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慈菇

山慈菇的功效与作用
山慈菇的功效与作用1.清热解毒(痈疽疔毒,瘰疬痰核) 用治痈疽发背,疔疮肿毒,瘰疬痰核,蛇虫咬伤等,内服、外用皆可。
山慈菇的功效与作用2.消痈散结(癥瘕痞块) 用治癥瘕痞块和多种肿瘤,可配伍土鳖虫、穿山甲、蝼蛄等同用。现在主要用治肝硬化,对软化肝脾、恢复肝功能有明显的疗效。对于用治甲状腺瘤,可配伍白七叶一枝花、浙贝母等同用。
山慈菇的功效与作用3.其他 治由风痰所致的癫痫等病。
山慈菇图片
山慈菇图片
山慈菇图片
山慈菇图片
山慈菇用法用量
3~10g,水煎服;外用适量。
山慈菇选方
1.化脓性指头炎 鲜山慈姑25g,洗净、捣烂后,加米醋3ml和匀稍蒸温,用塑料薄膜包敷患指,每日换药1次。7例患者经3~4日治疗后,全部获愈。
2.食管癌 山慈姑250g,蟹壳50g(煅、研为末),蜂蜜200g。将山慈姑用水2碗煎至1碗汁,去山慈姑后纳入蟹壳粉和蜂蜜,搅拌均匀煮数沸后即成。每次服用2汤匙,每日4次,连用10剂为1个疗程。共治疗10例患者,全部获效。
3.食管贲门癌梗阻 山慈姑200g,硼砂80g,硇砂、三七各20g,冰片30g,沉香50g。共研细末,每次10g,每日4次,10日为1个疗程;服完1个疗程后改每次10g,每日2次,以巩固疗效。马吉福共治疗118例患者,服药后吞咽梗阻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显效64例,有效38例,无效16例。
4.乳腺增生症 山慈姑、半枝莲、鹿角霜各等份。共研细末,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4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2周为1个疗程。肝郁痰凝型,加服逍遥丸。苏力等共治疗100例患者,治愈34例,显效32例,好转27例,无效7例。
5.血栓性静脉炎 山慈姑90g,碾碎后用75%酒精500ml浸泡7日,用其浸泡液于患处用手掌搓擦至皮肤发热,每日3~5次,7日为1个疗程。赵秀珍等共治疗50例患者,治愈42例,好转6例,无效2例。
山慈菇药用部位
本品为兰科植物杜鹃兰、独蒜兰或云南独蒜兰的干燥假鳞茎。主要产于四川、贵州等地。夏、秋两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及泥沙,分开大小,置沸水锅中蒸煮至透心,干燥。切片或捣碎用。 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 多年生草本。假球茎近于烧瓶状,长0.53厘米,基部宽5?15毫米,肉质,外表绿白色带粉红色,内面白色,粘质,下部生多数灰白色须根。每年早春从假球茎下部侧方生小假球茎,常常数个横生成串。叶1片,顶生于假球茎之上,长披针形或椭圆形,通常长8?10厘米或更长,宽3?5厘米或偶达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鞘状抱茎。夏季抽叶开花(花叶同期),花葶生一起假球茎顶端,直立;花1朵,俯垂,桃粉红色,长3?4厘米;花瓣与背萼片先端急尖,唇瓣前部边缘流苏状。其中间有3?5(少数为2)条呈波状或平直的褶片,先端近平截,有时且凹缺;子房较花短。蒴果圆筒形,具棱。 生于山坡林下及石岩等阴湿处。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及陕西、甘肃、湖北等地。
山慈菇相关中药
山慈菇相关方剂
凉血解毒,消肿止痛,利咽喉。
活血解毒,软坚散结。
益气活血,解毒化痰。
疏肝活血,软坚散结。
化痰开窍,辟秽解毒,消肿止痛。
山慈菇相关偏方
适用于小儿流涎。
产后气血虚,胞衣不下。
肝气郁结乳痈。
急性乳腺炎。
乳腺增生。
山慈菇相关食疗
适用于前列腺炎。
泻热散郁。适用于面部黑斑、粉刺。
山慈菇相关茶方
解毒,化痰,消肿。
清热解毒。
解毒利咽。用于治疗口臭、慢性咽炎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