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芥 黄芩


单用功效作用
荆芥。黄芩又叫子芩、枯芩、条芩、酒芩、黄芩炭,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根。味苦,性寒。入肺、胆、胃、大肠经。本品苦能燥湿,寒能清热,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品,用于治疗湿热蕴结所引起的泻痢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以及湿热黄疸等症。黄芩体轻主浮,又善清上焦肺火,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炒炭入药,又可泻火止血,用于治疗热毒炽盛,迫血妄行的咯血、衄血、便血等症。此外,黄芩还有清热安胎之功,可用于治疗妊娠胎动不安等症。据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认为黄芩有解热、利尿、镇静、降压作用,故可治疗高血压病、动脉硬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证属肝阳亢盛,有头痛、目眩、目赤、口苦、面红、心烦、失眠者。
荆芥
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用法用量:5~10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解表,透疹、祛风...
黄芩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3~10g. —&mdash...
配伍功能
荆芥味辛芳香,性燥不温,气质轻扬,以辛为用,以散为功,发散上焦风寒以解表邪,炒黑入于血分,发散血分郁热;黄芩苦寒,泻火解毒,止血、安胎。荆芥散寒解表,黄芩苦寒清里。二药伍用,一表一里,一清一解,清解合法,解表退热之力益彰。
主治
感冒、流行性感冒,证属外感风寒,内有郁热者,恶寒发热,身痛无汗,口渴烦躁,脉浮紧,或浮数。
常用量
荆芥6〜10克;黄芩6〜10克。
相关经验
荆芥、黄芩伍用为施师独创。用于治疗外感病,证属外寒内热(俗云:寒包火)者,以荆芥解表,黄芩清热,一解一清,清解合法,解表退热甚妙。
相关方剂
散寒除湿,活血消肿,排脓生肌。
清热解毒,清咽利喉。
疏风清热,解毒利咽。
清热利咽消肿。
散风清热,解毒。
相关偏方
小儿猩红热。
小儿暑热。
小儿夏季高热,口渴,烦躁。
小儿急、慢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症,湿疹。
脐疮。