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ju
野菊

野菊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降压。
主治
防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预防流行性感冒,治高血压病,肝炎,痢疾,痈疖疔疮,毒蛇咬伤。用量9-30g。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选方
1.预防流行性感冒:野菊花茎叶、鱼腥草、金银藤各30g,加水500ml,煎至200ml,每服20-40ml,每日3次。2.治感冒:野菊花、木棉花、岗梅根、东风桔、五指柑(黄荆)叶各15g,玉叶金花3g。水煎服,连服3天。3.治湿疹,皮炎:野菊花全草500g。加水1000ml,煎至500ml,过滤后湿敷患处。
药用部位
来源于菊科菊属野菊的花序或全草入药。多年生草本,高1.3m,有地下长或短匍匐茎。茎直立或铺散,分枝或仅在茎顶有伞房状花序分枝;茎枝被稀疏的毛,上部及花序枝上的毛稍多或较多。基生叶和下部叶花期脱落;中部茎叶卵形、长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3-7cm,宽2-4cm,羽状半裂、浅裂或分裂不明显而边缘有浅锯齿;基部截形、稍心形或宽楔形,叶柄长1-2cm,柄基无耳或有分裂的叶耳;两面同色或几同色,淡绿色,或干后两面成橄榄色,有稀疏的短柔毛,或下面的毛稍多。头状花序直径1.5-2.5cm,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疏松的伞房圆锥花序或少数在茎顶排成伞房花序;总苞片约5层,外层卵形或卵状三角形,长2.5~3mm,中层卵形,内层长椭圆形,长11mm。全部苞片边缘白色或褐色,宽膜质,顶端钝或圆;舌状花黄色,舌片长10~13mm,顶端全缘或2-3齿。瘦果长1.5-1.8mm。花期6-11月。生于荒野、路旁、沟边等地。
选购保存
我国除西北干旱地区外,各省区均有。朝鲜、日本及俄罗斯也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