脉血栓的情况严重到一定程度,是会对人的腿部健康和功能造成很大影响的。那么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检查方法有哪些呢?
一、无损伤检测
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检查方法,首先是选用无损伤的检测方法,也就是不损伤患者的血管。比如可以使用超声波检测方法,还可以使用电阻抗体积描记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无损伤的检测方法,其检测结果还是不能够与传统的静脉造影检测方法来的准确。当然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有越来越低无损伤的检测方法在试验推广。
二、静脉造影
静脉造影是对于血管检测目前最为准确的检测方法之一,可以广泛应用于心血管造影,脑血管造影和深静脉血栓检测中。其检测的原理是将造影可识别的在短时间内推入患者的静脉血管中,以血液的流动来检测血管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检测方法会对患者的身体和血管造成一定的影响,使用的时候需要谨慎。
三、造影X片
造影x片相对来说是对于患者身体伤害特别大的一种检测方法,而且由于使用了一个浮光,所以患者吸收的辐射量会比较大,在使用这种检测方法时,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来决定,并且需要给患者做好检查后的护理,一定要注意给检查造成的创口进行消炎,因为这些窗口是直接连接到患者的静脉血管中的,如果发生感染会很快危及全身。
下肢深静脉血栓能治愈吗
一些麻醉过敏者或者体质较弱的人,可能术后会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和不能正常下床运动等现象。一般患有重大疾病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大多都会因为长期不下床运动,导致肌肉一直处于松弛状态,时间之长之后就会导致肌肉萎缩,那么下肢深静脉血栓能够被治愈吗?
1、抬高下肢
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会导致下肢的血液流通不畅或者血管堵塞导致下肢的静脉曲张,所以在初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可以通过太高患者的下肢来帮助减少腿部血管压力,在卧床休息期间可以适当使用弹力袜或者静脉曲张袜子来来减缓下肢不适,在下床运动的时候一定要穿戴静脉曲张袜子以防下肢血管应为压强过大导致破裂,并且适当的增加压力可以帮助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下肢肿胀的情况。
2、手术治疗
对于血栓比较严重的患者不能久坐或者久站,必须卧床休息并且抬高下肢的位置,根据下肢的肿胀情况来判断需要治疗的时间。对下肢进行适当的增加可以帮助下肢血栓附着于静脉壁上,并且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下肢肿胀。病情严重的患者还需要配合手术取栓的治疗方法。
3、抗凝血剂
抗凝血剂就是阻止血液凝固的一种物质,当静脉注射到血液中去之后就可以缓解已经形成的血栓继续变大以及不断的抑制新的血栓产生,但是在使用抗凝血剂的期间需要注意患者不要受到创伤导致有伤口破裂以及流血,因为此时的血液无法在正常时间内凝固会导致患者失血过多以及伤口愈合缓慢等问题。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分析
近年来, 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较好, 一些传统的活血化瘀的传统中药中的有效成分被逐步明确和纯化,在DVT的治疗中日益受到重视。1957年水蛭素被成功分离纯化,是由65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分子质量约为7 ku,1986年开始应用大肠杆菌生产重组水蛭素。
水蛭素能以等摩尔比与血栓内凝血酶形成非共价键并紧密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在低浓度下即有抑制凝血酶活性的作用,故水蛭素是高效且特异的凝血酶直接抑制剂;水蛭素亦具有类似肝素样作用,但与肝素不同,它不需抗凝血酶Ⅲ作为辅助因子,不被肝素蛋白灭活。在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循证医学临床实践指南(ACCP)关于抗栓治疗中,水蛭素是唯一的推荐的中药制剂,在DVT治疗中继发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弥散性毛细血管内凝血的治疗中,具有独到的优势和安全性。国内关于水蛭素联合尿激酶在急性LDVT中应用的报道较少,而且多为小样本的病例观察且非前瞻性的对比研究。我们本次临床研究发现,在LMWH和尿激酶的基础上,加用水蛭素后,患肢的肿胀消退速度明显加快,而且血清D-二聚体的水平下降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尽管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但是研究组的总显效率明显提高。可能是由于水蛭素抑制了活化凝血酶上纤维蛋白的结合位点,阻断了活化凝血酶对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的裂解,从而阻止血栓的进一步蔓延;同时,由于水蛭素可促使血栓内凝血酶失活和阻断血小板的活化,故能阻止新鲜疏松血栓进一步硬化,从而有利于尿激酶对血栓的溶解作用。
血清FBG是血栓的前体物质,尿激酶可裂解血栓内纤维蛋白,亦可消耗血清中可溶性纤维蛋白即血清FBG而导致可能的出血。本研究发现,研究组血清FBG水平在溶栓前后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血清FBG于溶栓后期有所下降。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两组患者同样剂量应用尿激酶后,研究组加用水蛭素后,在增加了血栓消散和症状改善程度的同时,却避免了血清FBG明显下降;同时,溶栓期间两组的出血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这说明水蛭素可促使尿激酶尽可能地作用于血栓内纤维蛋白,对尿激酶引致的血清FBG下降有“保护”作用,能减少由于尿激酶过度消耗血清FBG。也就是说,尿激酶和水蛭素联用,可更加靶向治疗LDVT,降低出血风险。
