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

薏苡的功效与作用
味甘、淡,性微寒。根茎清热,利湿,杀虫。根:利水,止咳。
薏苡主治
根茎: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水肿,脚气,蛔虫病,白带过多。根:治麻疹、筋骨拘挛。用量15-30g。
薏苡药用部位
来源于禾本科薏苡属薏苡的根、根茎入药。一年生粗壮草本,须根黄白色,海绵质,直径约3mm。秆直立丛生,高1-2m,具10多节,节多分枝。叶鞘短于其节间,无毛;叶舌干膜质,长约1mm;叶片扁平带状,开展,长10-40cm,宽1.5-3cn,基部圆形或近心形,中脉粗厚,在下面隆起,边缘粗糙,通常无毛。总状花序腋生成束,长4-10cm,直立或下垂,具长梗。雌小穗位于花序之下部,外面包以骨质念珠状之总苞,总苞卵圆形,长7-10mm,直径6-8mm,块琅质,坚硬,有光泽;第一颖卵圆形,顶端渐尖呈喙状,具10余脉,包围着第二颖及第一外开孚;第二外系孚短于颖,具3脉,第二内秽较小;雄蕊常退化;雌蕊具细长之柱头,从总苞之顶端伸出,颖果小,含淀粉少,常不饱满。雄小穗2-3对,着生于总状花序上部,长1-2cm;无柄雄小穗长6-7mm,第一颖草质,边缘内折成脊,具有不等宽之翼,顶端钝,具多数脉,第二颖舟形;外春与内魅膜质;第一及第二小花常具雄蕊3枚,花药橘黄色,长4-5mm;有柄雄小穗与无柄者相似,或较小而呈不同程度的退化。花、果期6-12月。生于溪边、水边、塘边。
薏苡选购保存
辽宁、河北、河南、陕西、山西、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台湾、广东、香港、海南、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亚洲东南部与太平洋岛屿,世界的热带、亚热带,非洲、美洲的热湿地带也有分布。
薏苡相关中药
薏苡中药配伍
薏苡相关方剂
排脓消肿。
祛风除湿,散寒通络。
清化湿热。
疏风清热,消疹散邪。
活血解毒,软坚散结。
薏苡相关偏方
适用于小儿脾虚湿阻导致的流涎。
凉血,燥湿,解毒。适用于湿热毒盛型痤疮。
柴胡、枳实、木香具有增强胃排空和小肠推进的作用;延胡索、郁金柴胡、枳实、木香具...
润肺生津,化痰止渴。适用于肺炎。
①《肘后方》。卒心腹烦满,又胸胁痛欲死。②《医心方》引《古今录验》。蛔虫病。
薏苡相关食疗
清热解毒。适用于温热型痔疮,症见肛门坠胀灼痛、便血、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口干苦。
益气健脾消肿,消热。适用于小便不利,脾虚水肿。
清热利湿,通乳。
健脾利湿、利水消肿。用于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食用。
溶石排石,滋补气血。适用于肾结石。
薏苡相关茶方
降糖降脂,清热利湿,补气养心,益肾滋阴。适用于糖尿病。
清热利湿止痛。
除湿导滞,调和脾胃。用于脾胃失调而导致的胃脘胀满、纳呆食滞。
此款茶甘平清香,微苦味涩,健脾润肤,清热降火。
清肺祛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