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mai

小麦

养心神、敛虚汗
性味归经: 性凉,味甘。入心、脾、肾经。
产地:东北三省、陕西、内蒙古。
科属:禾本科。
适宜人群:心血不足、心悸不安、多呵欠、失眠多梦、喜悲伤欲哭以及脚气病、末梢神经炎、体虚、自汗、盗汗、多汗等症患者适宜食用;妇人回乳也适宜食用。
相关中药:小麦

小麦的功效与作用

养心益脾,除烦止渴,利尿。

1.小麦性凉,味甘,具有养心神、敛虚汗、生津止汗、养心益肾、镇静益气、健脾厚肠、除热止渴的功效,对于体虚多汗、舌燥口干、心烦失眠等病症患者有一定辅助疗效,特别是浮小麦(小麦用水淘,不沉于水的叫“浮小麦”,它有补心敛阴止汗,治疗自汗盗汗的功效)的效果更好,它可以治疗腹泻、血痢、无名毒疮、丹毒、盗汗、多汗等症。

2.养心除烦:面粉含有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E具有恢复体力、防止精神恍惚的作用。

3.健肠护肝:经常食用面粉能强健内脏与肠胃,对于更年期妇女来说,食用未精制的小麦还有缓解更年期综合征的作用。

4.小麦苗除了含有大量活性矿物质、维生素、蛋白质、和微量元素之外,还可除烦热、疗黄疸、解酒毒。经常食用小麦苗,可抑制癌细胞滋生,清除体内铅、汞、铝、铜等有毒金属,降低高血压等。

5.常食小麦可以预防衰老。同时,小麦中含有的胆城,能够增加记忆力、提高智力。

6.小麦可除烦、止血、利小便、润肺燥,对于更年期妇女,食用未精制的小麦能缓解更年期综合征。

介绍

小麦,又叫麸麦、浮麦。小麦的原产地为波斯(现在的伊朗),在公元前就开始栽种,是人类第一次栽培的农作物。中国小麦栽培史:小麦的栽种起源于西亚,五千年前传入中国。之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种植栗米为主的农耕饮食文化。据史书记载,公元前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已经栽培小麦,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栽培的范围扩大。到战国时期石转磨的发明使得小麦的食用在当时得到推广,面粉制品的出现,从而进一步促进小麦栽培的发展。明朝时期,小麦的种植遍及全国。

小麦的种子经过加工,磨制成面粉后可以食用。小麦是中国人民的主要粮食之一,也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栽培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分为普通小麦、密穗小麦、硬粒小麦、东方小麦等品种。小麦可直接做成酱油等,不过其最主要的用途还是制成面粉。它的颖果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蛋糕、面条、水饺、包子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伏特加和生质燃料。

营养价值

小麦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粗纤维、钙、磷、钾、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烟酸等成分,还有一种尿囊素的成分。此外,小麦胚芽里还富含食物纤维和维生素E,以及少量的精氨酸、淀粉酶、谷甾醇、卵磷脂和蛋白分解酶。

每100g小麦含有:

热量33gkcal;蛋白质 11.9g;碳水化合物75.2g;脂肪1.3g;膳食纤维10.8g

热量:1326千焦
膳食纤维:10.8克
胆固醇:—
蛋白质:11.9克
脂肪:1.3克
碳水化合物:75.2克
维生素A:—
维生素B1:0.4毫克
维生素B2:0.1毫克
烟酸:4毫克
维生素C:—
维生素E:1.82毫克
钙:34毫克
磷:325毫克
钾:289毫克
钠:6.8毫克
镁:4毫克
铁:5.1毫克
锌:2.33毫克
硒:4.05毫克
铜:0.43毫克
锰:3.1毫克

用法用量

7-8月。

日常用法

浮小麦止盗汗
方法:取50克大米,6颗红枣,30克小麦,淘洗干净,放入砂锅中,加800毫升清水,煮至小麦熟透,捞去小麦取汁,放入大米和红枣,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至米粒熟烂的稠粥食用。
此粥具有补虚益气、养心的食疗功效,适合阴虚的盗汗者食用。


炒面治小儿腹泻


方法:揉好的面条适量,放在锅内炒黄,研成细末,用温开水冲服,治小儿因饮食不当、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


通草小麦汤治小便淋沥


方法:将40克小麦、10克通草洗净,砂锅置火上,放入小麦和通草,倒入600毫升清水,煎煮40分钟,去渣取汁饮用。
此汤有清热利尿的作用,可用于老人小便淋沥、滞涩不通,还能改善烦热不安等不良情绪。


