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和乙肝哪个更严重

2020-07-15

甲肝和乙肝哪个更严重:
  甲肝和乙肝哪个更严重,其实没有可比性。因为在甲肝中也有轻的患者,比如感染之后的隐性感染人群连临床症状可能都不出现,也有非常严重的,比如肝坏死以后肝衰竭。乙肝和甲肝的预后有所差别。
  甲肝多数情况下是一个急性感染能够完全恢复的过程,基本上不会转成慢性。但是乙肝病毒感染就不同了,如果幼年期在免疫系统功能建立之前出现了乙肝病毒感染,将来就有可能发展到乙肝病毒携带,在成年免疫功能开始健全以后,可能就会出现免疫清除,就会导致肝炎发作,如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将来会发展到肝硬化或肿瘤。



甲肝和乙肝哪个更严重相关阅读


乙肝做什么检查

乙型肝炎是乙肝病毒引起的一种有传染性的肝病。诊断乙肝的时候,首先应该查所谓的乙肝五项,包括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在内的一个系列的检查,主要是为了确定乙肝病毒的存在。除此以外,还应该做肝功能、乙肝病毒定量检测、甲胎蛋白和肝胆脾超声。这些检查是为了确定乙肝病毒在体内的活动性以及它所引起疾病的一个阶段。这些检查全部做完了之后,才能给乙肝病毒感染者一个明确的临床诊断,是属于乙肝病毒携带者,或是肝炎状态,还是已经发展为肝硬化,甚至已经出现了肝癌。把这些事情都搞清楚之后,才能够给乙肝病毒感染者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案。

乙肝怀孕后肝功异常怎么办

有乙肝的女性如果在怀孕期间发生了转氨酶升高,首先要判断这个转氨酶的升高是因为乙肝引起,还是因为其他因素引起。因为很多的孕妇,即使没有乙肝的孕妇,会因为怀孕这个生理过程有一过性的转氨酶的升高。在临床上一般说来,对于转氨酶升高的幅度不是太大的这种乙肝病毒感染的妈妈,不进行抗病毒治疗。如果转氨酶升高是持续存在,而且升高幅度能够超过120,也就是所谓的三倍正常上限,就应该考虑启动抗病毒治疗。因为现在有很多的抗病毒治疗的药物,比如替诺福韦酯、拉米夫定、替比夫定,对胎儿没有任何影响,称为妊娠安全性B级的药物。这些药物完全可以在怀孕的全程让妈妈边吃药边怀孕。因此对于转氨酶水平非常高,需要治疗的乙肝携带者妈妈,应该及早抗病毒治疗。如果这些妈妈在吃抗病毒药物之后,转氨酶能够恢复正常,也不停药。因为即使没有这种转氨酶升高的乙肝病毒携带的母亲,为了预防孩子被传染乙肝,也就是母婴阻断,还要在孕28周开始给妈妈吃抗病毒药。所以对于一个因为转氨酶升高已经开始吃抗敏药的母亲来说,建议整个孕期都吃抗病毒药,这样不仅对妈妈自己的身体有好处,可以使她的转氨酶降到正常,使她的肝损伤及时终止。同时对于母婴之间的乙型肝炎的传染也有阻断作用。另外,对于这样的妈妈,如果在生完孩子后非常希望母乳喂养,建议在选择抗病毒药物的时候,选择替诺福韦酯。因为替诺福韦酯这个药物目前有明确的研究数据证明边吃药边母乳喂养对孩子没有任何影响。所以建议如果在孕期需要吃药来治疗肝炎发作时,最好就吃这种对母乳喂养也没有影响的药物。

得乙肝的原因是什么

乙肝主要有四种传播方式,第一种是母婴垂直传播,得了乙肝的母亲可能把乙肝遗传给孩子,这种传播极少数由宫内感染引起,大多数是因为围产期、围手术期管理不严格造成。第二种传播方式是血液传播,主要由输血传播,是国内比较常见的传播方式。第三种传播方式是性传播,乙肝是性病中的一种,但患有乙肝的成年人通过性行为传播的几率相对比较小。第四种是医源性传播,医学上很多侵袭性的操作行为可能会造成乙肝的传播。另外需要注意,日常接触,如拥抱、亲吻、一起吃饭不会造成乙肝的传播。

