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楝
川楝的功效与作用
果实:味苦,性寒,有小毒。泻火,止痛,杀虫。川楝皮:味苦,性寒,有毒。杀虫。除湿热、止痛、杀虫。
川楝主治
果实:治胃痛,虫积腹痛,疝痛,痛经。用量4.5~9g。川楝皮:治蛔虫病。用量9~15g。
川楝选方
1.治胃痛、肝区痛:(金铃子散)川楝子、延胡索各等量,研细粉,每服3~9g,每日2~3次,黄酒为引;亦可水煎服。2.治胆石病(气滞型):川楝子、木香、枳壳、黄芩各9g,金钱草30g,生大黄6g,水煎服。有梗阻与感染的肝胆管结石不在此例。3.治鞘膜积液:川楝子、陈皮各12g,橘核、车前子、萆薢、猪苓、泽泻、通草各9g,水煎服。每日1剂,6~9剂为一个疗程。服药前进行一次抽液。4.治蛔虫病:川楝素片50mg(内含川楝素25mg)1~2岁,1~1.5片;2~4岁,2~4片;4~8岁,4~6片;8~15岁,6~8片;成人8~10片,一次服下,不服泻药。
川楝药用部位
来源于楝科楝属川楝的果实、树皮及根皮入药。乔木,高10m;幼枝密被褐色星状鳞片,老时无,暗红色,具皮孔,叶痕明显。2回羽状复叶长35~45cm,每1羽片有小叶4~5对;具长柄;小叶对生,具短柄或近无柄,膜质,椭圆状披针形,长4~10cm,宽2~4.5cm,顶端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两面无毛,全缘或有不明显钝齿,侧脉12~14对。圆锥花序聚生于小枝顶部之叶腋内,长约为叶的1/2,密被灰褐色星状鳞片;花具梗,较密集;萼片长椭圆形至披针形,长约3mm,两面被柔毛,外面较密;花瓣淡紫色,匙形,长9~13mm,外面疏被柔毛;雄蕊管圆柱状,紫色,无毛而有细脉,顶端有3裂的齿10枚,花药长椭圆形,无毛,长约1.5mm,略凸出于管外;花盘近杯状;子房近球形,无毛,6~8室,花柱近圆柱状,无毛,柱头不明显的6齿裂,包藏于雄蕊管内。核果大,椭圆状球形,长约3cm,宽约2.5cm,果皮薄,熟后淡黄色;核稍坚硬,6~8室。花期3~4月;果期10~11月。栽培。
川楝选购保存
海南、广东、云南、四川、贵州、湖北、甘肃。日本也有分布。
川楝相关中药
川楝中药配伍
川楝相关方剂
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活血化瘀,温经止痛。
行气活血,清热解毒。
清热解毒,行气活血,泻下散结。
清热解毒,攻下散结,行气活血。
川楝相关偏方
甲癣。
疝。
小肠疝气疼痛。
热厥心痛。
瘀滞型阑尾炎。
川楝相关食疗
将上5味加水适量,滤渣取汁取。日服1次。
利胆解热。适用于急性胆囊炎。症见右上腹持续疼痛,阵发性加重,并向右肩背蔓延,伴口苦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