总之,水蛭素在急性LDVT的溶栓治疗中有良好的辅助溶栓作用,合理剂量下不增加出血风险,值得临床应用于急性LDVT,关于水蛭素治疗LDVT的最佳有效剂量、应用频次以及疗效判定标准需要更大宗的病例以进一步研究。
下肢深静血栓形成
DVT 病因:
(一)静脉血流滞缓 手术中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静脉流速减慢;手术中由于麻醉作用致使下肢肌肉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术后又因切口疼痛和其它原因卧床休息,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致使血流滞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二)静脉壁的损伤
1、化学性损伤 静脉内注射各种刺激性溶液和高渗溶液,如各种抗生素、有机碘溶液、高渗葡萄糖溶液等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刺激静脉内膜,导致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
2、机械性损伤 静脉局部挫伤、撕裂伤或骨折碎片创伤均可产生静脉血栓形成。股骨颈骨折损伤股总静脉,骨盆骨折常能损伤髂总静脉或其分支,均可并发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3、感染性损伤 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由静脉周围感染灶引起,较为少见,如感染性子宫内膜炎,可引起子宫静脉的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
(三)血液高凝状态 这是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的基本因素之一。各种大型手术是引起高凝状态的最常见原因。术中和术后因组织损伤引起血小板粘聚能力增强;术后血清前纤维蛋白溶酶活化剂和纤维蛋白溶酶两者的抑制剂水平均有升高,从而使纤维蛋白溶解减少。 综合上述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静脉血流滞缓和血液高凝状态是两个主要原因。单一因素尚不能独立致病,常常是两个或3个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症状:
最常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一侧肢体的突然肿胀。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局部感疼痛,行走时加剧。轻者局部仅感沉重,站立时症状加重。体检有以下几个特征:
①患肢肿胀。肿胀的发展程度,须依据每天用卷带尺精确地测量,并与健侧下肢对照粗细才可靠,单纯依靠肉眼观察是不可靠的。这一体征对确诊深静脉血栓具有较高的价值,小腿肿胀严重时,常致组织张力增高;
②压痛。静脉血栓部位常有压痛。因此,下肢应检查小腿肌肉、腘窝、内收肌管及腹股沟下方股静脉;
③H omans征。将足向背侧急剧弯曲时,可引起小腿肌肉深部疼痛。小腿深静脉血栓时,Homans征常为阳性。这是由于腓肠肌及比目鱼肌被动伸长时,刺激小腿血栓静脉而引起;
④浅静脉曲张。深静脉阻塞可引起浅静脉压升高,发病1、2周后可发生浅静脉曲张。
DVT治疗:
(一)急性期 近年来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急性期治疗主要是非手术疗法,但偶尔仍需手术治疗。
1、非手术疗法
(1)卧床休息和抬高患肢:患急性深静脉血栓病人,需卧床休息1~2周,使血栓紧粘附于静脉内膜,减轻局部疼痛,促使炎症反应消退。在此期间,避免用力排便以防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患肢抬高需高于心脏水平,约离床20~30cm,膝关节处安置于稍屈曲位。如抬高适宜,就不需用弹力绷带或穿弹力袜。开始起床活动时,需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适度地压迫浅静脉,以增加静脉回流量,以及维持最低限度的静脉压,阻止下肢水肿发展。
(2)抗凝血疗法:这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现代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正确地使用抗凝剂可降低肺栓塞并发率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后遗症。其作用在于防止已形成的血栓继续滋长和其他部位新血栓的形成,并促使血栓静脉较迅速地再管化。
适应证:
①静脉血栓形成后1月内;
②静脉血栓形成后有肺栓塞可能时;
③血栓取除术后。
禁忌证:
①出血素质;
②流产后;
③亚急性心内膜炎
;④溃疡病。
凡肝肾功能不全及有出血倾向者,禁用抗凝血疗法。抗凝血疗法,一般先用肝素4~5天,停肝素前一天起口服香豆素类衍化物,疗程应根据病变部位及有无肺栓塞而定。1975年Hirsh指出,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需4~6周;髂股静脉血栓形成需3~6月;轻度肺栓塞需4~6周;重度肺栓塞需6个月。
(3)溶血栓疗法: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或并发肺栓塞,在发病1周内的病人可应用纤维蛋白溶解剂包括尿激酶治疗。
近年来,已研制成功作用仅限于血栓部位的新溶栓药物,使溶栓药物史上又增添新的一页。
(4)其他药物:中分子量(平均分子量7~8万)或低分子量(平均分子量2~4万)右旋糖酐静脉滴注,是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辅助药物,现已被广泛应用。
2、DVT手术疗法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般不作手术取栓。但对于广泛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伴动脉血供障碍而肢体趋于坏疽者(股青肿),则常需手术取栓。髂股静脉血栓取除术的手术时间,一般在发病72小时内,尤以48小时内效果最好。手术时间越早,血栓与静脉壁粘连、炎症反应程度越轻、静脉内膜破坏越轻、继发血栓形成越少,手术取栓越可彻底,术后疗效更佳。
值得指出的是,DVT的手术治疗,必须配合以药物和其它辅助治疗。对不同部位、不同轻重和不同阶段的血栓形成宜采用截然不同的手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