鸡血米酒小麦粥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方法:取200毫升的鲜鸡血,加入50克米酒搅拌均匀;取100克小麦仁淘洗干净,汤锅置火上,倒入500毫升清水,大火烧开后放入小麦仁,转小火煮至小麦仁熟透的稠粥,加入鸡血酒煮15分钟食用即可。
此粥能补气、益肾,适合气虚型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女性食用。


小麦甘枣汤改善更年期不适症状


方法:将50克小麦、10克甘草、8颗红枣洗净,砂锅置火上,放入小麦、甘草和红枣,倒入500毫升清水,中火煮30分钟,喝汤吃枣。每天早晚各吃1次。
此汤具有养心安神、除烦、益气养血的食疗功效,有助于改善潮热汗出、烦躁心悸、忧郁易怒等更年期不适症状。


陈年小麦粉外敷治火烧伤


方法:将陈年小麦粉炒至黑色,以筛过细,撒于患处。如皮已烂,则干敷;如尚未破,用陈菜油拌匀调涂。可清热凉血,止痛,辅助治疗火、油烫伤。

小麦粉洗葡萄更干净


方法:取1大勺小麦粉倒入盆中,加入清水搅匀,然后将成串的葡萄放入小麦粉水中浸泡5分钟,用手提着葡萄的蒂梗反复在小麦粉水中涮洗,附着在葡萄表皮的脏东西很容易就会被小麦粉水粘带下来,然后再将整串的葡萄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即可。这个方法简单有效,且保证了葡萄的原汁原味。

适宜搭配及妙方

与鸡蛋搭配可提高人体免疫力。

小麦+红枣=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增加食欲、补益脾胃,与小麦搭配、具有健胃健脾的功效。

小麦+麦冬=小麦配以清心除烦、养阴润肺的麦冬,具有养心益肺的功效。

小麦+灵芝=灵芝补肾益精,亲身延年,镇静强心、降压、抗效劳、两则搭配,具有补气益血、养心安神的功效。  

搭配禁忌

小麦+枇杷:导致腹痛
小麦+蜂蜜:会引起身体不适
小麦+食用碱:会破坏维生素

禁忌

1.心血不足、心悸不安、多呵欠、失眠多梦、喜悲伤欲哭以及脚气病、末梢神经炎、体虚、自汗、盗汗、多汗等症患者适宜食用。此外,妇人回乳也适宜食用。

2.患有糖尿病等病症者不适宜食用。

3.食用小麦时应该注意少放碱或者不放碱,因为碱能使所有面食中的营养如维生素E1、维生素B2等维生素以及多种酶被破坏掉50%-100%。油炸会破坏小麦面粉中的营养素,所以尽量不用油炸;油炸时温度也不宜过高。

4.小米加工成面粉时,加工精度越高,面粉中的营养含量越低。因此,平时不宜常食用精白面粉。

5.小麦含有少量的氮化物,可以起到类似镇静剂的作用,慢性肝病患者不宜食用,易引起嗜睡现象。

典故

《本草纲目》认为小麦“陈者煎汤饮,止虚汗”。 “陈者煎汤饮,止虚汗”——《本草纲目》

保存方法

小麦粉正常的色泽为白中略带浅黄色,不正常的小麦粉为灰白色或青灰色。散装小麦粉选购时用手握紧成团,久而不散的小麦粉含有水分较高,不易储存。正常小麦粉应无酸、霉等异味。取少量入口品尝应无牙碜的

小麦粉应放在干燥通风处保存,并尽快食用。

相关偏方

糯米小麦粥(散)

小儿自汗、盗汗。

小麦大枣煎

小儿夜啼。

黑豆小麦煎

小儿自汗、盗汗。

小麦方

适用于白癜风。

小麦冰片粉

小儿口腔炎。

相关食疗

小麦红枣排骨汤

小麦有养心安神的功效,红枣、甘草都能补脾益气,三味配伍有补益心脾之效。

蛎芪枣小麦粥

补虚养精。适宜盗汗之人食用。

小麦仁黄豆浆

小麦是药食两用食物,在药用时常作、为益气、除热、养心、安神药,中药处方用浮小麦,其防...

鹌鹑羊肉小麦汤

补气补血,滋阴壮阳。适用于年老或病后体虚、血虚头晕、身体瘦弱、面色萎黄、体困神疲等气血两虚之症。

小麦淮山粥

养心补虚,健脾开胃。适宜脾胃虚弱之人调补用。

相关茶方

浮小麦茶

养心止汗。

小麦百合安神茶

益气养阴,清热安神,可治神志不宁、心烦意躁、失眠多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