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ngdihuang

地黄

滋阴养血,补精益髓

地黄

别名:生地、生地黄、怀生地、熟地黄、大生地、鲜地黄

性味:味,性

归经:归经。

体质:血虚、阴虚体质

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人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

用法用量:鲜地黄12~30g。生地黄10~15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养血、填精髓、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地黄的功效与作用1.清热凉血(温热病热入营血证) 用治温热病热入营血之身热夜甚、口干、神昏、舌绛、吐衄便血、斑疹紫黯,常与玄参、金银花等药同用,如清营汤;亦常与赤芍、牡丹皮等同用,如清热地黄汤。若用治热病后期,余热未清,阴分已伤,夜热早凉,多与青蒿、鳖甲等同用,如青蒿鳖甲汤。本品为清热凉血之要药。

地黄的功效与作用2.养阴生津(阴虚证) 用治热病伤津,烦渴多饮,常与养阴生津之麦冬等配伍,如益胃汤;用治内热消渴,热伤津液,大便秘结,常与玄参、麦冬配伍,如增液汤。本品清退虚热,养阴生津功用颇佳。

地黄的功效与作用3.止血(血热出血证)用治血热呕血衄血,便血崩漏,常与鲜荷叶、生侧柏叶同用,如四生丸。

地黄图片

地黄

地黄图片

地黄

地黄图片

地黄

地黄图片

地黄

地黄图片

地黄主治

鲜地黄:用于温病热盛,烦躁口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尿血,咽喉肿痛。用量12~30g,水煎服。 生地黄:用于热病烦躁,发斑发疹阴虚低热,消渴,吐血,衄血,尿血,崩漏。用量9~15g,水煎服。 熟地黄: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生地黄:具有改善胰岛β细胞,滋阴清热,凉血止血功能,降低血胰岛素抵抗水平,细胞葡萄糖自身平衡的作用,对糖尿病有一定的效果。 用于温热病热人营血所致的身热、口干、舌红或绛等症;热迫血溢所致的吐血、舰血、尿血、便血、崩漏等出血症;血热所致湿疹、荨麻疹及皮癖等皮肤病;并多用于热病伤阴所致的舌红口干、烦渴多饮、肠燥便秘及温热病后余热未清、津液已伤的夜热早凉,或某些慢性病由于阴虚内热的潮热证。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支气管哮喘、传染性肝炎、原发性高血压、肺结核、糖尿病、咽喉炎、神经性皮炎、脊柱肥大症、席汉综合征、红斑狼疮性肢痛、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

地黄成分

现代药理研究,水煎剂有抗炎作用,有报道可降低血糖,对肾上腺皮质功能及皮质醇分解代谢有一定影响,生地还有强心,止血,补血,保肝,免疫调节,抗衰老,抗肿瘤等作用。

地黄用法用量

日常用量:9~15g,鲜品用量加倍,或以鲜品捣汁入药。 鲜生地味甘苦性大寒,作用与干地黄相似,滋阴之力稍逊,但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之力较强。 糖尿病 可用生地黄15g,黄连3g,天冬12g。水煎服,每日1剂。

地黄的禁忌

脾虚泄泻、胃虚食少、胸膈多痰者慎用。不宜于贝母、芜荑同用。

服用时,忌食萝卜、葱白、韭白、薤白。

气血虚弱的孕妇慎用。

地黄选方

1、治身热夜甚、舌绛烦渴:生地黄15g,犀角30g,竹叶心3g,玄参、金银花、麦冬各9g,丹参、连翘各6g,黄连5g。犀角先煎,后下余药。每日3次。

2.治津伤口渴、肠燥便秘:生地黄、麦冬各15g,沙参9g,玉竹4.5g,冰糖3g。水煎,去渣,分两次服用。

方一:治疗贫血

熟地黄20g,当归15g,阿胶15g,陈皮6g。水煎服,每日1剂。用药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均显增高,症状消失。

方二:治疗高血压

熟地黄20g。水煎服,每日1剂。能降低血压,改善自觉症状。

方三:治疗糖尿病

生地黄15g,黄连3g,天冬12g。水煎服,每日1剂。可使患者的尿糖、血糖逐步恢复正常。

方四:治疗关节炎

生地黄100g,水煎,分1~2次服用。能使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疼痛减轻、肿胀消退。

方五:治疗传染性肝炎

生地黄12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能改善症状和体征,特别是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方六:治疗鼻出血

