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李的功效与作用
根:味苦,性寒;清热解毒,利湿,止痛。种仁:味苦,性平;活血祛瘀,滑肠,利水。
李主治
根:治牙痛,消渴,痢疾,白带。种仁:治跌打损伤,瘀血作痛,大便燥结,浮肿。用量根9-15g;种仁9-12g。
李药用部位
来源于蔷薇科李属李的根和种仁入药。落叶乔木。高9-12m。叶片长圆倒卵形、长椭圆形,稀长圆卵形,长6-10cm,宽3-5cm,顶端渐尖、急尖或短尾尖,基部楔形,边缘有圆钝重锯齿,常混有单锯齿,幼时齿尖带腺,叶面深绿色,有光泽,侧脉6-10对,不达到叶片边缘,两面均无毛,有时下面沿主脉有稀疏柔毛或脉腋有髯毛;托叶膜质,线形,顶端渐尖,边缘有腺,早落;叶柄长1-2cm,通常无毛,顶端有2个腺体或无,有时在叶片基部边缘有腺体。花通常3朵并生;花梗1-2cm,通常无毛;花直径1.5-2.2cm;萼筒钟状;萼片长圆卵形,长约5mm,顶端急尖或圆钝,边有疏齿,与萼筒近等长,萼筒和萼片外面均无毛,内面在萼筒基部被疏柔毛;花瓣白色,长圆倒卵形,顶端啮蚀状,基部楔形,有明显带紫色脉纹,具短爪,着生在萼筒边缘,比萼筒长2-3倍;雄蕊多数,花丝长短不等,排成不规则2轮,比花瓣短;雌蕊1枚,柱头盘状,花柱比雄蕊稍长。核果球形、卵球形或近圆锥形,直径3.5-5cm,栽培品种可达7cm,黄色或红色,有时为绿色或紫色,梗凹陷入,顶端微尖,基部有纵沟,外被蜡粉;核卵圆形或长圆形,有皱纹。花期4月;果期7-8月。栽培。
李选购保存
除台湾、新疆、西藏、内蒙古外,其他省区广泛种植。
李相关中药
李中药配伍
李相关方剂
解肌透疹。
少小身热。
小儿暴有热,得之二三日。
小儿身热。
1.《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一切诸肿。 2.《普济方》:小儿疳食,气急肿满。
口中疳疮。
李相关偏方
肺脓疡,肺痈,咳嗽,发热胸痛者。
舒肝止痛,健脾生津,消食利水。可改善肝硬化。
润肠通便。适用于长期便秘。
小儿身热。
少小身热。
李相关食疗
李子中果酸含量较丰富,可促进胃酸和胃消化酶的分泌,促进肠胃蠕动。
据《本草纲目》记载,李子花和于面脂中,有很好的美容作用,可以去粉滓黑斑,令人面泽,对...
新鲜李子中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对治疗肝硬化、肝腹水有益。
李子中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
据《本草纲目》记载,李子花和于面脂中,有很好的美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