和乙肝大三阳的人吃饭能不能传染

乙肝有四种传播方式,更多的是通过血液、性传播,日常生活的接触不会传播乙肝,也可能会有意外的情况,比如接触了过多乙肝患者的体液,而自身在饮食的过程中存在胃溃疡或消化道黏膜破损的情况,这时可能会出现乙肝的传播,但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且成年人之间传播乙肝的几率非常低。所以不应该歧视乙肝的病人,在日常接触时应保持平和的心态。

乙肝病毒携带者指什么

乙肝病毒携带者以前叫健康携带者,但后期发现这些病人里有一些人是不健康的,他们的肝脏会逐渐受到乙肝病毒的侵袭而变差,因此后来叫表面抗原的携带状态,现在叫乙肝表面抗原的携带者,也叫乙肝携带者,是指感染了乙肝病毒,体内也存在乙肝病毒但不发病,乙肝病毒和身体处于共生状态,它们之间互不干扰、互不损害,机体和病毒达到一个相对比较平衡的状态。绝大多数的乙肝患者都处于这种状态,并不是所有的乙肝病人都发病,当携带者出现转氨酶异常,即出现了肝脏的损害后,才进行积极的治疗干预,其他情况只需积极地进行复查和监测。

什么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就是指没有肝炎的症状和体征,HBsAg阳性持续半年以上,肝功能指标正常的乙肝病毒感染者。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检查肝功能正常,但是患者的肝组织会有不同程度的病变,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也会成为有症状的患者。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并不代表着绝对的安全,这类人群体内依然存在一定量的乙肝病毒,而且如果乙肝携带者体内乙肝病毒处于不断复制阶段,会导致患者肝脏组织逐渐受损,进而病情有可能发展成为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

乙肝注意什么

乙肝病人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少用药或不用药,很多乙肝病人认为出现乙肝就需要吃很多药物来控制,这种认识不科学,吃药本身会加重肝脏的负荷。第二个需要注意的是生活规律,在养护肝脏的过程中要注意休息,很多人在进行频繁、剧烈的体育运动时会激发机体免疫力的变化,从而引起乙肝的发作。在饮食上要注意清淡、温软,少量多餐,少量多餐不适合于糖尿病患者,但是对绝大多数乙肝患者都适合,此外,乙肝患者必须严格戒酒,不能吃过度油腻的食物,否则会造成乙肝肝硬化发病率的提高。

乙肝是怎么得的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引起,乙型肝炎患者和HBV携带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乙肝主要有四种传播方式,第一种是母婴垂直传播,得了乙肝的母亲可能把乙肝遗传给孩子,这种传播极少数由宫内感染引起,大多数是因为围产期、围手术期管理不严格造成。第二种传播方式是血液传播,主要由输血传播,是国内比较常见的传播方式。第三种传播方式是性传播,患有乙肝的成年人通过性行为传播的几率比较小。第四种是医源性传播,医学上很多侵袭性的操作行为可能会造成乙肝的传播。

打乙肝疫苗注意事项

绝大多数人在接种乙肝疫苗或其他疫苗以后都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对疾病就具有了抵抗的能力,但有一部分人对乙肝疫苗的反应性很差,注射疫苗无法产生有效的乙肝抗体,因此建议注射乙肝疫苗以后1到2个月的时间到医院检查,是否已经产生了乙肝的表面抗体,即保护性抗体,没有保护性抗体时可能被乙肝病毒感染,建议积极监测,乙肝疫苗产生的抗体在体内存在的时间会很长,建议3到5年左右复查一次。对于会经常接触到乙肝病毒病人血液或体液样本的高危人群,要每年进行检查。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什么意思

乙肝病毒携带者它是指表面抗原阳性,也就是说乙肝病毒核酸阳性,但是他转氨酶正常,没有乙肝病人这种恶心乏力肝区疼,没有乙肝肝炎的这种临床表现,甚至做肝穿,肝脏也没有明显的炎症,所以这一类病人我们叫乙肝病毒携带。