鲜生地黄、鲜侧柏叶、鲜艾叶各30g,鲜荷叶3g。水煎服,每日1剂。

方七:治疗须发早白

熟地黄60g,白酒500ml。浸泡7日后服,每服1小杯,每日2次。

方八:治疗盗汗、久咳、咯血

生地黄25g,大米75g。将生地黄洗净切细后,用适量清水在火上熬沸约半小时后,滗出汁,再复熬1次,合并药液浓缩至约100ml;将大米淘洗后加水适量煮成白粥,趁热时掺入生地汁搅匀,加入白糖少许即可食用。

地黄日常食用方法

生地黄粥

材料:生地黄100g,糙米50g

调味料:冰糖适量

做法:1、生地黄加水煎煮出汁备用。

2、将糙米、冰糖一起放入锅内,加入500ml水,煮成稠粥后,再加上生地黄汁,接着转小火,再重新煮沸。稍温服食,每日2次。

养身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适用于皮肌炎属阴虚内热症,肌肉隐痛或萎缩、形体消瘦、头晕目眩、腰膝酸软。

地黄药用部位

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熟地黄为生地黄的炮制加工品。 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 多年生草本,高25~40厘米,全株被灰白色长柔毛及腺毛。根状茎肥厚肉质,呈块状,圆柱形或纺锤形,直径2.5~5.5厘米,表面橘黄色,有半月形节及芽痕,叶基生成丛,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3~10厘米,宽1.5~4厘米,先端钝,基部渐窄,下延成长叶柄,边缘具不整齐钝齿,叶上面多皱,下面带紫色。4~5月间,花茎由叶丛抽出,仅有少数较小的无柄茎生叶,花茎顶端有稀疏的总状花序;花萼钟状,5浅裂;花冠紫红色,里面常有黄色带紫的条纹,长约4厘米,花冠管稍弯曲,尖端5浅裂,略成二唇形。雄蕊4,二强,着生于花冠管的近基部处;子房上位,2室,花柱单一,柱头膨大。蒴果卵形或顶端有宿存花柱,基部有宿萼。 主要为栽培。我国大部地区皆有生产,以河南温县、博爱、沁阳、武陟、孟县等地产量最大,质地最佳。

地黄选购保存

为不规则类圆形厚片,以肥大质量重、断面乌黑油润者为佳。干品应密封,置于干燥处,防霉、防虫蛀。鲜生地黄易烂,不久藏,须储存于阴凉处,以防腐烂。

地黄相关中药

地黄叶 地黄瓜 地黄连 地黄实 干地黄 地黄花 熟地黄 草地黄芩 滇地黄连 毛地黄 毛地黄鼠尾草 海南地黄连 湿地黄耆

地黄中药配伍

鲜地黄 干地黄 干地黄 白茅根 鲜地黄 石斛 干地黄 熟地黄 水牛角 鲜地黄 细辛 干地黄 熟地黄 麻黄 熟地黄 当归 鲜地黄 淫羊藿 苍术 熟地黄 熟地黄 细辛 熟地黄 砂仁

地黄相关方剂

干地黄丸

益气补肾,生津止渴。

地黄丸

消疮疖。

六味地黄胶囊

滋阴补肾。

九子地黄丸

滋补肝肾,明目除疾。

犀角地黄汤

清热养阴,凉血散瘀。

明目地黄丸

滋补肝肾,养血明目。

更多地黄方剂

地黄相关偏方

加味地黄丸

治肾虚冷,膀耽遗溺。

地黄丸

气虚解颅。

补肾地黄丸

五软。

地黄当归金甲汤

风湿、类风湿关节炎。

当归地黄汤

口、眼、外阴黏膜皮肤溃疬。

更多地黄偏方验方

地黄相关食疗

藕蜜地黄膏

清热解毒。适用于虚热口渴,大便秘结、小便赤涩疼痛。

枸杞地黄肠粉

养血降糖,补益肝肾。

当归地黄羊肉汤

理血补虚。适用于经血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

地黄粥

滋阴补肾,益气养血。熟地黄味甘微温,滋阴补血;粳米甘平,补中气,壮筋骨,通血脉。二味...

人参五味地黄饮

该药膳具有补肺肾、益气血之功效,对于肺心病、肾不纳气等病症疗效明显。

更多地黄食疗方

地黄相关茶方

当归地黄红枣茶

养血补血,抗骨质疏松。

白芍当归滋肝茶

滋阴养肝,补血养颜,适用于肝血不足所致的面色萎黄、口唇苍白、视力减退、月经不调、头发枯黄等。

当归六黄茶

滋阴泻火,固表止汗,适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盗汗。

四物汤

行气养血、调经止痛,适用于血虚引起的脸色萎黄、苍白、月经量少、痛经等症。

石知连地首乌茶

清胃火、养肺阴,适于肺胃燥热津伤型消渴,证见形体消瘦、舌红苔黄等。

更多地黄茶 - 地黄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