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egen

茄根

清热利湿,祛风止咳

茄根

别名:茄母、紫茄、红茄

性味:味,性

归经:归、大小肠经。

茄根的功效与作用

可解毒,止痛,止血,活血,清热,止咳,散瘀消肿,祛风通络;

根:味甘、微苦,性平。入脾、胃、大小肠经。

茄根主治

用于久痢便血,脚气,齿痛,冻疮,手脚麻木,龋齿痛,痔疮肿痛,乳癌溃烂,乳头裂,子宫脱垂,皮肤溃疡等症。

茄根成分

主含苯丙素类,如香草醛、异东莨菪素、对氨基苯甲醛、咖啡酸乙酯等成分。具有抗炎,止血等作用。

茄根用法用量

日常用量:茄根:18.5~35g。水煎服。外用:鲜白茄或叶捣烂外敷。

茄根的禁忌

脾胃虚弱者慎用。孕妇、儿童慎用。

茄根选方

1、风湿性关炎

组成:白茄根(或紫茄根)93.8克米酒1瓶

用法:将茄根洗净、切碎、晒干,置玻璃瓶内,浸泡米酒一星期。早晚各服15.0毫升。

2、痛风、关节发炎

组成:紫茄根头75.0克(或二棵),紫茎牛膝根112.5克

用法:水5碗煎2碗,早晚各服1次。

3、慢性支气管炎

组成:紫茄根75.0克,白紫苏11.3克,胡枝子30.0克,矮地茶30.0克

用法:水3碗煎1碗,第2次水3碗煎8分,2次煎液合并混匀,早晚各服1次。

4、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组成:白茄根37.5克半,菝葜18.8克,鹿衔草18.8克,干地黄11.3克,山芝麻根18.8克

用法:水3碗煎1碗,第2次水2碗半煎8分,2次煎汤混合后分2次服。

5、久痢

组成:茄根(炒炭)11.3克,白石榴皮11.3克,乌糖15.0克,雨神翼30.0克

用法:先将三药晒干,研细末,加入乌糖,开水冲服。

6、乳房肿痛

组成:茄蒂11.3克,杏仁粉、食用醋少许

用法:先将茄蒂焙干,研细末,与杏仁粉合用调匀,再加少许醋调涂患处。

7、尿血、便血

组成:白茄根30.0克,葎草30.0克,乌蔹莓18.8克,藕节18.8克,车前草18.8克

用法:水5碗,煎2碗,分2次服。

8、肺虚咳嗽

组成:白茄子56.3~112.5克,蜂蜜30.0毫升

用法:水5碗,煎2碗,主渣。加蜂蜜调服。分2次服。

9、跌打损伤

组成:老黄茄大者切厚片、焙干为末,米酒适量

用法:每次服3.0克,以温酒调服。

茄根药用部位

为茄科植物茄的根和茎。植物形态详"茄子"条。 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 一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茎直立,基部木质化,绿色或紫色,无刺或有疏刺,全体被星状柔毛。叶互生,叶片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先端钝尖,基部通常歪斜,边缘波状浅裂。聚伞花序侧生,具数朵花,花萼钟形,花冠紫蓝色。浆果球形、卵形或长椭圆形,白色、青白色或紫色,即茄子。秋季采根,切片晒干。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各地均有栽培,为常食蔬菜。

茄根选购保存

以根条粗壮、表面浅灰黄色、断面黄白色者为佳。

茄根相关中药

曼陀茄根

茄根相关方剂

史国公药酒

祛风除湿,活血强筋。

中华跌打丸

消肿止痛,舒筋活络,止血生肌,活血祛瘀。

袪风舒筋丸

祛风散寒,除湿活络。

茄根相关偏方

茄根方

可用于冻疮未溃。

痛经寒凝血脉方

活血散寒通经。适用于寒滞少腹而致痛经。

宫颈癌外治方

祛腐生肌。适用于宫颈癌中期。

冻疮通用方

散血消肿。可消除冻疮红肿裂口。

茄根相关食疗

榴皮茄根饮

收敛止痢。适用于慢性痢疾,久治不愈者。

白茄根酒

抗过敏。适用于各种过敏性荨麻疹。

茄根酒

适用于过敏性荨麻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