乙肝准妈妈在生育前应做好哪些准备

乙肝准妈妈在生育前应做好孕前检查、乙肝病毒感染的相关检查、母婴阻断咨询、乙肝生育咨询和评估,当医生认为适合怀孕后再服用叶酸备孕。

常规的孕前检查包括:血常规检查、血型、尿常规检查、子宫卵巢B超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病毒性肝炎、梅毒、艾滋病等检测、“套氏(TORCH)”检查、妇科体检、宫颈脱落细胞检查和人体乳头瘤病毒(HPV)检查等。

“TORCH”检查是指一组病原体的检测:“T”代表弓形虫(Toxoplasma),“O”代表其他(Others,即梅毒等其他性传播疾病),“R”代表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C”代表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H”代表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这些病原体感染常常会导致妇女流产、早产、胎儿宫内死亡、胎儿脑积水、神经发育障碍、先天性心脏病等,对优生优育和习惯性流产的病因分析有参考价值。如果风疹抗体阴性,建议先接种风疹疫苗再考虑怀孕。风疹疫苗接种后三个月内应注意避孕,不要怀孕。如果检测弓形体IgM抗体(+),提示近期有弓形虫感染,建议先进行治疗再怀孕。

妇科检查:筛查细菌性阴道病、念珠菌性阴道病、衣原体感染和其他生殖系统疾病。如果发现有相关的妇科疾病,最好先彻底治疗后再怀孕,以免怀孕后引起流产、早产等。如果发现宫颈有重度炎症及癌变(如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I、II、III级)或宫颈癌,则需要先进行治疗,治疗后再酌情决定是否可以怀孕。

对于有过反复流产史、胎儿畸形史或其丈夫有遗传病家庭史的女性,应建议进行染色体检测。对于月经不调的女性,可进行性激素六项的测定(促卵泡成熟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泌乳素、雄激素等),必要时还可检测甲状腺功能。

乙肝病毒感染的相关检查包括:肝功能、乙肝五项、HBV DNA、甲胎蛋白(AFP),肝胆脾彩超检查。这些检查有利于医生对乙肝准妈妈生育期间肝病的风险和母婴传播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治疗方案和母婴阻断的建议。肝功能异常的乙肝准妈妈应该先治疗,待肝功能恢复正常后再怀孕。

“大三阳”的乙肝准妈妈,尤其是HBV DNA水平较高者母婴传播的风险较大,应到有母婴阻断经验的专科医院生育。正在进行乙肝抗病毒治疗的准妈妈要经过医生认真评估,判断疗效,决定能否停药。不能停药的准妈妈应该推迟生育时间,必需要生育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较安全的药物边治疗边生育。有肝硬化的乙肝准妈妈生育要十分慎重,应进一步做凝血酶原时间、胃镜等检查,评估妊娠和生育的风险,权衡利弊后再决定是否生育。

经过孕前检查和咨询,可以怀孕的准妈妈,应该和其他准妈妈一样开始服用叶酸备孕。叶酸可以预防胎儿发生神经管畸形(如脊柱裂、无脑畸形等),预防妊娠期贫血。叶酸的服用剂量是:一般妇女每天400微克,有不良孕产史的人每天800微克,个别治疗剂量按照医生的要求增加,一般从孕前3个月一直服到早孕12周左右。

乙肝准妈妈的老公也应该进行乙肝五项检查,如果乙肝表面抗体阴性,应该先注射乙肝疫苗,预防乙肝的性传播。在准备要宝宝前,老公也要忌烟、忌酒,和妻子同心协力生个健康宝宝。

乙肝抗体多高算有免疫力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9年发布的《乙型肝炎疫苗:WHO立场性文件》中指出:接种了3针基础免疫的乙肝疫苗后1~3个月检测抗体水平,若“抗HBs抗体≥10 mIU/ml,则可视为机体已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具备了抵御能力。”

因此,乙肝妈妈所生宝宝在出生后都常规注射了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了乙肝疫苗,一般情况下体内都会有足够的抗体。所以乙肝妈妈不用反复给孩子取抽血检查。

那为什么3针后检查抗体时,如果抗体< 100 mIU/ml会告诉家长,孩子的抗体不算太高,需要加强一针乙肝疫苗呢?有些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接种乙肝疫苗后抗HBs滴度峰值越高,其下降至≤10 mIU/ml所需的时间也就越长。

因此,如果完成3针疫苗后抗体< 100 mIU/ml,则被视为孩子对乙肝疫苗“低应答”,尽管已经有了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持续时间可能较短,因此建议孩子再加强1针乙肝疫苗。但是,孩子在2个月时还没有接种第3针乙肝疫苗。等第3针疫苗接种后,抗体会自动升高的。所以,家长不要太着急。

新生儿抵抗力较差,医院里病毒、细菌较多,反复到医院反而会增加孩子感染其他疾病的风险。现在的母婴阻断技术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绝大多数乙肝妈妈都会生下健康宝宝的。

什么是干扰素的“后续作用”

最近有一位病人使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一年,尽管HBV DNA已经下降得较低的水平,但仍未达到e抗原的血清学转换。他很犹豫是否要停用干扰素,来信问我:是不是停用干扰素就得长期服药了?我想起了以前的一位女病人。

这位女病人在我院参加干扰素临床试验,效果很好。不幸的是,在治疗8个月时出现了干扰素引起的甲状腺疾病,无法继续使用干扰素治疗。可她的e抗原水平已经很低,距离血清转换仅一步之遥。是停用干扰素还是继续治疗呢?我建议她停用干扰素。因为她继续治疗后很可能加重她的甲状腺疾病。她很犹豫,但也十分害怕甲状腺疾病加重。这时,我告诉她干扰素有时还会有“后续作用”。

于是,她停止了干扰素的治疗。我继续在门诊对她进行跟踪随访。结果正像我希望的那样,干扰素的“后续作用”在她的身上发生了!她停药后不仅HBV DNA没有反弹,而且还发生了e抗原的血清学转换。继续随访2年,这位病人一直保持乙肝没有复发。

那么,什么是干扰素的“后续作用”呢?科学家通过多年的观察发现,干扰素停药后,一些在治疗期间未发生e抗原血清学转换的病人还可能继续发生血清学转换,甚至有3%~5%的患者发生表面抗原血清学转换,真正达到清除乙肝病毒的目的。这就是干扰素的后续作用。

不过,这种“后续作用”一般都发生在干扰素治疗期间HBV DNA小于10的3次方或/和表面抗原定量低于1000 IU/ml患者的身上,对于治疗期间HBV DNA没有下降的患者或表面抗原较高的患者,在干扰素无效停药后,还得依靠其他抗病毒药物治疗才会控制疾病的进展。

最近向我提问这位病人是否停药,主要取决他对干扰素的耐受情况。如果干扰素对他的副作用或伤害较大,难以耐受,可以停药观察。但如果没有明显的副作用,也可以继续治疗3-6个月。

治疗乙型肝炎,还会有新药吗

近年来,丙型肝炎的治疗有了重大进展,治疗3~6个月,90%以上的丙肝病毒感染者可获得痊愈。这让乙肝病毒感染者十分眼热。有人盼望:“什么时候能有更新的药物出现,使乙肝病毒感染者完全治愈呢?”有人担心:“现在的抗病毒药大多需要长期服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耐药。如果目前的抗病毒药物都耐药了,会不会无药可治了?还有新药吗?”

科学家们不会忘记全球2.4亿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人们在努力探索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新药。阿德福韦酯和替诺福韦酯有潜在的肾损害,已经证实有些患者在遗传学方面对这两种药物特别敏感,容易发生肾损害。

人们将目前上市的替诺福韦酯——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英文缩写:TDF)的化学结构进行了改进,成为替诺福韦艾拉酚胺富马酸(tenofovir alafenamide fumarate,英文缩写:TAF)。虽然这两种药都属于替诺福韦的前体药,“TAF”的治疗剂量仅为“TDF”的1/10,即可达到“TDF”相同的抗病毒疗效,而且大大减少了药物对肾脏毒性。目前,被称为“TAF”的替诺福韦正在我国进行临床试验。

吸取了丙型肝炎直接抗病毒药物的研究经验,科学家们也开始对乙肝病毒复制的各个环节进行细致的研究,试图找到攻克乙肝病毒的方法。有人利用一种核酸聚合物抑制感染乙肝病毒的肝细胞释放乙肝表面抗原,使感染者体内的HBsAg迅速减少,达到清除乙肝病毒的目的;还有人利用一种被称为“RNA干扰”的新技术,干扰乙肝病毒的cccDNA形成模板,使病毒的转录复制保持“沉默”,从而达到根除cccDNA的目的。

还有人在研究一种可以抑制乙肝病毒核衣壳组装的药物,使病毒DNA复制后无法组装成完整的病毒颗粒;……。目前,这些研究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果。我们和所有乙肝病毒感染者一样,翘首以待这些药物研究的成功。人类战胜乙肝病毒的那一天已经不再遥远!

乙肝妈妈可不可以母乳喂养

乙肝妈妈的乳汁中确实能够检测出乙肝病毒的抗原和HBV DNA,但是,乳汁病毒含量极低,仅为母亲血液中病毒含量的1/10000~1/1000。且初乳中病毒含量较高,到产后个月再检测,大多数母亲的乳汁中HBV DNA已经检测不到,仅有18%HBV DNA≥10的6次方拷贝/ml的母亲乳汁中还能检测到微量的HBV DNA。

而且,循证医学的证据已经充分说明,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无论其感染状况如何(“大三阳”或“小三阳”,HBV DNA水平高或低),在新生儿正规免疫后母乳喂养均不会增加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风险。因此,根据母亲乳汁中的HBV DNA水平来决定是否母乳喂养完全没有必要,也没有依据。国内外没有一家乙肝防治指南建议检测母亲乳汁中的乙肝病毒。

除了孩子出生时注射的那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以外,孩子的抗体主要来源于乙肝疫苗的刺激。乙肝疫苗是现代科学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乙肝病毒的基因片段插入酵母细胞或仓鼠卵母细胞的基因中,重新组成新的基因,利用这些细胞的复制生产出来含有乙肝病毒片段的疫苗。这种基因重组疫苗非常安全,它进入体内并不像乙肝病毒那样侵入肝细胞做“坏事”,而是模仿乙肝病毒的“坏样子”,在体内调动并训练免疫系统产生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保卫机体不受乙肝病毒的侵害。

人的免疫系统有很强的记忆力。只要孩子的免疫系统对乙肝疫苗产生了“应答反应”,孩子的免疫细胞就会牢牢乙肝抗原的“坏样子”。因此,在孩子有了抗体之后,如果真有抗原侵入体内,抗原不仅不会“消耗”抗体,而且还会刺激免疫细胞产生更多的抗体。

抗体的下降并非抗原的消耗,而是抗体自身的代谢,就像体内的红细胞寿命是120天一样,到一定寿命,抗体自然代谢掉了。但大家不用担心,免疫细胞还会源源不断的制造出抗体加以补充,只不过如果没有抗原的再次刺激,补充的抗体产量会逐渐减少,直到下一次抗原的侵入。

不仅如此,已有许多研究证实,母乳喂养不会影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乙肝妈妈所生后代母乳喂养和配方奶喂养在三针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是一样的。这足以证明,乙肝妈妈没有必要整天想着带着孩子去医院抽血检查,母乳喂养不会“消耗”乙肝抗体,不会影响孩子抗体的产生和母婴阻断效果。

甲肝

相关偏方

甲肝方

黄疸性肝炎。

相关资讯

甲肝怎么预防

甲肝怎么预防:   甲型肝炎属于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这类疾病是可防可治的,一般只要养...

甲肝怎么用药

甲肝怎么用药:   部分急性甲肝患者临床症状隐匿,无明显不适,隐性发病。部分急性甲肝...

甲肝怎么检查

甲肝怎么检查:   病毒性甲型肝炎是急性肝炎的一种,它主要通过粪口传播,也就是消化道...

甲肝能治愈吗

甲肝能治愈吗:   甲肝又称为甲型病毒性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病变...

甲肝可以治愈吗

甲肝可以治愈吗: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